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农民群众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现实。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落后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农民思想政治状况与社会要求的矛盾,在学习型社会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导作用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平安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湖南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着农民群众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与有效交通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高发与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交通法制观念淡薄之间的矛盾,农民群众对平安便捷出行环境的期待与道路交通治理力量不足、手段滞后之间的矛盾。破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上述矛盾,需要借鉴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经验,选择和实施法治战略,并基于"安全系统"方法对道路交通系统进行广泛干预,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实现人、车、路的和谐发展,确保事故不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第一产业,农民是最大群体,农村是基层社区,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及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推进我省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建设幸福广东农村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是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我省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宏伟目标,而农村文化贫困却是建设新农村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主流文化缺失,部分农民价值取向失范、道德观念混乱,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对农村文化贫困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以下解决农村文化贫困的对策:一是把握原则,正确处理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适合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四是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村基层群众民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基层群众民主参与是保证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妥善解决农村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民主参与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差距,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干群关系如何事关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当前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突出 ,干群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密切农村干群关系 ,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切实解决农民负担偏重的问题。送准配强领导班子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大力反腐倡廉 ,纠正不正之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抓好农民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7.
农村党组织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农村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中要发挥统一干部群众思想、把握方向、示范表率、真抓实干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应提高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化解农村矛盾的能力、培养新型农民的能力,并通过学习理论、强化培训、实践锻炼、服务群众、作风建设等途径提高农村党组织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重在实干,必须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受益者,他们有高度热情,向往富裕、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要顺应群众的要求,进一步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要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如果农民的意愿不受尊重,其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对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没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就不可能有农村真正的变革与发展。要把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力量源泉,发展农村教育事…  相似文献   

9.
推进城市化建设,除了政策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以外,直接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农村建设、市民与农民、全民所有制土地与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的关系。城市建设客观上需要将大量的原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土地征收为国有,失去土地的农民需要融入城市社会,对习惯农村生活环境和以土地为主要生活保障的农民来说,通过法律途径和政策调整确保其合法权益,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而不是牺牲者,进而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在改革中和谐发展,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而言,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适应,与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农…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是新形势下,摆在党的面前紧迫而重大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对这一问题作了最好的回答:“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党群关系,在密切党群关系上狠下功夫。主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力求改…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在满足群众的需要、激发群众的自愿、当好群众的表率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党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满足群众的需要越多,激发群众的自愿越广,群众的表率当得越好,群众就越愿意跟党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越能始终保持。  相似文献   

13.
朱伶俐  孙旭 《工会论坛》2006,12(1):113-114
中共执政50多年的历史表明,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永葆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关键。在新世纪的征途上,中共执政要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执政地位受到严峻的考验。中共要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巩固其执政地位必须密切党群关系。本文从执政成本与党群关系的互动作用角度,积极探索改善党群关系的良策。  相似文献   

14.
习仲勋从小培养了为群众办事的观念,在革命工作中自觉强化为群众的服务意识;踏踏实实地进行群众工作;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承担责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悉心维护群众利益;既坚持原则,又注重政策,有效开展群众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忠实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受到群众的衷心拥戴,并为群众树立起了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5.
党的纯洁性与党章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党章对“什么是党的纯洁性”做了全面回答,对党的纯洁性的基本内涵做了深刻界定。因此,学习与掌握党章的过程,就是对党的纯洁性认识、把握、内化为己的过程,就是遵循党的要求增强党员纯洁性的过程。党章及其发展生动体现了党的纯洁性和纯洁性特征,创制党章、修改党章、践行党章的过程,就是保持、实践、增强党的纯洁性的过程。保持党的纯洁性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学习、掌握党章并忠诚实践党章,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17.
张荣臣 《理论前沿》2008,(16):F0002-F000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冲锋陷阵,带领群众与自然灾害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次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党群关系的互动,毕竟是非常态环境下特殊背景的产物。为了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根本方针。我们不能满足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党群关系.而是要努力构建一个常态环境下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独创,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随着中国革命的建设和发展,随着中国共产党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姜威 《理论前沿》2005,(17):18-19
无论是在革命中还是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所面对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的改变,客观上又向我们党提出了如何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纲领。这一纲领在全面深刻阐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理论、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以及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也揭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因此,这一纲领既把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将党的领导、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有机统一于政治生活之中。对群众路线不同层面内在逻辑分析,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政治决策的薄弱环节,制度化保障措施的缺失影响了党的决策在群众路线框架下应有的科学性,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建构和政策创新使群众路线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增加党的执政合法性,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