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随着"秦火火"等网络名人被刑拘,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网络谣言行动在全国展开,如何把握公权治罪与权利自由的关系,在法治的轨道上重塑网络社会的良好秩序,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网络谣言并非无法可治 数年前,中国的网民还在为"上帝送来的礼物"鼓舞欢呼,如今网络发展已经蔚为大观,且呈现出一派百态生的复杂景象.互联网在拓展言论自由空间和民主监督渠道的同时,也伴随着泥沙俱下,各种网络谣言、舆情推手现象,不仅破坏了网络秩序,也在公共空间制造对立情绪,扩大官民互信的裂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安机关启动了这一轮治理行动.  相似文献   

2.
从"张海迪入日本国籍",到"雷锋生活奢侈",从"7·23"动车事故外国人获"天价赔偿",到红十字会"强制捐款"……这些曾经在网上引起过轩然大波的谣言,都出自红极一时的网民"秦火火"等人之手。从公安部获悉,网民"秦火火"(真名秦志晖)、"立二拆四"(真名杨秀宇)和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其他2名成员已被北京警方抓获。目前,秦志晖、杨秀宇已被北京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非法经营罪依法刑事拘留。"谎言重复一千遍  相似文献   

3.
8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序幕。该项行动的第一把火烧向了网络犯罪,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4.
近日,北京警方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传播制造谣言的网络推手公司,两名幕后网络推手“秦火火”“立二拆四”被刑拘,他们炒火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据称,他们制造并传播的谣言多达3000余条,令人咂舌和震惊。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做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信息的传播变得海量化,人们必须从海量的信息中挑选出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眼球经济”便随之到来。有些不法分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千方百计竭尽所能地挖掘或编造出各种“奇闻怪事”以满足某些人的需要,并通过各种手段放大人们对这类信息的需求。“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应运而生,各种谣言自然烽烟四起。这些谣言不仅给许多当事人或当事组织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同样给广大网民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李敏 《中国审判》2013,(11):68-71
<正>"必须要煽动网民情绪与情感,才能把那些人一辈子赢得的荣誉、一辈子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摧毁。"—这是网络推手"秦火火"的职业理念。自2011年至今年8月被抓时为止,"秦火火"造谣传谣已达3000多条,其中包括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7·23"动车事故外籍旅客的谣言,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编造一些地方公务员被要求必须向红十字会捐款的谣言,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迅速发展,公众的言论表达自由、知情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13,(9):1-1
日前,北京警方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根据群众举报,依法立案侦查,一举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抓获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尔玛公司创办人)及公司其他两名成员。  相似文献   

7.
黄祺 《政府法制》2013,(28):18-19
民间调侃说:“能在《新闻联播》上占据3分钟,政客都很难做到,却让嫖客做到了。”如今回望,8月19日秦火火被抓获不过是中国打击网络谣言行动的“开幕式”,在接下来的这十多天里,各地反谣动作频频,“大V”从一个代表网络影响力的褒义词变成了敏感词。  相似文献   

8.
焦红艳 《政府法制》2013,(28):16-17
8月19日,因在网络上造谣传谣,立二拆四、秦火火等4人被北京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刑事拘留。根据公安机关的初步调查,立二拆四、秦火火等人在过去的3年间,编造传播谣言达3000多条。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谣言可谓泛滥,甚至还出现了秦火火之类的造谣名人。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这并不是防治谣言的唯一手段,因为受害者至少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权,造谣传谣者也应当视不同情形,承担民事、行政、刑事等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检察风云》2013,(18):7-7
【多地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1、山西批捕23名“网络大谣”:2、河北多方切调联动打击网络谣言查处百余条;3、浙江打击网络造传谣言1978家违法网站被关停;4、贵州查处25起网络谣言案件;5、新疆半月处置谣言802条拘留72人;6、陕西打击网络违法22人被批捕;7、河南打击网络违法犯罪131人被批捕。  相似文献   

11.
一场指向网络谣言的集中行动正在进行之中,各地争发“捷报”,但在公,比舆论平台上的收获却是喜忧参半。诚如央视的提醒,“小管制网络谣言很危险,但过度打击更危险”。  相似文献   

