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对资料完整的112起机动车交通死亡事故中26例摩托车颅脑损伤死亡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摩托车事故颅脑损伤特点,即冲击伤轻,对冲伤重而广泛,着力部位多数在颞顶,顶枕部处,多数伴线状骨折,与其他机动车事故及他杀相比有其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8年8月15日8时许,彭某驾驶二轮摩托车带上同村的王某(两人均未戴头盔)由丹阳市经济开发区向胡桥乡方向行驶,途中彭某将摩托车交给王某(无驾驶证)驾驶。当行至丹姚线8KM+700M处时,遇夏某驾驶的东风大货车同方向超越,大货车右前轮螺丝刮擦了坐在二轮摩托车后座的彭某左下肢,致其摔倒损伤颅脑,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夏某超越摩托车后见摩托车仍在行驶,故继续驾驶大货车行驶而离开现场。丹阳市公安交通警察大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后出现精神障碍跳河溺死的案例少见 ,是颅脑损伤致死或是“自杀”溺死 ,关系到案件的定性。本文报告一例 ,并复习文献进行死因分析。案 例李某 ,男 ,36岁 ,已婚 ,干部。某日上午 11时许驾驶一辆两轮摩托车与一辆大客车相撞 ,李某被摔离车 ,头部 (顶额右 )撞在客车的右前侧 ,当即昏倒在地约 3~ 5分钟 ,清醒后自己将摩托车扶正 ,并说“没事、没事” ,客车司机送其上一辆三轮车到医院检查 ,当驶出约 2 0米远的大桥路段时 ,因客车司机未上三轮车而叫三轮车停下 ,此时李某从三轮车上跳下直朝大桥中心跑 ,继而上人行道翻越桥护栏跳入河…  相似文献   

4.
148例摩托车交通事故尸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死方式例数百分比(%)撞击4631.26摔跌4429.76碾压1510.17拖擦1510.17复合损伤2416.26其它42.70合计148100表2148例致死方式表1148例死亡原因死亡原因例数百分比(%)颅脑损伤7852.75胸腔损伤1812.15腹腔损伤106.72颈椎损伤85.42肢体多发性骨折85.42复合损伤2214.88其它42.66合计148100本文通过对我市近年来二轮摩托车交通事故中的148例摩托车驾驶员、乘车人死亡案例一般情况及尸体检验的统计分析,浅析了该类交通事故损伤的形成机制及致死原因,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1.1一般情况我市(包括郊区)1995~1999年间发生125起涉及二轮摩托车驾、乘人员…  相似文献   

5.
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损伤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损伤形成规律,探讨此类事故确定驾驶人员的法医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至2002年北京地区408例2人同乘一辆两轮摩托车发生事故造成摩托车人员伤亡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轮摩托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在驾驶员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胸部、面颈部、小腿胫前会形成能反应摩托车特定致伤部件的特征性损伤,而乘员在这些部位的损伤多为摔跌形成,难以反应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结论 在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中,伤者身上反应的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性损伤,可作为判断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不久前的一天早上,我邻居汪某骑着车闸失灵的自行车,沿着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向南骑行去上班。行至一路口附近,汪某准备左拐弯横穿马路进入单位大院。当汪某的自行车前轮已越过公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线约0.3米时,适逢一男青年驾驶两轮摩托车由北向南同向驶来,因躲闪不及相撞,两车均翻倒在地。摩托车倒地滑出6米多,驾驶员被撞出后头部触地,造成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邻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brain injuries,BI)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损伤,在暴力性死亡中占首要位置。当颅脑损伤合并继发性损伤、并发症时,客观评价原发性颅脑损伤、继发性损伤以及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127例颅脑损伤法医病理学分析探讨,以期为法医学鉴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是指在头部遭受外力作用时的强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阈时,所造成的颅脑组织结构连续性、完整性的破坏及颅脑功能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损害。在法医学活体损伤检案中,颅脑损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共统计了 3851例活体损伤案例,涉及颅脑损伤者共 1008例,占 26.18%;其中单纯颅脑损伤为 743例,占 19.29%,伴有其他部位的复合型损伤 265例,占 6.88%。   颅脑损伤的分类根据损伤机理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暴力(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挤压性损伤)与间接暴力(挥鞭样损伤、颅颈连接处损伤、胸部挤压伤或称创伤性窒息);根据损伤…  相似文献   

9.
胸锁关节内固定克氏针刺破心脏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资料 1999年7月15日6时许,刘某(女,24岁,农民)驾驶两轮摩托车急转弯时与同向行驶的客货车相撞,刘某撞伤后被送往某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闭合性颅脑损伤(轻型),脑震荡,脑挫裂伤,软组织挫裂伤,并收入院治疗.住院期间发现右胸锁关节脱位,于7月29日行右胸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2005年12月3日14时许,王某无证驾驶严重超载的变型拖拉机,与前方同向行驶的二轮摩托车左侧相刮擦,致摩托车摔倒,造成朱某颅脑损伤死亡。事故发生后,王某驾车逃逸。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认定王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一审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12.4万元。宣判后,王某以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提起上诉。在二审审理期间,王某与原审附带民事  相似文献   

