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广西》2012,(8):59-59
在我国古代,城市的改名易称,大多因为汉字的避讳。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其中广州改为番州,广饶县改东海,广安县改延安,广都县改双流等。如果说杨广只避一个“广”字,唐德宗李适避讳就宽多了,他不但避讳“适”,连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今俗误为‘处所’之‘处’矣。”  相似文献   

2.
清朝时期,山东有个贾财主,斗大的字识不得几萝,却爱假装斯文。一年除夕,他请蒲松龄写对联,蒲松龄写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并念给他听。谁知他~听竟大为不满,说什么“要增寿就该我娘增寿,穷鬼怎能占这个福分!”并要蒲松龄把“人增寿”改为“娘增寿”。蒲松龄见他大腹便便,半瓶水乱晃荡,感到十分好笑,便对他说:“对联要成对偶句,上联改了下联也要改,否则要让人家笑话的,”贾财主随口答道:“只要找娘增寿,下联随你怎么改都行。”说罢不辞而去。蒲松龄挥笔如游龙,十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大年初~,人们瞧着贾…  相似文献   

3.
他是讨厌“御用文人”,想来到这顶帽子却戴到了自己头上阿聪伤好后.从那间拥挤的出m屋W搬广出来,租了一套两居室的0厂、余件印阿意任到广起门平方米的”书房”①,电脑和电脑桌椅配厂套,阿聪的写作条件大人地改英厂H大。阿慧们上电厂玩具厂打工,阿聪呢,骑个单车口处“采访”别看他没有记者证,可发凭他打过L的经J万和善f接触人的特长一和不少打回_计交上广明及一喝1、一次平条,吃一顿大排档,就能挖到一些新鲜的素材。回到家里,在电脑前面一阵“劈里啪啦”,就是几千字,交给闽先生,过不了几天就能换回成沓的钞票,真是痛快这天…  相似文献   

4.
赵辉 《台声》2014,(3):84-86
“好故事、练说书、学书法、爱赋诗”,这是张大春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外界给他的评价则改了其中两个字,“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自然,前者是一种自谦,后者则是他人的评定。张大春在新作《大唐李白》中选译了一个“好故事”并用他“会说书”的方式,呈现出一个盛世背后的大唐和盛名之下的李白。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以产权改革为借口,极力主张改变社会主义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主体地位。 例如,有的提出:“国有制经济改革应该是四个字,即:一租、二卖、三变、四改”。在这四个字中,租与卖很清楚,不必解释。那么“变”是什么含义?作者说,“所谓变,就是指那些租不了,卖不掉,也改不好的国有制经济,通过产权变更,而使其非国有化。”至于说“改”,“就是要尽量减少国有企业。”可见,“四字”主张的实质就是要砍掉绝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解放后的表现让人遗憾——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正因为这种种表现,他身后的是非也就多了起来。郭沫若所以有这样的“荣幸”,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对名位的孜孜以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为了得到心目中的名位,他当然只有先付出自己作为文人的横溢才华和铿锵文辞了。  相似文献   

7.
被王戎笙等人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新潮》著作权”案,其根本冲突乃是“郭沫若致陈明远书信真伪问题”,已延续5个年头了。但迄今学术界一直没有认同王戎笙等人的所谓“铁案”。例如李辉先生明确表示:“关于郭沫若写给陈明远的信的真伪,……不断有争论,但尚无定论。所以我在这里,暂且将之视为真实的史料来引用、来参考。”可见,王戎笙所谓“陈明远伪造郭沫若书信几十封,是中国近代史上伪造名人书信最显眼的例子。”(引自《北京观察》2000年第10期第54页)不过是他自己一相情愿的武断和幻觉而已。  相似文献   

8.
<正> 一、案例简介 某单位会计在开具收费收据时,将收费时间1996年12月中的“6”字误写成“7”字,该会计发觉写错,就随手将“97”中的“7”字改为“6”字,但并没有将“7”字完全盖住;时隔一年后,交费人提出是先写“96”后改“97”,拒交97年度的费用,从而引发了一场经济纠纷。双方将收据送交笔者检验。笔者经过检验后认定:“97”先写,  相似文献   

9.
1926年3月23日,郭沫若因霍秋白的举荐,林祖涵的斡旋,从上海南下广州,应聘广东大学文科学长。在林祖涵的家里,郭沫若见到了毛泽东,给他留下了“人字形的短发分排在两鬓,目光谦抑而潜沉,脸皮嫩黄而细致,说话的声音低而委婉”的深刻印象。在广东大学任教的4个月里,郭沫若站在革命左派一边,同右派教授黄希声之流进行了坚决斗争,取得了“择师运动”的最后胜利。同时,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群众集会,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关注政治和实际斗争。在与共产党人的接触和交往中,他决心参加共产党。陈延年和邓中夏知道后,派浑代英找…  相似文献   