12.
张家川初中生涉谣案被称为"500转刑拘第一案",亦入围2013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文章试图从回顾案件历程着手,从网络言论自由权、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网络谣言司法解释的违宪性等几个角度,阐述对该案的宪法学思考,以期对读者理解本案的宪法价值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刘铁男被实名举报,能源局曾一度称污蔑;夜店"欢迎"局长光临,官方称恶作剧;视频揭穿治超办用拳"文明执法";公务员现不雅照,执法局否认是其工作人员……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出一些官方"先否后肯"的怪现象,希望能引起一些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的相关部门重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让一批制造转播谣育的"网络大谣"相继落网,人们在对国家出重拳治理和净化网络表示称赞时,自然也会想到政府部门的官员撒谎。稍稍关注媒体报道就不难发现,只要一个地方被曝出某种负面消息,在随后的媒体求证中,很难见到当地官员"实话实说",要么回避、要么搪塞,要么干脆否认,面对公众公然撒谎,甚至还能倒打一耙说舆论造谣。如果说"网络大谣"们制造散布谣言是为了获取名利,政府官员公然撒谎这是为了维护政府部门虚假形象,"网络大谣"们制造散布谣言是危害社会,政府官员撒谎更是损坏政府公信和形象,两则对比起来是"半斤对八两"。  相似文献   

14.
最近审结的"秦火火"网络犯罪案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诽谤罪、寻衅滋事罪都存在着相当的争议。就诽谤罪而言,"秦火火"的网络造谣行为的主观心理是出于故意,其有着捏造事实的行为,且属于网络诽谤司法解释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从寻衅滋事罪而论,本案中的网络环境应被定义为公共场所,且"秦火火"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关于网络诽谤犯罪的立法应当完善,将网络诽谤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归入公诉罪较为妥当。对"虚假信息"应做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15.
胡小静 《法庭内外》2014,(11):36-36
正日前,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在facebook上点击"like"按钮的行为,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由表达行为,应受到美国宪法权利法案的保护。无独有偶,不久前,我国最高法院与最高检察院联合出台了一项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将新兴社交平台上的转发、跟帖等网络表达行为纳入监管视野,并规定谣言在网络上转发量、点击率超过500次,即可入罪。一项是正向强化网络话语权的宪法性保护,一项是逆向约束网络话语权的规范性使  相似文献   

16.
涉疫情网络谣言的治理,刑法不能缺位,但也不能越位。实践中对涉疫情网络谣言刑事规制难点在于因果关系难以认定、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界限不清、此罪与彼罪之间适用混乱等,准确判断涉疫情谣言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需要从谣言造成公共秩序的破坏程度、谣言的流传扩散程度、编造者和传播者的主观恶性程度及对疫情防控的阻碍程度等四个方面综合考察,厘清刑事治理边界,确保精准打击,实现宽严相济。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温岭市太平派出所打击侵财型犯罪专项行动收获颇丰。截至6月5日,该所共破获各类侵财类案件438起、打击处理侵财类嫌疑人员166名。其中,刑拘129人、起诉84人、行政拘留37人,打掉盗抢团伙18个,破获系列盗抢案件4件。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14,(18):8-9
“干爹888万带我包机伦敦看奥运”、“僧人后海船震门”、“北京车展最美清洁工”……这些曾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最终被证实都是“纯人工”炒作而起。8月14日,这一系列“闹剧”的幕后推手杨秀字——网名“立二拆四”,站到了法院的被告席上,接受法律的审判。而随着杨秀宇和秦志晖——网名“秦火火”等一系列案件的审理,一个由表演者、围观者和网络推手共同打造的“审丑”产业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潘栋 《法制与社会》2012,(12):199-200
网络舆论推动了我国民主法治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如非理性言论、谣言的传播等社会管理难题。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应从现实角度出发,坚持"开放、平等、行动"的理念,通过网络检务公开、与网络媒介合作和部门协作的途径来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20.
4月13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公安部等部门发布公告:为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自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与以往专项行动不同的是,此次行动持续时间更长,打击力度更大。这种"运动式"治理网络淫秽的模式虽然见效快,但是仍然不乏质疑之声。长久看来,治理网络淫秽信息仍然要纳入法治轨道,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