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更是一首雄伟的凯歌。无数红军将士为了心中崇高信仰,为了伟大革命事业,与骨肉至亲、生死兄弟毅然诀别,向死而生、踏泪前行。回顾长征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诀别画面,不禁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和意志所震撼。李中权三别慈母1934年,刘湘围攻川陕苏区。红军撤离时,红军战士李中权的9个家人,因恶霸的报复被迫全部跟着红军长征。第一次见面是在1934年春天,李中权在通江遇见母亲,当时两人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西城区总政老干部服务处居住着南京军区空军原政治委员李中权将军。这位92岁高龄的老红军战士,腰板硬朗,精神矍铄。窗明几净的客厅里挂着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赠送的条幅:“书敬李中权将军——满门革命赤子,辉煌永留青史”,和一幅李中权母亲的画像。李老将军说:“我们全家9人全都参加了长征,我母亲是在长征路上去世的。每每回忆起长征来,  相似文献   

3.
<正>在四川达县有这样一个将近十口人的红军之家,跟随红军一起长征,其家先后有4人长眠在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中央军委迟浩田副主席曾为这个家庭题词:“满门革命赤子,辉煌永留青史。”这个满门革命赤子之家,指的就是后来成为开国少将、曾任南京军区空军第二政委的李中权将军的家庭。李中权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已在2014年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4.
欧阳淞 《当代贵州》2016,(41):22-25
正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在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中,贵州有一连串重要的空间节点,在这里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瑰丽神奇的活剧。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基本情况贵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4年至1936年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转战贵州,书写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伟大篇章。红军长征在贵州的主要经过  相似文献   

5.
正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连罗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由参谋长粟裕亲自指挥,以两个小时的战斗,攻克罗源县城,消灭国民党军队1000多人,抓获国民党县长、警备队长等多人。这段历史地方党史、志书都有记载。由于过去对长征历史界定的原因,书上只能提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克罗源城","红七军团攻克罗源城",而没有与红军长征联系上。其实当年解放罗源城的队伍,是1934年红军长征先遣队的队伍。  相似文献   

6.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对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苏区开始战略转移这一行动,后来的大多数史著和历史学家都称为“长征开始”。其实,红军的战略转移一开始并不是就叫“长征”。当时,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到湘西去与红军第2、6军团会合,开辟“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因此,当时红军总部所发布的命令、训令均把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之为“突围行动”和“长途行军与战斗”,并没有称其为“长征”。  相似文献   

7.
剑锋 《湘潮》2013,(7):50-50
李中权,四川达县人。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达县属红四方面军开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1932年前后,李中权全家都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在艰苦、激烈的革命斗争中,李中权全家9人中有5人牺牲。  相似文献   

8.
1936年10月中旬,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60年弹指一挥间,但长征路上的许多往事,我至今历历在目。(一)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  相似文献   

9.
“长征”一词在冕宁第一次提出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主席1935年10月写的《七律·长征》脍炙人口,人们耳熟能详,激励了多少革命者。“长征”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间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西、甘肃一带的大规模战略转移。“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但“长征”一词并非1934年10月就提出的,据《中国共产党党史镜鉴》记载,“长征”一词第一次提出是在万里转战到凉山冕宁后提出来的。1935年5月21日红军占领冕宁城,22日在县城张贴了红军总司令朱德向夷(彝)族同胞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全文如下: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  相似文献   

10.
金一南 《党的建设》2011,(11):63-63
共产党人的队伍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动摇与叛变。一次发生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一次发生在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红军长征的战斗序列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说它特殊,一是其成员都是从部队选调上来的、有战斗经验的班排长以上的干部和政治工作人员;二是这支队伍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所培训红军军政干部的学校。这支特殊的部队就是著名的红军干部团。红军干部团的组建1934年10月,在第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有关论述中央苏区红军长征的史书论著中,都称长征初期的主力红军为“红一方面军”或“中央红军”。严格说来,这是不很确切的。因为,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在开始长征时,已经改变了部队的名称。根据历史文件记载,1934年10月10日,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时,以朱德为主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中央苏区未能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到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将士在长征中历尽了千难万险,克服了重重困难,我概括为“四多”。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12)
正邵阳,是红军长征重要经过地,先后有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长征途经邵阳。红军长征一共三过邵阳,经过隆回、洞口、绥宁等多个县市,历时近30天,行程数千里。第一次是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过邵阳。1934年9月,党中央命令红六军团作为长征探路先锋,先行突围西征,与湘西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  相似文献   

15.
正党中央在红军长征期间做出的三次重大抉择,对于长征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结束左倾错误背景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指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  相似文献   

16.
读者评刊表     
《天津支部生活》2006,(10):17-17
喋血湘江(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经历的第一场恶战。尽管敌我力量悬殊,“左”倾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又给红军造成了全盘被动,红军还是突破了湘江,但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主力,分别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队伍里,有一支由老弱病残组成的连队,又叫于部修养连,队长董必武,副队长徐特立,参加长征的32名女红军(出发没几天,女红军彭儒、黄长姣就因病转回苏区)中有24名被编入这支队伍。长征路上,女红军们并没有获得特殊的待遇,她们身负10公斤重的行装,包括武器、干粮等。她们虽都配有马匹,但这些马匹常常被让给伤员,她们大都徒步行军。30名从中央苏区参加战略远征的女红军中的绝大部分人走完了长征的全程。她们中有的人两过雪山、三过草地;有的人随西路军经历了更为悲壮惨烈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当时重要人物的妻子几乎都在这支30人的女性队伍中,但伟大与光荣却是她们自己创造的。  相似文献   

18.
时间来到了1934年。这一年,红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了漫漫征途;长征路上,恶劣难行的道路、接连不断的战斗、疲惫不堪的身躯、低落不振的士气等都在挑战红军指战员的意志力。更加难以忍受的是,不断遭遇的挫折让红军将士困惑不已,对中央领导层的军事指挥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的寓所,就红军长征,对老将军进行了访谈。60多年前红军长征中,洪学智同志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谈起红军长征,洪老深有感触地说,那段路,是靠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走过来的。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1935年5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此之前,1933年和1934年,红四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实力大为增强。全方面军共有兵力5个军约8万余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首先开始了震撼世界的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此后,中央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了机动灵活的作战,准备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  相似文献   

20.
当人类关注的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时,来自异国他乡的妇女姐妹可曾注意到,在中国代表团的席位中,坐着一位女将军,这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她的父亲从长征路上走来,她的母亲也从长征路上走来,她也可以说是一名长征“战士”,因为她出生在长征路上,名字又和红军在征途中一次胜仗有关,所以取名捷生…… 参加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共有1473人,其中一方面军30人,二方面军86人,红二十五军8人,红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