10.
泛神论思想,是郭沫若在“五四”前后一段时期内整个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仅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在他当年所写的文章和后来的谈话中,都曾明确地提到过。因此,研究郭沫若“五四”时期的思想情况,特别是诗歌创作所表现的思想时,不能不对这个问题加以考虑。近年来,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开拓和进展;但笔者认为,对某些论述,仍然有进一步探索和磋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姜志凤 《春秋》2010,(2):49-49
泰安医学院建院之初.曾给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去信。请求他题写院名。不久,接到回信。院长拆开信封,却什么也没有见到。正在纳闷的时候.一位教授进了办公室。教授问:“院长,哪里来的信?”院长说:“我们给郭沫若先生去了封信.请求他题写院名,他回信什么也没写,只邮来了个空信封。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有很多名号。他原名孙文,字德明,自号日新,意为“天天更新”。少年时代孙中山常听太平天国老战士冯爽观讲洪秀全反清的故事,因而非常崇敬洪秀全,遂自称为“洪秀全第二”。青年时代,孙中山常与爱国青年陈少白等聚集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亲友称他们为“四大寇”。由于孙中山学识广博,同学们叫他“通天晓”。1895年,清政府在通缉孙中山时,故意把“孙文”写作“孙汶”,以示他如洪水猛兽。但人们却支持他的反清行为,叫他“孙大炮”。1897年他在日本时曾化名为“中山”,意为山中打柴人,表示他的革命意志。从这…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6,(10):36-36
9月27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就陈水扁抛出“宪改”涉及“领土”变更议题表达严正立场。他表示,我们反对“台独”的立场绝不动摇,对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绝不容忍。李维一在27日的国台办记者会上表示,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在深陷困境的情况下,于9月24日抛出“宪改”涉及“领土”变更议题。民进党中常会决议,要在已研拟的“宪改”草案之外,再研拟一套含有“台独”主张的“宪改”草案。民进党有关方面已开始着手研拟。这表明,陈水扁为了一己之私,再次公然背弃他自己一再重申的…  相似文献   

14.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部分落榜生思想消沉,精神颓丧,不思饮食、想入非非。每逢看到这些现象,郭沫若同志到南海普陀山游览,“改联”育人一事,就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1963年秋,郭老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  相似文献   

15.
叶挺是一员战将,平时写诗并不多,但他写于狱中的《囚歌》却极有名。说起这首诗的面世,与郭沫若有直接的关系。叶挺与郭沫若结识很早,北伐时期,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行营秘书长等职;叶挺则是一战成名的“铁军”独立团团长。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使郭沫若与叶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16.
现 在各种传媒中出现的错别字很多。由于语言变化遵循“约定俗成”的法则 ,所以有些错别字可能积非成“是” ,不再因有人指出而改正了。在笔者看来 ,至少有一个字是改不回来了 ,那就是“拉大旗 ,作虎皮”的“作”字。此话原作“拉大旗 ,坐虎皮” ,指的是过去有人占山为王 ,扯起  相似文献   

17.
昆明西郊西山公园内,松柏翠竹葱笼茂密的山坡上,有著名音乐家聂耳的墓。毗邻的一抔黄土,掩埋着聂耳的挚友、“左联”青年作家张天虚的忠骨。天虚以二十九岁的英年早逝,文豪郭沫若十分痛惜,亲自为他写了墓志铭。全文五百余字,记述了天虚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文末赋诗曰;“西南二士,聂耳天虚,金碧增辉,滇洱不孤。义军有曲,铁轮有书,弦歌百代,永示壮图。”  相似文献   

18.
你若在八、九十年代或近期去过大寨,你就会看到大寨的虎头山上耸立着“郭沫若同志纪念碑“。当你默立在这座纪念碑跟前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你是否在考虑,郭沫若的出生地——四川乐山沙湾镇,虽邻近农村,但他一生的行踪甚少与农民相涉,身后怎么在山西大寨这样一个山村立起他的纪念碑啊!要知究竟,先得了解郭沫若的临终安排。那是1978年4、5月间,86岁高龄的郭老正在病危之中。这时,他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几个子女嘱咐道:“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到大寨,肥田。“6月12日,这位文坛泰斗走完了他86个春秋的人生之旅。国家给他举行高规格的追悼会之后,即按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于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层层梯田里。不久,虎头山上出现了一道人文景观:大寨人为中国文坛泰斗郭沫若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2009年底.慕容雪村卧底进入传销集团,上演一出真实版“无间道”。他根据这一亲身经历,写作揭露传销的纪实作品《中国,少了一味药》。《中国,少了一味药》,长达23万字。慕容雪村在江西上饶卧底传销组织23天,  相似文献   

20.
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后 ,中国革命曾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此时 ,邓演达身兼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总司令部武汉行营主任和湖北政务委员会主任 ,一人而兼三主任 ,权力兼及军、政、财三方面。尤其他在主政总政治部的工作方面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两汉初下 ,武昌仍在围困之中时 ,北伐军政治部即派郭沫若于 9月 1 0日在汉口设办事处宣传国民革命军的政治主张 ,支持已组织的工会公开 ,“无组织的便重新加以组织” ,并查封军阀的逆产 ,“封了两家很反动的报纸”。在他们辛勤努力下 ,“民众团体遂渐地产生 ,民气高涨了起来 ,汉口的局面便顿然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