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权责清单制度契合了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性机理,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的价值选择。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权责清单制度实践方面做出积极探索,现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从实际运行角度来看,仍然存在政府公职人员对权责清单重视程度较低、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程度较低、权责清单制度实际落实情况不透明、权责类别分类不科学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权责清单制度有效落实,未来我国地方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应从建立权责清单+激励约束清单"双单并轨"机制、培养社会组织及培养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加快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两年多来,各级地方政府有条不紊地推进这项制度。合肥市于2014年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在权力清单制度建设中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权力清单制定、操作和执行规范,条块结合、全面协同推进"两单"制度改革等特点。我国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应从加强法制保障,扩大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程序以及构建多元化公开平台等角度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3.
权力清单制度所涉及的权力事项是一个"元"政治概念,建立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地方政府推进行政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浦东新区为例透视了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制度建设、平台搭建等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构建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提出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存在权威性不够、法治性不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形成合理的分类依据、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衔接配套等方面提出了地方政府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政府构建权力清单制度与推进流程再造和建设"整体性政府"之间有高度的契合性。本文从权力清单的知晓度,权力清单对行政权力运作的帮助度,权力清单对推进多个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时的联动度以及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衔接度等方面进行结构化访谈,访谈发现大城市政府推行权力清单过程中存在涉及多个行政主体时,联动性不够,整体性不强;公务人员对权力清单的知晓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制约了权力清单制度基础上推进流程再造和建设"整体性政府"。文章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从实现物理整合到推进深度融合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政府权力运行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旗手"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目前的改革实践来看,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对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权力清单核心的行政审批清单的推行虽然取得了进展,但却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政府各部门做到权责明晰且一致;提高被放权主体承接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监督机制。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解决"病灶",简政放权才能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6.
"权力清单制度"是一场以简政放权为中心的政府自我革新,区级地方政府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级基层政府组织,其权力清单制度落实效果的好坏对于这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浏览沈阳市及其下辖13个区县的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等方法,发掘现阶段沈阳市区级地方政府实施权力清单制度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未来沈阳市区级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制定补救式的一体化设计方案、重视权力清单宣传工作、提升公众政治参与性、提高各区县政府重视程度等措施来不断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省级政府权力清单是对省级政府及其行政机关权力的种类、数量、使用条件、运行程序、行使边界等方面进行的详细统计和全面清理,明晰权责而形成的目录清单。通过对相关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考察,发现在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清权和晒权不彻底、权力划分依据和标准不清晰、制度建设缺乏法治思考、兜底性权力异化等问题。完善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可以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及时公开权力清单;二是明晰权力划分依据和标准;三是依法核定清单上的权力;四是依法规范兜底性权力。  相似文献   

8.
厘清政府权力边界是权力清单制度建设的重要目的 ,它通过"可视化"的过程将政府行政权力公之于众。目前,权力清单中关乎政府行政权力的公开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类型及其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并探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明晰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法制化确定、科学化配置以及多元化监督之于权力清单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作风不仅体现党性,代表政府形象,而且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地方政府责任清单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压力之源,也是改进作风常态化的有效保障。必须从地方政府的实际出发理出责任清单,着力提高责任清单制度的科学性、程序性、严肃性,以确保责任清单制度促进地方政府改进作风常态化的效应得到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我国政府治理法治化的关键步骤。权力清单以内是政府权力合法运行的范围,以外则是运行的禁区,所以落实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是打造法治政府、廉政政府的前提与基础。文章就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法治化的合理抉择、政府法治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政权力运行,保证公权力依法合规,公开透明,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具有重要作用。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解决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杜绝行政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或以权谋私等乱象,使权力得到有效监督,分门别类进行全面彻底梳理行政职权,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对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职权应及时取消,依法逐条逐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审查,使"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进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破除权责壁垒,推动地方政府转变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责壁垒是指地方政府所属部门固守各自的权责与利益,淡漠协作,各自为政,忽视大局。这是当前中国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职责同构,上下一致的权责结构、制度失范,权力膨胀的部门现状、各管一摊,互不干涉的行政分工、身份归属,自给自足的单位体制,是造成权责壁垒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必须从政府—社会的全局角度打破权责壁垒,理顺地方政府部门的权责关系,实现地方政府部门权责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政府推出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目的是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现实情况看,向纵深推进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真正惠及企业,需要深入研究激发企业活力的体制机制安排,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4.
清单制度作为我国政府在治理技术上的创新,经历了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的过程,各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清单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清单修改程序的不确定性、清单项目与资源的不匹配性等问题。因此,我们要调整清单结构体系、明确清单修改程序、优化清单配套资源,以期使法治服务清单制度能够在我国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更行之有效地运用,并为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落实需要责任清单制度的跟进。在政府责任清单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制定依据不明晰、责任性质和追责情形不明确、责任内容较为原则等问题,亟需采取明晰责任清单制定的依据、明确责任清单制定的主体、明确责任清单性质和追责情形、细化和分解责任内容等措施予以完善,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6.
提高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是大城市政府权力清单由1.0版本向2.0版本升级和优化的必然要求。对北京西城区、上海浦东新区、杭州上城区的权力清单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比较大的差异,这影响了大城市政府权力清单的规范化与统一性,不利于推进权力清单制度的"可比较、可复制、可推广"。这些差异表现在权力清单的分类、权力清单的总条目数,权力清单中其他行政权力的分类及条目数、不同区相同部门权力清单的总数、以及相同行政权力列出的法律依据等方面。应当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完善权力的分类、明晰兜底条款促进"其他行政权力"分类的规范化、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推进动态管理等方面,促进大城市政府权力清单的升级和优化,提高大城市权力清单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基层减负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础。基层政府负担较重既是老问题也有新表现,既与国家治理转型的过程相伴随,也与深层次的体制设计密切相关。权责关系是理解基层政府负担的重要视角。基层政府在政治性责任、事务性责任、问责压力不断强化的同时,激励性权力、惩罚性权力、协调性权力不足,权力与责任之间的脱节、不一致使基层政府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欠缺,各种工作负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权责关系规范化是基层政府减负的重要前提,通过加强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督考激励模式,推动权责边界清晰化、规范化,提升基层政府在治理中的话语权,激发基层干部内生动力,进而实现为基层政府松绑减负、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读懂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转型的经验,需要从国家制度视角考察地方开发与发展的具体实践。从对县域社会开发区建设的经验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开发是如何在国家制度体系中推进的,地方政府在其中又是如何扮演角色的。现有研究更多倾向于将地方政府的开发行为视作自利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而就华北D市的开发经验而言,地方政府选择企业垫付、投资合作、公司化运作等开发策略,大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其驱动机制实际上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引导下,地方政府积极谋求投资偏重型的地方整体性发展。在财政压力、税收激励和政治要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方政府通过实践创新策略来提高开发效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制度优越性对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权责一致是问责制的基本原则。职责权限明确是实施问责的基本前提,权责关系不清已经成为考量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实施效果的一大问题。可考虑通过实行"党政分合"新模式,以制度化保障党政关系科学化,区分党政的职能和权限;进一步完善央—地放权体制,合理划分和配置政府体系内部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职责权限;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科学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严格职责划分,健全部门职责分工与合作体系;明确划分正副职之间的职责权限等措施,明晰权责关系推进我国官员问责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省级政府责任清单可以分为独立型工作职责和联单型责任追究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在价值取向、呈现形式、运行载体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也各有优点和缺陷。省级政府推进责任清单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权威性不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从学理层面看,推行责任清单制度需要在明晰目标定位和明确责任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责任清单包含的具体模块。省级政府进一步推进责任清单制度可以着力于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提升责任清单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