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罗彩霞事件带给了人们太多的思考,试图努力还原案件事实,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并没有错。然而,对当事人罗彩霞而言,侵权行为的继续是对其的持续伤害,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当前,通过法律途径对受到侵害的权利进行救济.使受到侵害的权利恢复到未被侵害前的状态,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权势部门的强力介入,被当事者有意无意弄得扑朔迷离的"罗彩霞事件",很快就会有个结果.很明了,罗彩霞的个人权利一定能得到保障.这一点罗彩霞真得好好感谢媒体,除了她本人坚决、母校坚定支持的因素外,媒体持续呼吁与曝光是此次事件"圆满解决"的原动力.但被弄权者、造假者、帮凶者"强奸"了的社会道德与社会公义是不是也能够得以伸张,谁也不敢打包票.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齐玉苓案和罗彩霞案件表明,罗彩霞的遭遇与齐玉苓的遭遇基本一致,均是由被告以侵犯姓名权为手段侵犯受教育权。案件不同之处在于受案范围不同。两案的比较分析对于完善教育法律部门,继而完善我国部门法体系都具有积极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4.
脊梁     
张扬 《政府法制》2009,(23):6-6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件,已经被揭发出来的有“真假罗彩霞”和“真假欧阳健”两宗,都跟湖南有关。就因为这个“都跟湖南有关”吧,湖南的媒体盯得很紧。关于“真假罗彩霞”的报道今年以来已经持续了很久,现在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11月5日《潇湘晨报》刊出题为《假罗彩霞父亲一审获刑两年》(以下简称《假》文)的报道,副标题“其伪造户口迁移证和学籍档案,让其女儿王佳俊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全部标题和副标题中都不提这位“主犯”的姓名而只称“假罗彩霞父亲”.  相似文献   

5.
有权利必有救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当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可以通过诉讼获得司法救济。本文主要围绕罗彩霞案,探讨了罗彩霞的受教育权是否受到了侵害,如果受到侵害应通过何种渠道获得司法救济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刑事被害人保护是刑事审判的重点之一,既要确保刑事被害人的程序权利得以实现,也要确保被害人的实体权益得到维护,还要保证刑事裁判结果所体现的正义在被害人身上真正实现,这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在2004年推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以来,青岛市法院已对429起案件763名受害人发放了救助金721万余元,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检察》2005,(4):1-1
一、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于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侵害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案件,优先办理。切实维护未成年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8.
脊梁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件,已经被揭发出来的有"真假罗彩霞"和"真假欧阳健"两宗,都跟湖南有关.就因为这个"都跟湖南有关"吧,湖南的媒体盯得很紧.关于"真假罗彩霞"的报道今年以来已经持续了很久,现在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11月5日<潇湘晨报>刊出题为<假罗彩霞父亲一审获刑两年>(以下简称<假>文)的报道,副标题"其伪造户口迁移证和学籍档案,让其女儿王佳俊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全部标题和副标题中都不提这位"主犯"的姓名而只称"假罗彩霞父亲",便可知这宗以"罗彩霞"命名的案件影响之大、之特殊了.  相似文献   

9.
[事件回顾] 2009年3月.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罗彩霞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教师资格证时被拒绝。经查询,罗彩霞发现自己的身份被高中同学王佳俊盗用,随即报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上网民对法院正在审理的众多案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杨佳案、许霆案、罗彩霞案、邓玉娇案等等。由于网民群体的特殊性和网络自由的特点,网民对案件的观点的自由表达,被戏称为全民法官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朱寅 《法制与社会》2013,(18):284-285
现今,超市搜身现象已愈演愈烈。在此类纠纷案件中,双方民事主体都应该有一个清楚的权利界定,充分使用合法权利,对被侵害之权利采取有效维护,不可盲目归责于一方。同时,与超市搜身案件相关的司法实践也需得到进一步完善,以此努力寻求超市经营者和消费者不同权利的共同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8月13日,备受关注的罗彩霞案在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开庭,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合议庭人员审理。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被告王峥嵘一次性给付罗彩霞赔偿金4.5万元,原告放弃其他诉求。庭审期间,王峥嵘的代理律师代表王峥嵘向罗彩霞鞠躬致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上网民对法院正在审理的众多案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杨佳案、许霆案、罗彩霞案、邓玉娇案等等。由于网民群体的特殊性和网络自由的特点,网民对案件的观点的自由表达,被戏称为"全民法官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是指律师在办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庭审中,对所发表的与案件有关的举证、质证意见及辩护、代理言论享有不受刑事及民事法律追究的权利。这既是律师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律师执业保障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我国相关法律中,这一基本原则却没有得到具体体现,由此导致律师由于办理刑事及民事诉讼案件而遭遇刑事追究及民事侵权诉讼的事件时有发生,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律师法中确定律师庭审言论豁免原则。一、理论依据1、律师职责自然延伸律师庭审言论的豁免是由律师肩负的职责所决定的,是维护律师职业道德的自然延…  相似文献   

15.
恋爱不成,多次流产,粟艳琴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这本是人生的一大痛苦。在生活中,她没有得到丈夫的同情,相反,丈夫却另有新欢。旧痛未减,新仇又添,粟艳琴没有冷静地去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是失去理智,制造了一起特大爆炸案。粟艳琴被处极刑罪有应得,可这起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国家法律为保障律师执行职务赋予了律师一系列的工作权利和人身保障权利。这种职务性权利是律师以其社会法律工作者的职务身份向社会提供专门法律服务的职业需要而享有的特殊权利。这些权利是律师执行职务的必要保证,是为律师完成其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任务所必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律师的权利逐步得到了维护和保障。但司法实践让我们感到为保障律师有效的履行职务,仍需要制订相应措施、完善立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湖南邵东县2004届高三毕业生罗彩霞,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了大学。罗彩霞复读一年后考上大学,但2009年毕业时却不能毕业,原因是身份证此前亦被王佳俊盗用,由此,经过公安机关调查并进入司法程序,罗彩霞被冒名顶替案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使得我国侵权损害赔偿日趋规范化、体系化,然而无名氏死亡流浪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不断涌现却凸显出我国立法在流浪人员权利维护的空白地带。本文对该类案件的三大焦点——原告主体资格、赔偿范围及计算标准、赔偿金后续处理问题作简要的分析探讨,并为合理解决流浪人员权利维护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变”或许是永恒的。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积淀的传统国家也没能避免。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适应潮流,与时俱进,与原来的1980年婚姻法相比有了许多变化,以前未曾有的新鲜字眼儿出现在其中,“探视权”就是其一。探视权的出现引来一片喝彩,社会普遍关注未获得孩子抚养权一方的权利如何得以维护,在涉及离婚案件纠纷的司法审判中,当事人双方的探视权利问题也多为案件争议的焦点。探视权利的主体是谁,做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的有没有权利探视?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自诉案件的范围刘丹一、关于确定自诉案件范围的根据确定自诉案件范围的根据是实体权利,是诉讼权利,还是既是实体权利,又是诉讼权利?本文认为,确定自诉案件范围的根据是实体权利。理由是:各国在确定自诉案件时,一般都考虑到以下因素:犯罪比较轻微;危害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