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资本外逃问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出现国内资本大量流向国外的现象。而资本外逃反过来又使俄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本资源 ,使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各项经济改革步履维艰 ,偿还外债的能力大大减弱 ,并直接影响到俄罗斯政治经济的稳定。那么造成俄资本外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资本外逃将对俄经济发展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如何摆脱资本外逃的困扰 ?一、俄罗斯资本外逃的现状资本外逃是为了逃避一国异常的风险或管制 ,这就导致资本外逃必然是隐蔽而难以监测的。加之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统计数据的质量低下 ,要精确掌握一国的资本外逃规模就更是困难。本文借鉴…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资本外逃问题引起了国际经济界和金融界的广泛关注。俄资本外逃的额度、方式、原因以及俄政府为防止资本外逃采取的措施,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俄资本外逃总额大大超出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中的外国投资总额和外国对俄经济的援助额。只有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趋向稳定,俄政府坚持改革、清除腐败、强化银行体系,才能逐步减少资本外逃规模,最终使外逃资本回归。  相似文献   

3.
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资本外逃的现象。先后于 1 994年年底和 2 0 0 1年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无一不与资本外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国际理论界对资本外逃作出的定义与测算模型 ,以翔实的数据 ,采用国际测算模型 ,测算了自 1 994年以来阿根廷资本外逃的情况 ,并在实证的基础上 ,分析其特征与成因。  相似文献   

4.
债务资本化是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处理国际债务的手段之一。近几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负债较多的拉美地区曾广泛采用这一手段来缓解债务危机,一些亚洲、非洲国家也相继采用这一方式清算国际债务。国际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对采取债务资本化的方式缓解债务危机寄予很大希望。如何认识和评价债务资本化,值得研究。一、债务资本化的形成债务资本化也就是将债务转化为资本。债务资本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可能,对债权人而言,一是受收益率差异的驱使。当证券或放款的收益率低于直接投资时,投资者将转变投资形式,将间接投资转变为直接投资。二是受投资安全系数的左右。如果间接投资的资金不能如期收回,为避免出现呆账,即使间接投资的收益率增高,投资者也会转而采取直接投资。对债务  相似文献   

5.
中俄相互投资现状及其促进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相互投资是历次中俄总理会晤提出的重要合作方向。2004年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期间,首次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对俄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的明确目标,与此相联系,怎样落实和实现这一目标成为近期以来学术界和实业界议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将着重分析国际资本对俄投资现状和特点,为我国对俄投资提供国际背景,指出中俄相互投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国对俄投资政策的建议。一、国际资本对俄投资现状和特点———中国对俄投资的国际背景据俄罗斯国家统计署的资料,到2005年3月底,俄罗斯累计吸引外资已达851亿美元。由于伴随着资本外逃,俄罗斯…  相似文献   

6.
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外部资金规模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1990年资金净流入100亿美元的基础上,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又增加100多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是拉美国家前几年外逃的资本,反映了外逃资本回流的趋向。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已开始扭转,成为资金净流入国。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拉美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1991年拉美  相似文献   

7.
尽管国内政局动荡以及国外风云突变,印尼的通货膨胀问题仍得到遏制,利率正在下降,货币稳定.经济增长保持适中的速度,2004年上半年GDP增长了4.7%,主要是由于个人消费拉动GDP的增长,占增长总数的2/3.同时,由于竞选期延长,持续的不稳定因素使投资活动受到影响.虽然投资是GDP增长的第二大因素(占1/3左右),但印尼的投资形势仍不见有多大起色:投资额与GDP之比仍不够乐观,增长仅为18%,远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30%.  相似文献   

8.
尽管国内政局动荡以及国外风云突变,印尼的通货膨胀问题仍得到遏制,利率正在下降,货币稳定.经济增长保持适中的速度,2004年上半年GDP增长了4.7%,主要是由于个人消费拉动GDP的增长,占增长总数的2/3.同时,由于竞选期延长,持续的不稳定因素使投资活动受到影响.虽然投资是GDP增长的第二大因素(占1/3左右),但印尼的投资形势仍不见有多大起色:投资额与GDP之比仍不够乐观,增长仅为18%,远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30%.  相似文献   