11.
一、案情简介 2003年8月的一天上午,犯罪嫌疑人王某在A地附近公路上,因违章驾驶三轮摩托车被交警查获。为逃避处罚,该人即弃车徒步逃跑。在逃跑过程中王某窜入一菜市场内,将被害人张某(老年妇女)撞倒后致其仰面倒地头部受伤。张某经抢救和医治于2003年10月死亡,经法医鉴定张某的直接死亡原因为颅脑损伤,结论为死者系因颅脑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与人格障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为探讨颅脑损伤与人格改变的相互关系 ,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是否平行 ,为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 97例颅脑损伤鉴定案例及住院病例进行分析 ,并对其中伴有人格改变的案例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97例颅脑损伤中有 1 6 2例出现人格改变 ,占 82 3% ;其中在 1 1 3例中的重度颅脑损伤案例中 ,有 98例伴有人格改变 ,占 86 7% ;其中衰弱型人格改变与攻击型人格改变之比为 6 3:35 ;在 84例轻微颅脑损伤病例中 ,有 6 4例伴有人格改变 ,占 76 2 % ,衰弱型与攻击型之比为 4 0 :2 4 ;2 3例女性患者有 1 7例出现人格改变 ,衰弱型与攻击型之比为 1 3:4。结论 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轻微颅脑损伤所引起的严重攻击型人格改变是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的特殊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部位及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为提高鉴定意见的准确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颅脑损伤被鉴定人501例,详细记录其伤前情况、损伤部位及程度、治疗方式、教育程度,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对被鉴定人进行测验,统计损伤部位及程度与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轻度颅脑损伤组各损伤部位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颅脑损伤组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其他脑叶损伤,顶、枕叶损伤与额叶损伤,顶、枕叶损伤与颞叶损伤间Barthel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损伤与颞叶损伤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颅脑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各颅脑损伤部位的Barthel指数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部位与Barthel指数存在一定相关性,对分析判断颅脑损伤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探讨颅脑损伤与人格改变的相互关系,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是否平行,为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7例颅脑损伤鉴定案例及住院病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伴有人格改变的案例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7例颅脑损伤中有162例出现人格改变,占82.3%;其中在113例中的重度颅脑损伤案例中,有98例伴有人格改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后血液中S100β含量与损伤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与创伤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法医学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颅脑损伤患者和其他创伤患者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入院时的GCS评分,将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组(GCS≥8分)和重型组(GCS〈8分)。用ELISA法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脑外伤6h内,颅脑损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和创伤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与轻中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越高,患者颅脑损伤程度越严重。结论S100β蛋白可作为早期检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指标之一,其含量越高,颅脑损伤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6.
Zhou XR  Fan LH  Yang XP 《法医学杂志》2010,26(6):428-43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特点和原因。方法对95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动态姿势图检查,将其测试结果与正常值比较;并按照原发颅脑损伤程度和是否伴有听力障碍对患者进行分组,将测试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平衡总分较正常值低,对视觉和前庭觉等信息的利用能力下降,以前庭觉下降明显;原发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伴听力下降对姿势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结论不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差,对环境的反应与适应能力下降,可能与外周前庭器官及平衡中枢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 拳击头部可造成颅脑损伤。部分颅脑损伤的案例可继发外伤性癫痫。成人闭合性颅脑损伤后癫痫发病率约为5%。其发病机理为颅脑损伤后形成的疤痕组织刺激神经细胞使之产生突然和过度重复地放电,大脑功能呈现短暂的阵发性失调,临床表现出间歇性、短暂性和刻板性发作。脑电图描记有特异性变化,结合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昏迷时间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ADL)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常州市德安医院司法鉴定所及苏州大学司法鉴定所颅脑损伤被鉴定人281例,详细记录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昏迷时间、GCS评分,是否手术治疗、是否为多发伤;同时应用SDSS量表及ADL量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CS评分与颅脑损伤6个月后SDSS值低度相关,与ADL值中度相关;昏迷时间与颅脑损伤6个月后SDSS值低度相关,与ADL高度相关。结论 GCS评分及昏迷时间与颅脑损伤后ADL值、SDSS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颅脑损伤司法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生物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不同力量的拳头打击颅脑不同部位的致伤特点以及预判颅脑损伤风险,为实际医疗防护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DICOM数据建模法以及相关软件构建拳头的有限元模型,以拳头的有效质量与速度表征拳头的动能,联合人体有限元模型THUMS 4.02对正面和侧面拳击致颅脑损伤的特征进行参数化仿真。结果拳头打击颅脑致人直接死亡的概率较低,但是随着拳头力量的逐渐增大,颅脑损伤的风险也逐渐增大。拳头打击头部位置不同,颅脑损伤特征也有着明显不同,额部遭受袭击时,颅骨最大等效应力为122.40 MPa,而脑组织为4.31 k Pa,当颞部受到袭击时,颅骨最大等效应力为71.53 MPa,而脑组织为7.09 k Pa。结论颅脑的不同部位受到拳头打击时,颅骨骨折及脑组织损伤的特征及风险具有一定的差异,额部受到打击时颅骨的骨折风险明显高于颞部,而脑组织的损伤风险却恰好相反。颅骨骨折概率最大位置一般表现在颅骨直接受到冲击的部位,随着应力波的传导也会波及颅骨其他部位,而脑组织损伤风险最大的位置却并不表现在脑部直接受到冲击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正> 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是指在交通事故中颅脑遭受直接或间接外伤后,所产生的各种精神障碍。该类案例在法医学评残鉴定中较为常见。本文作者对1996年8月至2000年8月鉴定的19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伤残程度评定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