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红梅 《传承》2008,(6):31-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心灵和谐。道家哲学,包括"自然之道"、"损益之道"、"无为之道"等多方面内涵,是其和谐思想的内在理论依据。道家思想,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心灵和谐.道家哲学,包括"自然之道"、"损益之道"、"无为之道"等多方面内涵,是其和谐思想的内在理论依据.道家思想,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育安 《传承》2007,(8):58-59
和谐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基础,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当前,贺州市农村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结合农民的需求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贺州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化宽容是建立在文化差异性基础上的彼此尊重与认同,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仅要包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但是,文化宽容并不意味着不讲原则与限度,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相似文献   

5.
李俊 《前沿》2015,(3):48-5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反映了中国的现实需要和价值诉求。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仁爱思想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儒学创始人孔子的"仁爱"思想中所包含的"仁者爱人"、"为仁由己"、"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包含了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自由、诚信思想,因此,研究孔子的仁爱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关系,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根本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的诸多变化和新情况,《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新思想、新观点,不仅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这在我们党的思想文化建设上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渊源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发展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内容尚待深入挖掘和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8.
苗伟 《前沿》2014,(17):17-20
和谐文化生态是和谐文化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步骤,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文化生态的构建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和谐文化生态确立的前提和标志,是和谐文化生态维系的核心和保障,是和谐文化生态形成的动力和机制,也是构成和谐文化生态的思想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生态得以形成的重要元素和健康发展的航标,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生态建设,进而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谐、繁荣做好文化的铺垫和准备。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当前中国面临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要求,是巩固我党执政党地位的需要,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和谐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蕴含了和谐理想、平等观念、诚信美德等诸多伦理智慧,这些思想很多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通性,它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了坚实的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包括明天人之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天的关系等合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成果全民共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次论述有关思想.本文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  相似文献   

15.
建设和谐文化应把握的着力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同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认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为切入点,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它们与和谐文化的内在关联,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关系的一个深度视角。从这个深度视角我们发掘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对于和谐文化建设各自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作用,为和谐文化建设分别提供着理论指导力、理想感召力、精神凝聚力、道德规范力,同时,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融互促,共同构筑着和谐文化建设必需的力量源泉,从而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之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党中央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个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实践课题。近年来,江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宣传思想战线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程 《前沿》2011,(14):46-49
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传统文化中的"孝悌"思想就有许多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孝悌是实现和谐的基础与核心;孝悌是家庭和睦的根本要求;孝悌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孝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