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陈艳 《传承》2009,(22):114-115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讲究信誉的国度,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企业不仅要把信誉当成一种资本来经营,更要把它同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因此,基于现代企业的信誉现状,本文试图从信誉的基本概念入手,在传统诚信和现代信誉的双重解读下确立现代企业文化中信誉的地位和功能,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企业信誉理念培育中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艳 《传承》2009,(11)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讲究信誉的国度,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企业不仅要把信誉当成一种资本来经营,更要把它同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因此,基于现代企业的信誉现状,本文试图从信誉的基本概念入手,在传统诚信和现代信誉的双重解读下确立现代企业文化中信誉的地位和功能,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企业信誉理念培育中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要因素。铁路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要有正确的发展思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力,通过精心培育具有铁路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先进文化为生存发展的支点,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高效能的运作机制,培育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用文化构建企业品牌,用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用文化传播企业信誉,用文化宣传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4.
施工企业文化是一种软资源,是在长期实践中培育起来的职工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作为铁路施工企业,面对铁路多元化经营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思想多元化的职工队伍,如何凝聚思想力量、提升企业信誉、扩大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莫兆钦 《当代广西》2007,(23):46-46
企业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企业每个员工头脑的独特的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当前我区正在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步伐,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区企业走出国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真正办企业,真心做产品。真诚取信誉,真情献人间这“四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生存的保证和推动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品牌承载着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等诸多因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名片”,是连接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其价值作用无法估量。企业的品牌如同只进不出的账户,当你不断用产品累计其价值时,便可尽享利息收入。品牌之所以有如此独特的魅力,不仅仅源自商品质量,还有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文化对品牌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得到认可和推崇。可以说,一个品牌从无到有、由弱及强的成长过程,始终是企业产品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经营管理理论,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最新发展形式,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襄樊北机务段党委紧紧围绕铁道部党组提出的和谐铁路建设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文化兴段战略,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诚信,这不仅是社会和广大用户对企业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首要条件,企业拥有诚信,不仅是企业发展与成熟的标志,也是企业和企业家人格力量的表现。诚信,就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广厦集团从一个乡镇建筑工程队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全国百强企业,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不断积累,也是广厦信誉在社会上全方位幅射和不断累积、不断升华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打造“责任蒙电”品牌,构建富有时代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 2004年1月网厂分开改革后,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如何发展?企业如何成长?如何凝聚力量、应对压力和挑战?考验着公司领导和员工的智慧和胆略。在内蒙古电力公司的历史转折期,公司以开发和树立企业形象、品牌为起点,运用传媒及各种手段,努力打造“责任蒙电”品牌,对外展示“有实力、效益好、讲信誉”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0.
陆刚 《思想工作》2004,(12):18-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包括领导层在内的企业的全体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体,树立没有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就没有企业生存发展基础的人本理念。就是说,现代企业必须大力培育人本文化,以人本文化为根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所谓人本文化,是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是: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企业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精神,增强…  相似文献   

11.
陈耀辉 《今日海南》2007,(12):42-42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管理、企业风尚、企业广大职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企业文化与企业定位、发展战略、制度确定越来越紧密。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较好的选择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把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始终。  相似文献   

12.
韦国利 《中国保安》2013,(21):61-62
企业史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凝聚力的表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焱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良好形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对于搞好企业经营管理、激发职工积极性、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所谓企业核心价值观主要指企业职工共享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其创建过程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围绕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1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具有研究所科技型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研究所的发展,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挖掘潜力、增强竞争力、实现由优势企业向强势企业转变的必然选择。1.以文化引领变革加大源动力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已明确到2008年力争二级企业全部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戚墅堰机…  相似文献   

15.
郭文斌 《前进》2010,(11):44-45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人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电力企业文化之认识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峰 《长江论坛》2006,(6):91-93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享有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观,它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面对新的运营环境和新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变化,只有发挥电力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管理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建立企业应对市场的发展战略。构筑新型电力企业文化,必须树立“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的认识,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型企业文化,理顺各项制度体系,夯实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丰富和发展电力企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于桂红 《青年论坛》2004,(2):123-124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份关于企业文化的抽样调查结果,其次针对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不良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阻碍作用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最后探讨了应树立和培养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全忠  郝玉梅 《前沿》2005,(11):238-240
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学习企业文化的推动和支撑。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树立员工与企业的学习型价值观;培育有利于组织和员工学习的组织环境;创建一系列鼓励学习的组织机制。  相似文献   

19.
周依杨 《理论月刊》2008,(3):174-176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民营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竞争力之一,其对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为实践体裁,探讨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新企业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有关人性的假设是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理论的认识基础。"以人为本"是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要求。在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国际社会责任运动对企业文化的内容建设、功能发挥和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坚持责任-盈利一致性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和重建企业评价体系是建设以社会责任为基点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