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是现代人才选拔、教育教学成果评价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风、校风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文通过对考试作弊的行为动机以及成因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了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窗口。在高校学生的违纪行为中,考试作弊行为占有相当比重,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阐述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特点,着重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邹芳芳 《世纪桥》2012,(9):100-101
考试作弊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大学生考试作弊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必须辩证地对待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监督管理,严肃考试纪律。  相似文献   

4.
余琪 《世纪桥》2012,(9):105-106
考试作弊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受到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大学生作弊之风从上世纪末至今有增无减,大有更加猖獗之势,防范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营造良好的学风和考风,不但是人才培养之关键,亦是社会发展之需要。本文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和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学生作弊的几点措施,以期对高校管理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已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充分重视。高校应加强学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一、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作弊现象与厌学风的社会原因,在于: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社会分配不公,知识分子待遇低,社会录用毕业生出现“虚假现象”,以及大  相似文献   

6.
天下     
<正>泰国警察入选考试400多人涉嫌作弊近日,在曼谷警察总署招收警察学员考试中,有400多名考生涉嫌作弊,当局已下令严查并宣布考试成绩作废。曼谷警察总署此次公开招收1000名警察学员,共有超过1.3万人报名,其中1800人通过了第一轮考试。但考试委员会在最后一轮筛查试卷时,发现了作弊问题。据悉,一名曼谷市的公务员雇佣多个大学生作为"枪手",进入考场考试并将答案传给作弊考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施教主体(教师)与受教主体(学生)的交往过程,是一种互动的双力活动。在师生互动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课教学中,教师既是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讲者,又是课堂互动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只有事先将教学的说课过程、互动内容设计好,并让大学生课前排练好,才能在课中实现有效的互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专题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杨春 《世纪桥》2011,(19):99-1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关键问题在于创新,要从师资力量整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教学环节丰富和考核机制完善等方面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必修课,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为其逐渐成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从道德哲学与法哲学观的角度,分析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试图达到在该课程中道德与法律观的完整结合,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案例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既能促进师生改进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促使其不断地积极向上;而考试管理则是保证考试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十分严重,而且作弊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严重损害教育公平公正的形象,败坏校风.本文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考试管理,以促进学风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归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标尺。但近年来,在大学生中,考试作弊、恶意欠  相似文献   

12.
杨正德 《世纪桥》2011,(13):101-102
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创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创业素质、创业价值、创业观念与创业方法等内容渗透到教学之中,重新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内容,着重培养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3.
黄兴国 《世纪桥》2011,(11):98-99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有利于该课程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正视其存在的问题,选择恰当路径,以期提高该课的实践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吴鸣 《学习月刊》2012,(2):118-1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职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高校学科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笔者积多年高职思政课教学教育经验,在与同行交流、学习、切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毛淑梅 《世纪桥》2011,(17):88-89
实践性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统一"考核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主战场,大学生的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任务,它充分彰显了我国大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实施"05"方案10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得到深入落实,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思政课教师素质和结构得以完善,在增强当代大学生"三个自信"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建,公平竞争的机制已渐渐引入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日浓,这是主流。但是,考试作弊现象的歪风仍尚未刹住。《中国教育报》94年12月9日刊出,国家教委再次强调,要加强高校的考试管理,促进考风学风的好转。可见高校考风的扭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考试作弊虽不普遍,但杜而不绝,已形成一种现象存在。在笔者问起有关高校学生考试是否有作弊现象时,回答是:“这有什么奇怪,很正常嘛!”不正常  相似文献   

18.
凌志东 《世纪桥》2012,(7):61-62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运用博弈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博弈,分析考试作弊行为的演化规律,得出在当今考试机制下学生作弊是一种必然趋势的结论。据此,从学生和老师二个方面提出建立考试诚信机制的策略方法,以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学风不正、考试作弊、经济信用不足、贷款违约以及求职材料"注水"等方面.本文分别从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高校教育和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当前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付义  王国宏 《世纪桥》2011,(15):95-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丰富历史知识和提升史学能力之外,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操、提升人文素质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人物身上往往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做人、做事的经验教训。本文从"纲要"课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以历史人物评析为重点,结合具体人物言行的相关教学实例,剖析如何灵活、恰当地结合对历史人物的深入评析,用当代大学生乐于认同、易于内化的方式,把做人、做事的道理以鲜活的事例渗透给青年学生,进行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文明教育,促进"纲要"课育人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