9.
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是放松利率、汇率和管制, 通过利率水平反映储蓄的稀缺性 和刺激储蓄, 提高投资收益率。金融自由化理论基础为新自由主义, 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 用。这种观点只看到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阻碍了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了信息不对称情况 下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同样会造成金融效率的损失。按照其改革思路实施的激进式金融自 由化以及“休克疗法”, 最终均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信用体系的崩溃和金融危机。因此, 金融 自由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才是目的。稳步实施金融自由化, 建 立现代金融体系,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泰国是这次亚洲地区货币、经济危机的震源地,根据泰国投资委员会的统计数字,1997年泰国的外资直接资本投资额(指批准投资额)仍比1996年增长0.1%,保持了1996年的水平。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困难导致流动资金的短缺、出口衰退、内需萎缩等原因,经济危机不断加深。1998年尽管泰铢汇率有所稳定,利率有所下降,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但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会下降为战后最坏的-7—-8%(泰国政府公布的预测数字)。为此,1998年1-9月的外资投资额由于大型投资案例减少等原因而比1997年同期减少了26.6%,有了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的早期工业化(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的来说 ,1 870~ 1 91 4年拉美国家的工业发展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第一 ,就工业发展的性质而言 ,是出口带动的工业化。欧洲国家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工业原料、产品市场和资本输出。于是 ,大量欧洲资本涌入拉美 ,铁路的建设和通讯的现代化 ,以及拉美政治的稳定 ,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法律和体制条件。外国资本对初级产品加工业的投资 ,带来了资金和技术 ;随着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 ,国内利润也有所增加 ,并朝着面向国内生产的制造业扩散 ;而人口的增长和外来移民大量入境引起的消费需求上升和工资收入的提高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政策及后果 对于俄罗斯转轨初期宏观稳定政策要点的追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理解俄罗斯转轨过程不均衡特性的线索②.俄罗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还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截至1995年,捷克、匈牙利和波兰都已经选择了固定汇率或者爬行的钉住汇率,它们的通货膨胀率也已经分别降到了8%、28%和22%(与1994年年底相比);而俄罗斯则还在与129%的通货膨胀率纠缠;同时,俄罗斯国内还未形成维持长期稳定的条件,国内资本外逃,经济美元化,非现金交易在各个层面得以持续和发展.另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实体经济失去向应有的紧预算约束调整的激励,已有的适宜于资源配置的市场激励、结构改革和竞争也受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米军 《东北亚论坛》2004,13(4):55-59
俄罗斯与美国作为世界的两个大国 ,双方的经济合作关系及其发展状况备受世人关注。特别是 90年代以来 ,俄美出于各自的需要 ,积极努力推动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从目前走势来看 ,美国经济将步入增长性衰退期 ,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使得美国资本向外转移的可能性增大 ,这为俄美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与物价涨幅的差值)是判断货币政策是否适当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经验均表明,如果实际利率严重为负,就会导致消费者为了对冲通胀风险而购买甚至囤积被认为会升值的产品、企业囤积原材料、投资者追逐高收益的资产(如地产、大宗商品),从而加剧通胀、投资过热和资产泡沫。国际经验还显示,负的实际利率会加剧通胀预期。在实际利率出现变负的趋势之前,有前瞻h生的中央银行一般都会及时启动利息周期。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国家屿我国同是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其经济实现起飞的主要障碍。在国内储蓄不能满足国内投资的要求的情况下,争取外国的储蓄(包括援助与投资)便是政府力图维持经济目标增长率的首要举措。由于外国直接投资不仅可使追加资本在短期内发挥效用,而且能带来专门技术、管理经验和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一直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青睐。然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量与质是与一国投资环境的优劣有着密切关系的。将90年代东南亚国家与我国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将对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与外资引进有所裨益。一、外国资本对东南亚国…  相似文献   

16.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作为中国资本的一部分,必然具有资本的属性,它对中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能够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并发挥投资乘数效应。同时,欧盟直接投资与国内资本不同,它具有外部性,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能够带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有助于中国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人力资源,促进中国企业提高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7.
美元化是一种强势货币驱逐弱势货币的货币替代现象,本币的可兑换程度、国内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本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本外币真实收益率的差异及本币汇率是否高估等因素影响着一国美元化程度。美元化不仅会弱化一国财政政策的收入效应,而且还会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及其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美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避免美元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中国必须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并试行“目标区”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资本项目开放是20世纪90年代初哥伦比亚经济稳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进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第二阶段是放松对短期资本和外资信贷的管制.在资本项目开放初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使哥伦比亚经济面临真实汇率升值、金融体系对外脆弱性加重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哥伦比亚货币当局借鉴智利的成功经验,于1993一1998年实行了无息准备金制度和显性托宾税等一系列资本管制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控制资本流入规模和短期资本长期化的政策目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大国,将近12亿人口,闭关锁国,死路一条,改革开放才是出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可以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资金、两种人才、两个市场,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复关”后。我们更要重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主要有商品、劳务、技术和投资四个渠道。有人主张,目前就应增加在境外的投资。我对此不敢苟同。确实,在境外投资有一些好处,如避开境外的进口限制,及时获得国外经济与科技信息,培训技术与管理人才,带动中间产品的出口等等。但境外投资不能解决国内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1.5亿左右,他们因缺少资本而失业。如果在境外大量投资,国内资金就会更加短缺,失业人数会进一步增加,不仅生活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拉美国家的财政政策具有顺周期性.这种顺周期性的产生是经济波动和政治动荡双重作用的结果,根源在于国内储蓄率较低.顺周期的财政政策与贸易条件、资本流动和全球利率波动的不利影响互相叠加,削弱了拉美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对开放经济而言,贸易条件和国际资本流动对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