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三个法规文件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中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就将党章中原来彻底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的规定和精神,作出了更加具体的任期规定,改变了原来原则上废除终身制而事实上可以终身制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取消领导干部任职终身制是关于人事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这项改革从其提出到2006年彻底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取消领导干部任职终身制是关于人事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这项改革从其提出到2006年彻底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蒋益文 《世纪桥》2010,(22):50-53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稳定起了关键作用。随着相关档案的解密,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始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稳定起了关键作用。随着相关档案的解密.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始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刘明钢 《广东党史》2012,(10):55-56
2006年8月6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尽管这个规定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尽管要完全实现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还需要党内选举、罢免等党内民主配套措施的进一步健全,但这个规定正式宣告我们党持续80多年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特权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职务消费无度化、干部阶层代际继承明显化、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化和特权现象泛滥化、普遍化等现象,已成为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消极因素.应通过规范职务消费、逐步取消领导干部"待遇终身制"和规范权力的运用来解决干部特权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1982年成立,前后两届,历时10年,协助党中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退休制度的建立和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废除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孟红 《党史天地》2006,(9):13-17
毛泽东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期间,曾经多次提出自己卸任主席职务的要求,但因历史等种种原因最终只辞掉国家主席一职,其实他内心深处是很不赞成领导职务终身制的。为了改革开放的大业后继有人与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小平在选拔中青年干部的问题上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在他的倡导下,中央废除了领导干部的终身制,建立起了离退休制度。邓小平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时代和赫鲁晓夫时期,苏共内部的特权阶层尚未形成,但是只对苏共高级干部开放的"特供商店",折射出苏共特权阶层已具雏形。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片面追求干部队伍的稳定,逐渐发展到领导干部事实上的职务终身制,特权阶层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规定》对于促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难点是解决能下问题。长期以来,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观念在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时代和赫鲁晓夫时期,苏共内部的特权阶层尚未形成,但是只对苏共高级干部开放的“特供商店”,折射出苏共特权阶层已具雏形。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片面追求干部队伍的稳定,逐渐发展到领导干部事实上的职务终身制,特权阶层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贡献刘巍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长期、无限期任职,即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的一个危害颇深又长期末解决的问题。八十年代初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首次提出了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思...  相似文献   

14.
废止干部职务终身制(包括领袖终身制),是一项很有政治远见又很适时的战略决策,是改革我们党和国家干部制度的重大措施。党的五中全会作出的这一决定,完全符合全党、全国人民的心愿和利益,体现了党中央立志改革我国干部制度的坚强决心。它对于加强党和国家政权的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就终身制的沿革和弊端,废止终身制的重大意义,终身制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从制度上健全废止终身制的规定等问题,谈点个人的管见。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1)
尽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就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然而"干部能上不能下",特别是"不能下"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活力,阻碍了改革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中央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及工作实际,针对解决好干部能"下"的问题,从观念障碍、制度机制等方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以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并启发相关工作部门做好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促进干部队伍优化。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针对权力过分集中、机构臃肿及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等问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政分开和权力下放、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们把干部任免制度分为开放型与封闭型两种类型。所谓封闭型的干部任免制度,其特征是职务委任制和事实上的职务终身制,即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主要是由主管部门的党政组织直接任免。这一制度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当今社会政治需要民主与法制的条件下,其弊病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了。第一,它不利于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实行监督,容易使一些干部产生特权思想,脱离群众,也在客观上会使某些干部与上级某些领导人之间产生一种封建性的人身依附关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主要包括党政分开、权利下放;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高级干部离退休制度;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和发扬民主、建立法制等.这些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历过初步提出、系统提出的发展过程,并在邓小平晚年付诸实践.从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排除"左"的和右的错误干扰,坚定不移地把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下去,完善党的领导,转变政府职能,为建立民主、高效、廉洁的政治体制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高琳萍 《求实》2012,(Z1):73-75
领导干部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之一。这一制度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防控关口前移、预防在先不可或缺的一步,"有利于党组织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有利于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廉洁  相似文献   

20.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同志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请求辞去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1989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决定。 邓小平同志在信中首先明确表示,为了身体力行地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自己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