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日,一种名叫"仇和"牌的白酒,突然在全国引爆了一场舆论.来自江苏宿迁江苏古城酒业所生产的"仇和"牌白酒,在云南省昆明市群发十万条短信推广市场.由于该酒与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同名,消息一出,一下子引爆了舆论.  相似文献   

2.
官员谈喝酒     
逸名 《政府法制》2013,(24):15-15
公款吃喝,一度是部分人的"为官之道". "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广西一名县委书记坦言,真正好酒的干部很少,但为了维持"圈子",有时候没办法不喝.《嘹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全国多地采访发现,公款吃喝之风虽初步得到遏制,但受拉关系、跑项目等利益驱动,"酒桌办事"依然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3.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哪,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啊依呀依子哟……”在超级女生的比赛现场,张靓颖的一曲《浏阳河》打动了众多观众。当人们陶醉在《浏阳河》优美的唱段时,却不知道一位老人为了《浏阳河》的署名权已经打了10年的官司。  相似文献   

4.
徐庆  天文 《中国检察官》2006,(4):F0002-F0002,F0003
浦东新区检察院是一个普通的检察院,也是个特殊的检察院。说她普通,是因为她是全国二千多个基层院中的一个;说她特殊,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检察院和她一样,能与一项国家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宣布开发浦东。浦东新区检察院在服务"浦东开发"的国家战略中成立并迅速发展,各项检察工作均走在全市乃至全国检案系统的前列,先后取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全国"五好基层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先进检察院"等荣誉称号。一、服务"浦东开发"的国家战略高标准谋划各项检察工作作为…  相似文献   

5.
正"都说生活是一首诗,我们两个律师组成的家的生活就是一首配乐的诗,法律是我们的主题曲,伴随着我们,一直到依然充满激情的未来。"每当别人问起我太太金缨的职业、而我回答"也是律师"的时候,问话人的眼中总是充满了羡慕和同情的:羡慕是因为"律师赚钱多",同情是因为"你们在家里天天开庭累不累啊?"而当我再告诉他们,我太太金缨是另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是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副会长,还曾是上海市人大代表、现任黄浦区政协常委的时候,问话人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同情,而且是"怜悯"了:"可怜的计律师,那你在家里得受多大的压迫和委屈啊?"  相似文献   

6.
酒,并非人人都喜好.数千年来,有人视酒为福浆,不可一日无酒;有人视酒为祸水,宁可终生远离.爱酒的人,对它赞美备至,把它比做"玉液"、"甘露",称之为"太平君子"、"天禄大夫",不可须臾离之.恶酒的人认为酒是致疾败行、乱性伤身的凶物,乃至说"亡国之君、败家之子"的出现,莫不与酒有关,可谓"深恶痛绝".对于同一种食品,爱恶悬殊,对立鲜明,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7.
原告徐叔华诉称,《浏阳河》是其1950年9月在长沙市郊区参加“土改”后创作的小型歌舞剧《双送粮》中的一段男女对唱。曲调为唐璧光创作完成。自1957年始,因原告被错划为“中右”派,《浏阳河》改署为湖南民歌。1992年11月8日,湖南省文化厅函请文化部为《浏阳河》作者予以正名,并予以公布。1994年5月23日,国家版权局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三周年专题文艺晚会,《浏阳河》词曲作者署名权得以公开恢复。后原告于1997年11月7日在湖南省版权局就《浏阳河》进行了文字作品登记,其对该曲目的词享有著作权。被告香港金马音乐国际有限公司、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国际公司、中新音像出版社、北京新华外文书店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在未经原告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浏阳河》,且未署词作者姓名也未支付报酬。故原告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在全国性报刊上向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其各项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8.
"国酒茅台",模糊记忆里,这个词还是从爷爷那听来,爬满岁月痕迹的面孔上溢着尊崇和向往,分不清楚那种感情所寄托的是醇醇酒香,还是堂堂酒号.见到"国酒茅台"真身,依然在爷爷的饭桌上,坐在一旁,看着这个平日粗犷的老人轻啄一口的小心翼翼,看着这个酒量深不可测的人一盏酒后的满面红光,倏然明白,醉了这位古稀老人的是"国酒"却不是那53°酒精含量的玉液琼浆.  相似文献   

9.
1928年夏天,我国外交特派员蔡公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用惨无人道的"割鼻削耳"杀害于济南.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各省市学生工人开会追悼、游行示威,要求严惩凶手. 后来,我在图书室查阅有关"济南惨案"的报道资料时,发现了于右任的一首哀悼蔡公时先生的<十七字诗>,给我印象极深,毕生难忘:  相似文献   

