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由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陆韧撰写,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的《云南对外交通史》,是一部以云南为主体,全面、系统地论述云南对外交通发展史的专著。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云南对外交通发展放在云南以至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马梦怡  叶非 《前沿》2014,(21):127-129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动了很多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目前,在云南进行玉文化旅游开发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对云南玉文化旅游更好地开发,以促进云南珠宝玉石产业、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营造玉文化旅游良好环境,深入挖掘云南玉文化内涵,发展玉文化体验式旅游,丰富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大理是云南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古代西南丝绸之路通过这里,使大理在内地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随着滇缅公路、滇藏公路的相继修通,大理又成为通往滇西和滇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理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使大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但是,由于建国以后长期以来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欠债,使大理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发展的改革开放新形势之间极不适应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4.
《创造》1999,(4)
我们曾因交通的闭塞,观念的保守,形成与外界往来不多的态势。这种闭塞与保守,致使我们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自然经济色彩很浓,商品观念十分淡薄。时至今日,我们也还清楚地感受着闭塞保守的积淀对我们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制约。没有哪一个民族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独自实现现代化。开放促进了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又促进着云南的开放。但不容回避的是,在经济建设上,我们乐于开放,善于开放。而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还没有那么强烈的开放意识。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发达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9,(1):30-30
时逢改革开放30年之际,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为适应新形势下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组建成立的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历经半年筹备,于2008年12月正式成立!同时,与包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在内的相关合作各方,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决定由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牵头,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创造》杂志社等多方媒体深度合作、互动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云南这道西南的重镇大门已经进一步的敞开,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将是一次飞跃发展,加之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更加频繁,联系更加密切,因而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展状况,就显得日趋重要,它关系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稳定。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建设,并且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建设又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具有民族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云南省也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加大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云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将使云南获得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竞争的条件,整体提升云南的发展规模和层次;中国加入WTO将激发云南借外力发展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飞跃。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宏伟目标。但是,我省民族地区与先进地区相比,群众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并且发展不平衡,教育科技不发达,劳动者素质低,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比较弱……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小康路上仍有不少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久前,由云南省民委、省民族理论学会举办的“云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云南教育近代化的努力是在清末边疆危机背景下发轫的,而沿边地区民族教育的起步和发展则滞后于靠内地区,直至民国时期才得到一定发展.以往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云南教育近代化的评介、近代云南教育与社会变迁等领域.我们认为,沿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与边防事业巩固、国家认同强化等问题关系密切. 一、晚清边疆危机下云南教育近代化的努力 清末民族危机背景下,爱国人士把学习日本和欧美的教育制度作为民族救亡的途径之一,主张建立新型学校,吸取新知识文化.于是,与"义塾"、"私塾"迥然不同的新学校纷纷在各地建立起来.辛亥革命后,各类学校发展愈加迅猛,逐步建立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9,(2):30-30
时逢改革开放30年之际,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为适应新形势下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组建成立的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历经半年筹备,于2008年12月正式成立!同时,与包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在内的相关合作各方,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决定由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牵头,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创造》杂志社等多方媒体深度合作、互动结合的方式,广泛联合社会各界、整合各方资源,刨办我省首个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发展战略高端电视访谈栏目—《创造》。  相似文献   

10.
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为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建设、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举措,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云南省作为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利用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在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价值、民族文化与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与云南的形象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上,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结合发展进行新的探讨。一、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及其在当代的价值民族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何以有此必要,民族文化又有什么价值,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民族文化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1.
杨志玲 《思想战线》2011,37(3):120-123
近代云南茶叶出口贸易是了解近代云南对外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从近代云南茶叶出口的情况来看,茶叶出口拉动了云南茶业经济产业链的发展。由于独特的品质、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政府的大力扶持、云南商品经济的初步繁荣及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云南茶叶出口贸易与茶业经济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正是这种互动,使得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繁盛一时,奠定了近代茶业经济在云南经济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李子贤编者按: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1,(8):46-49
香格里拉蓝月山谷景区项目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文化旅游与金融产业融合的代表项目;是以大企业集团带动大产业发展,实现藏区发展、改善藏区民生的一个重点项目;是迪庆香格里拉标志性扶贫项目和援藏、富藏项目。在滇沪合作大平台的框架内,依托云南文投集团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自身的资源优势,共同投资建设蓝月山谷国家级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区,围绕香格里拉品牌资源优势,构建以文化及旅游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链,带动云南藏区经济的跨越式可持续性发展,增加当地政府税收及农牧民增收,以经济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进一步巩固云南藏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云南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作,既符合云南文化的自身实际,又利于世纪之交中云南经济的跃然发展。如何使这一构想得以实现,让丰富多彩又充溢生命活力的云南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云南社会经济变革中勃起为奇异的驱动力,既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又必须采择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文化大省应当具有新时代的色彩云南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其间,民族文化的内涵意义是什么?我的理解,我们在建设中,要张扬、要展示的,不是历史意义上的曾经存在物,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优秀精粹品。要抢救、要保护的,不是那些在历…  相似文献   

15.
把云南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是省委、省政府从云南实际出发,根据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作出的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对于树立云南形象,扩大云南对外开放,让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文化迅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一致,真抓实干;需要区域、县域。地域文化建设的支撑和配合。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笔者于今年初,先后两次调查了扬名省内外的民族文化建设先进县──峨山彝族自治县,以期通…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为经 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比如盘龙区作为云南省会中心 城区之一,其道路交通发展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至 关重要。因此,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 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交通发 展目标必须与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与 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由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高级国际研讨会”于9月12日至19日在昆明、丽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把云南作为世界民族文化保护示范区推向世界,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会议代表165人,分别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来自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会议围绕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在丽江大研镇下束河村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民居、民俗及民族文化保护示范社区。会…  相似文献   

18.
云南金平芒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文化习俗概观毛佑全芒人是一个尚未识别族属的民族群体,跨越中越、中老边境一带山区分村而居。由于居住地隐蔽僻远,坡陡林密,交通闭塞,迄今为止,涉足其地进行调查研究者甚少。1993年11月,笔者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族自治州民族研...  相似文献   

19.
云南金石文献研究评述陈子丹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现存有2000多件金石铭刻,这批金石文献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文化遗产,〔1〕是研究云南历史以及云南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民族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在我国民族文化、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20.
闫峰 《前沿》2008,(7):85-87
佛教之于大理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佛教依附于大理统治者,与云南多民族复杂的社会政治体制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密切联系的政治体制,并成为大理国统治的精神武器和思想基础;同时,由佛教为主体宗教内容而衍生出来的寺院经济和庙会,则是西南民族经济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形态。另一方面,佛教与云南固有的丰富的巫教、本主和土主崇拜等原始宗教与文化相融合,成为云南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习俗以及社会生活起到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