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瑞彩 《学习月刊》2009,(12):72-72
目前,有不少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学生学习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很差,厌学情绪较为严重,组织纪律涣散,上课随意讲话、吃零食、听MP3、逃课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大学、研究生学习阶段,以上现象更为严重,学生对老师视而不见,导致了“学生难教、教师难做”的现象,屡见不鲜,校园里多次出现学生与教师起冲突的事件,这些成了,建立和谐校园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2.
蔡华碧 《学习月刊》2014,(4):110-110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中学生理当把握求学的大好时机.努力学习,奋发进取,但客观现实却不尽人意.在农村中学中.学生厌学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方红梅 《湘潮》2016,(1):109-110
厌学在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常见,作为辅导员,此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我们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克服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功经验,提出从自身、学伴、教师以及家庭四个层面采取应对策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修正心理偏差,激发其成就动机,继而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新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祝照争 《学习月刊》2009,(18):112-112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少数学生辍学,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机械、重复做题,失去作业兴趣。而初中数学作业又具有单调性和抽象性,作业量相对较多的特点。因此,妙设数学习题,激发作业兴趣很值得我们思考。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教学不得当导致学生厌学现象,北京教育学院季苹教授指出,评价中小学教学质量不能只凭“升学率”,中小学应设置“厌学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丁寅 《廉政瞭望》2010,(23):45-45
11月27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传出消息,成都将拟定中小学生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而理由就是现在中小学生非常累、非常苦,制定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旨在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7.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学知识,形成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厌学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需要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何谓逆反心理,一般的理解是指学生故意和老师对着干的意识及其反应。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逆反心理是由于病理的原因,个体表现出不理解外界信息,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或者虽能一定程度地领会情景刺激,却做出违反常规的、明显病态的反应。如明明是善意的教育,却被他们看成是恶意的嘲讽,有时还故意以违反纪律的举动来显示他的独立不羁。对老师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喜欢的老师言听计从,对讨厌的老师处处抵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轻者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情绪厌烦,心理疲劳;重者会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率,甚至会放纵自己,自暴自弃。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心理会像传染病一样在班上蔓延,导致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谈消除技校学生厌学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大批中考后分流的学生涌进了技工学校的大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然而这些学生在进入技工学校后,因无继续升学的压力,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想麻痹,得过且过,表现出如上课心不在焉,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经常违纪去上网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产生出了厌学情绪。应当说这种情绪在很多技工学校的学生中存在还较为普遍,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障碍。要消除这种情绪,搞好教学,首先应分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心理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小学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日前,我们在七至九年级的10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项心理问题的专项调查,调查显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高达100%,其中程度比较严重(已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占3%。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自我封闭和自卑(25%)、焦虑甚至恐惧(20%)、胆怯(15%)、厌学(25%)、妒忌(10%)、敌视甚至仇恨(5%)等。  相似文献   

11.
随风 《求贤》2008,(12):24-24
那个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敌对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这样的结局,是你愿意的吗?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个子不算高,但比较守纪律、学习成绩也较好的学生,其座位由第三排调到第四排,家长为此非常气愤地质问老师:“你是不是看我孩子老实,欺负他?”老师越跟他解释,家长情绪越激动。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1994,(9)
朱镕基副总理强调拿回扣是非法的在“迎接21世纪挑战──中国质量战略高层研讨会”上,朱基副总理对药品回扣公开表明反对态度。他说:“买药品拿回扣,给哪个医院回扣多,哪个医院就要他的货;甚至假药也买。对这个回扣,我始终采取不赞成态度。有人主张把回扣公开化,...  相似文献   

14.
学生进入初二年级之后,一部分学生容易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喜欢过激表现自己,以引起班上同学的大笑和混闹,甚至嘲笑老师、随意起哄,漠视老师批评;注意力不能集中,感到学习困难,学习成绩滑坡;逆反心理严重,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话,有的还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及逃避、说谎、破坏甚至离家(校)出走等不良行为;渴望得到异性的青睐,与异性交往比较大胆;攀比、赶时髦;开始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或以抽烟喝酒来表现“酷”;  相似文献   

15.
庆晨 《党员文摘》2007,(6):22-22
最近读了一篇小说,其中有一段群众讨厌领导与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情节引起我的注意:一位大机关的局长和一群下属到一个海滨疗养院度假,本来这位局长可以享受另餐的。可他为了表示“联系群众”.主动同大家一起吃饭.结果令同桌人都不舒服。作者借主人公之口作了这样一番描写和议论:“和局长坐在一起大家都很拘束,他要是夹了哪个莱,哪个菜半天都在他面前放着,  相似文献   

16.
陶晓颖 《学习月刊》2010,(22):79-80
长期以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脱离学生的成长状况,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不认同.少数学生甚至有不接受和反感的情绪。然而,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需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引导高职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帮助其抵御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17.
波黑塞族共和国前领导人拉多万·卡拉季奇最近在塞尔维亚境内被捕。他逃亡近13年,行踪诡异,过着双重生活。贝尔格莱德一家名为《健康生活》杂志的主编说:“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就是卡拉季奇。这大大超乎常理。甚至没有哪个小说家会想出这样离奇的情节。”  相似文献   

18.
“读书读个皮儿.看报看个题儿”、“把报纸当‘废纸’,把书本当‘样本’。”这是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厌学假学”态度的一种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号不惊民     
日前.笔者遇到一位前来办理退休手续的老同志,闲谈中,他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许多干部常和老百姓挤在一个炕上睡觉.一袋旱烟你抽来我抽去,亲热得很。遇到问题,我们的干部哪个不是经常去敲敲群众的门?如今,干部敲群众门的次数减少了,有的甚至不敲了,干群关系也不如从前了。  相似文献   

20.
《党建》1994,(6)
留取丹心一片任力党性闪光江苏涟水县中学语文教师、共产党员刘庆生,教了20多年书,当了20多年班主任,他把一片丹心全部奉献给了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校园里的厌学情绪和弃学现象不断增多。学生陈某,原来成绩很好,一个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