10.
近来,震惊全国的"朔州毒酒案",再一次把食品卫生问题摆到了焦点位置。在这一案件查处的过程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作为和应急反应,不能不使人们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前景担忧。事实迫使人们重提一个尴尬而又沉重的话题——如何树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权威,坚持依法行政。笔者为此对"朔州毒酒案"的定性和查处的法律依据予以反思。一、涉案酒是毒酒而非假酒朔州毒酒案"是一起严重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理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条款进行查处,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打假。1.所谓"打假"是指打击伪造和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涉案酒显然不属于上述范畴。所谓"假"即不真实的、伪造的,因此涉案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假充真,更不是以次充好。所以,严格地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著名导演赵安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审查成了今秋最具"爆炸性"的新闻.但真正感到吃惊或意外的人并不多,这从互联网上网友的留言中就可看出.其实,赵安被捕确实是很有"新闻价值"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名头"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是文艺圈里的人而不是行政官员,这在中国近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反腐败过程中即使不是第一次,至少也是极其少见的.  相似文献   

12.
尊严,即自己的人格和权利能被他人所尊重.尊严,既是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是所有人共同的精神需求.一个人没有了尊严,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底气和信心.一个人能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看其是否具备完美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的形成,要靠自己的发奋努力,也要靠自己的悉心修养. 自小就没有右手手指的河南女孩郑桂桂,第一次见到钢琴就迷上了.她仅用了两年时间,就练会7首钢琴曲.在央视的《我要上春晚》节目中,她用优雅而美妙的琴声感动了观众.特别是主持人董卿问她:"现在你最想得到什么,是全国人民的掌声?赞美?鼓励?还是帮助?"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最想得到的是尊重".她的回答,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中断了18年之后",中国名酒"评选再次启动。但是,跟以往每届评比都受到广大造酒企业大力追捧不同,商务部此番精心组织的第六届"中国名酒"评比从一开始就遭遇质疑。2007年5月,评选还未最终出炉,没有进入"初选名单"的贵州董酒、武汉黄鹤楼酒、河南宝丰酒等3家造酒企业就已共同委托律师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商务部的评酒行为违法。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改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当舆论对此争议时,也要想到,倘若不删"规范灰色收入",也令人忧虑一这是因为"灰色收入"一旦规范,就"认可"、就"合法",久而久之难免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15.
12月1日,高炉酒厂为庆祝建厂60周年,整合优势资源精心打造的战略新品"和谐家"酒,在省城合肥正式与消费者见面。从"五味双轮王"、"高炉双轮王"到"高炉家"、"传世经典家酒"、"微风皖韵家酒",回首来时路.高炉酒厂的每一只产品,都给消费者留下了醇香的记忆与回昧此次尽全力打造的"和谐家",又会给安微高档白酒市场带来怎样的惊喜与启示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和谐家"……  相似文献   

16.
虽然洛阳出了全国首个网民"人大代表"、全国第一家网友协会,但删帖的事情仍一如既往地在网上发生.当选为代表和委员后,网民们会不会"理性"更强了,而"锐性"更弱了? 洛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保障公民言论自由,严禁各部门利用技术手段查明网友真实身份资料和打击报复.那么,洛阳市究竟有没有对网民打击报复的事情?网民"奇石顽童"笑道:"市里既然发了这个通知,说明先有打击报复的现象,才有针对这种现象的禁令."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中,有三个9月9日深深嵌入他的生命. 第一个9月9日 第一个是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毛泽东第一次实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在这天,毛泽东与潘心源途经浏阳张家坊时,被清乡队抓住,押送团防局处死.他从未暴露身份的潘心源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  相似文献   

18.
2月3日上午,湖南浏阳全市公务员大会通报了2008年该市国家工作人员考核结果,35人不合格,辞退4人,行政开除13人. 年前,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修订"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方案(试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不安笼罩在陈砦村 陈砦村,虽说是个只有0.65平方公里的村子,但它的名气可不小.它的名气,远了说,是因为花卉批发市场场而全国闻名;近了说,它是河南省郑州市最大、最有名的"蚁族"聚居地. 记者去陈砦村采访,打车之前,还在犯嘀咕,去一个村子,司机知道路吗?  相似文献   

20.
杜宇 《中外法学》2006,(4):407-425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下中国的刑法理论中,"类推禁止"无疑构成了一种常识。尽管在一般法学方法论上,类推之漏洞补充功能仍然得到普遍承认,但在刑事法领域,基于"法律保留原则"的顽强坚守,此项漏洞补充技术遭到了极为严酷的拒绝。这不仅是因为,类推在形式推理上十分可疑,无法获致完全可靠的逻辑结论;也不仅仅是因为,一旦承认类推,它就极有可能随时突破制定法的文字边界,从而使刑法的客观性、明确性及可预测性等诸多重要价值被彻底虚置;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类推从始至终都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