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道德建设”的概念,并提出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意识。到了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按照这一决议的规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结构包括一个核心,即为人民服务;一个原则,即集体主义;五个基本要求,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三个道德领域,即社会公德领域,…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符合中国的国情与民族特点,是我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德要求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基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我认为道德建设的内容市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最高宗旨,…  相似文献   

4.
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将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句话、20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并明确将这些基本道德规范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20字基本道德规范,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贯彻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提炼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重要关系,揭示了为人民服务道德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贯穿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郑培民同志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典范。郑培民的群众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爱他人,爱亲人,爱自己。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6,(5):24-24
2000年6月,江泽民在《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潘敬国 《学习导报》2011,(24):36-36
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这样评价周恩来:“他付出的爱最多,他得到的爱也最多。”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他真诚地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相似文献   

8.
孔繁森曾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用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真心真情爱人民,才能拉近与人民的距离,才能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处处为群众着想,时时为群众排忧。可以说,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是建设民生重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该文认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主要是由“核心”、“原则”、“基本要求”、“教育”、“人际关系”等构成的,其基础和关键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因为: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③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科学性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要内容,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伴随着“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变化,必然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将职业道德建设摆到一个新的高度,进…  相似文献   

11.
立足呼盟自然优势 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敖爱玲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战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一...  相似文献   

12.
六、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32.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33.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4.首次强调扩大公民…  相似文献   

13.
为人民服务,既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又是我党长期以来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议》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和更要提倡“为人民服务”,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同时迫切要求把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在全社会推广开来,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敬业意识或敬业精神不仅是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还是从业者达到爱岗、乐业、勤业、精业的一个重要阶梯。一些学者将敬业意识看作是从业者“对职业社会定位的认同及其表现”,认为“认同的方向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敬业态度”。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基础,是对人民群众主人地位的认同和自我认同,在这种条件下,敬业即是自爱自强,“敬”的根据是“爱”,由“知”而“爱”。(参见李德顺《论职业道德》,载《光明日报》1996年5月7日)我们认为,将“爱”看作是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根据的观点本身是缺…  相似文献   

15.
金科文 《新长征》2009,(10):40-4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任务,从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道德规范的倡导,到“学习雷锋”活动的广泛展开;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号召,到“四有”新人的提出;从公民“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的践行,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01,(4)
沁水县郑庄乡党委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在全乡精心实施以“三联”、“三送”、“促三爱”为核心内容的“连心工程”,具体做法是:“三联”即联村、联组、联户,乡党委、乡政府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联系一村二户,乡一般干部联系一村一户,村干部联系一个村民小组,党员联系一户;“三送”即送政策法律入户,送科技知识入户,送关爱温暖入户;“促三爱”即通过“三联”、“三送”,促进人民群众进一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自己的家乡。为确保“连心工程”落到实处,乡党委结合乡情、民情,围绕加强党的领导、保障村民自治、调整产业结构、兴…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让百姓幸福必须大发展”◆“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当官没有终身制,但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人不能仅仅为了有钱才活着、为了享福才掌权,为国家为人民多做点贡献,这才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分开的是村和企业,统一的是经济管理、干部使用、劳动力安排、福利发放和村庄建设规则◆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必要时还要“抓小放…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民本”理念集中表现在这样两句名言中:一是“人民是一切的母亲,是对敌斗争一切力量的源泉。”二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真情实意的表达和心血言行的凝铸。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规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并要求把这些基本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五爱”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概括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方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的革命传统道德,是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我国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弘扬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德观和新价值观,是宪法提倡的全体中国公民都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  相似文献   

20.
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规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并要求把这些基本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五爱”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概括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方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的革命传统道德,是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我国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弘扬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德观和新价值观,是宪法提倡的全体中国公民都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