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上海支部生活》2012,(4):49-49
茅善玉以《一个明星的遭遇》在沪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又以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风靡沪上,蜚声海内外,成为家喻户晓的戏曲明星。她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相似文献   

2.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11):45-46
她是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解放初期,她被誉为纺织女工的排头兵。1951年“郝建秀工作法”在上海推广时,她是学习得最早最认真的人。经她耐心细致的传、帮、带,她的小组里个个都达到了“纺织能手”的水平,成为上海市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模范小组。20世纪50年代的大型纪录片《上海英雄交响曲》记载了众多的劳动英雄。  相似文献   

3.
眼的她,是一位谈吐稳健、性格豪爽、衣着平常、始终乐观、豁达,对人真诚微笑的女性。但谁能想到曾患癌症的她,在强手如林,大力拓展旅游业的上海滩上,开办了一家涉外“心愿茶艺苑”。在她身上,人们看到了下岗女工自强不息,敢于创业的缩影。她,就是上海进出口工艺品公司的下岗女职工,现任上海“心愿茶艺苑”总经理杨小凤。  相似文献   

4.
鲁秀珍是一位地道的东北人。1999年退休后,随丈夫王观泉先生移居上海,成了一位“新上海人”。由于他们的独生女儿定居在美国,故而,他们二老也成了一对典型的“空巢老人”。因为地域、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鲁秀珍更有一种双份的孤寂。 然而,她得到了上海人的关怀。她先后被吸收参加了华阳侨联的英语班,还当了十来年的班长,之后,又参加了英语唱歌组,更是与上海人打成了一片,增进了友谊,消除了孤寂……她满怀感恩之情,为本刊记下了她心中的“暖巢”。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年奋斗,硕果累累的上海“银都艺校”,如今名闻遐迩,她是许许多多俊男靓女向往的“明星工厂”,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名牌学校。这所坐落在巨鹿路700号一栋三层楼房的上海首家双休日艺校,隶属于上海银都文化娱乐传播发展公司,她的成功之路颇有启示意味……  相似文献   

6.
见过唐一平的人,都会被她端庄秀丽、衣着入时的外表所吸引,与她深入交谈后,便会为她成功担当外商独资企业副总经理的职业角色、区人大代表的社会角色所折射的人性光环和思想火花所折服。作为外资企业的老总,她工作成绩斐然。几年来,她所在的华德培婚妙(上海)有限公司连续被公司总部评为“海外优秀企业”,被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评为“双优企业”,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她也被公司总部评为“海外优秀员工”。  相似文献   

7.
去年当选市政协委员的王丽萍,参会第一年就提交了提案,并多次建言献策。今年上海“两会”,她又提交了两份提案。不久前,她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首都十佳编剧、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全国十佳电视剧文学原著奖、韩国亚洲编剧会议亚洲文化贡献奖、东京国际电视节最佳海外电视剧奖、首届亚洲“彩虹奖”最佳时装类电视剧奖……十多年间,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国家一级编剧王丽萍创作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保姆》、《婆婆媳妇小姑》、《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媳妇的美好宣言》等,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老百姓当下的生活,屡创收视率新高,好评如潮,她和她的团队斩获的各种奖项有近40项,被誉为“金牌编剧”。  相似文献   

8.
《群众》2009,(4):F0002-F0002
千灯,位于江苏省昆山市东南部,毗邻上海,紧接苏州。历经2500年岁月流淌,铸就了“古韵今风”、“生态宜居”、“科学协调”的魅力品牌。她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走出了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声震中华的伟大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孕育了“世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她经济发达、环境优美,集聚了“国家火炬计划电路板基地”在内的众多优良产业、  相似文献   

9.
“上海姑姑,上海姑姑,此刻几点钟了?”每当黄昏,总有一个黄毛丫头,身背一只黄帆布书包,经过我们村学校东侧的桥头,若是能看到一个衣着打扮特别好看的女人,她便迎上去,甜甜地嚷起来。呵呵!那个压根儿不懂得时间观念的毛丫头就是我。那个“上海姑姑”是我的一位在上海工作、正回乡探亲的远房亲戚,  相似文献   

10.
容貌靓丽的她曾是复旦大学英语系的“班花”,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外贸公司当白领丽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雅而多金的时尚女孩,却在工作一年后突然辞职,开创起了她的“古怪”事业——为人“洗鞋子”!更令人称奇的是,短短两年时间,她竟从中赚到了80多万元财富!  相似文献   

11.
曹琪 《今日上海》2008,(1):10-12
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随着这条横贯上海东西向的古老河流日渐“清活”,也开始了人们对于她的另一番畅想。历史毋须重演,却亟待传承。苏州河作为我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她见证了上海城市发展以及中国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承载了上海工业发展一百多年来的荣辱变迁,她是近现代上海工业发展史的缩影,也是展现上海城市和经济发展百年巨变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2.
来过上海的人对黄浦区都不会陌生,她位于申城的闹市中心,怀抱着外滩、人民广场和号称“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路,万商云集,人流如织,虽然面积只有4.16平方公里,却是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冠上明珠”。“争第一、创一流”,是由来已久的“黄浦精神”,在创建全国社区服  相似文献   

13.
1月初的清晨,寒气还未从大地上消散。上海市闵行区上虹新村的顾梅阿姨一早便出门了。今天是她作为“上海平安志愿者”上岗的第一天,穿上红马甲、戴着红帽子的她显得特别高兴。“穿着这套行头在小区里巡查,感觉自己特别精神!我也是世博安保工作的一分子!”她说。  相似文献   

14.
她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上海医药学校;2001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黎静主页”开通,提供24小时网上服务咨询,开辟缺货登记、代办邮购、送货上门、医药咨询等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5.
坦率、豪爽,富有热情,睿智而又有一颗善心。她,就是上海梦荷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公益杰出人物”陶良芳女士。  相似文献   

16.
无奈的“逃离派” “其实我很喜欢上海。”去年夏天,喜欢上海的小英(化名)回到了她美丽的家乡——山东威海。留下的理由大多相似,离去的原因却各不相同。2011年,小英刚从上外新闻专业本科毕业,她靠着自己投递简历,在上海一家外贸公司找了份翻译的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身边有朋友的支持和帮助。相处了5年的男友是同乡也是初中同学,彼此有共同话题,又有感情基础。男友在上海有了稳定的工作,未来也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当杨富珍进日本人开的纺织厂当童工的时候,她才14岁。“每天都挨那摩温的鞭子,不是人过的日子。”“解放后工人当家做主人了,我一心一意把本职工作做好,报答党的恩情。”是的,谁也没想到这位普通女工后来会成为闻名全国的劳模,更会在上海人大的发展进程中留下如此浓重的一笔:她是上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沿革的重要见证人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事件】文汇报报道:九年来,上海女医生陈晓兰先后举报假劣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8种,均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实。为了制止医院使用假劣医疗器械,陈晓兰调查搜集证据和反映情况耗去了几万元积蔷。仅近两年,她因公往返京沪多达17次。因为有关部门称“只有受害者才可以投诉”,为了取得“受害者”的资格,她居然一连在上海四家医院打了四次伤害身体的“激光针”。然而,这位坚贞不屈的打假医生却被一些同行视为“异类”,被剥夺了工作权利,  相似文献   

19.
华芳 《今日上海》2008,(6):24-24
上海梅陇文化馆一直以建设社区文化发展为己任,建馆十数年来硕果累累。暖春五月,为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欣赏水平,同时满足他们对参加传统文化艺术的渴求,在全国人民喜迎北京奥运会的“倒计时”之际,文化馆结合凌云街道群文特色品牌活动,传承沪语、沪剧艺术,邀请了沪剧名家王盘声及沪上多位著名沪剧演员来到社区,在梅文影剧院拉开了“梨园芬芳迎奥运”沪剧艺术讲座暨公益演出活动的帷幕,为众多凌云社区的沪剧爱好者送上了一台有关沪剧艺术的辅导讲座和专业演出。  相似文献   

20.
1927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在浙江莫干山度过蜜月,回到上海以后、宋美龄就使蒋介石同青帮发生一场纠纷。上海是青帮所辖地。青帮有一项规定:每一个要人都要给青帮付保护费。蒋介石过去是定期向青帮支付这笔“费”的;宋美龄的保护费,一直是由宋子文悄悄地替她支付的。关于向青帮支付保护费,她是这次在莫干山度蜜月时得知的。她听了很气愤。当夜,便在枕边向蒋介石吹I风:“我警告你、现在你当上了委员长,是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了,今后不应再交什么保护费了!”她把最后一句话说得非常肯切。蒋介石笑笑:“‘好好好、听夫人的。”可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