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对于遗产的性质,法学理论界众说纷纭。我国继承法实施以来,继承案件日益增多,对遗产性质的认识和探讨,不论在法学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试图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以求教于同仁。一、遗产的本质属性遗产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一些同志认为,遗产在法律范畴中的本质属性是指个人私有的财产权利。其理由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我国《继承法》第三条也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并从立法角  相似文献   

2.
来 信我借给王某两万元钱 ,后王某由于生意赔本不能按时归还 ,为此我起诉到法院 ,法院判决 ,王某未上诉。判决生效后 ,我及时到法院申请执行 ,但法院还未及执行 ,王某就因病去世。我现在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读者 :韩某复 信我国民诉法第 2 1 3条规定的“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后 ,以其遗产偿还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民诉法若干问题第 2 74条中规定了“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 ,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 ,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 ,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 ,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第二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相似文献   

5.
遗嘱继承是公民生前对其遗产及其它事务作出预先处理,而于其死亡后才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如果一个国家承认遗嘱继承制度,那么它同法定继承制度一样,即占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当一个公民生前未留下遗嘱或是遗嘱未处分完他的遗产时,他的遗产才按法定继承制度处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转继承     
继承于被继承人死亡开始。当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往往因罹病或意外事故等情况而死亡,即此,使得还未实际接受遗产的继承复杂起来。这种因继承人未实际接受遗产而又因其死亡而开始的继承,在法理上称为继承的转移,即转继承。转继承本是社会生活条件在法律上的反映,因其过程短促,不应成为理论与实践之疑难。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的严重错误的流毒和影响,公民的合法财产曾横遭劫难,或被  相似文献   

7.
王理乾律师在1997年第7期《中国律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份超脱人类理性的遗嘱》(以下简称(王文》)。笔者认为,《王文)所述故事确实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然而,对于王律师的做法和《王文》中的一些观点,笔者却绝不敢苟同人“疑义相与析”的动机出发,笔者发表以下看法,意在引起同行讨论。一、“继承狗”之说与法理不合,动物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王文》在文章的后部说:我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是死亡公民的遗产。依据此条法律,显然狗只能作为公民死亡时所留的遗产让继承人来继承。…  相似文献   

8.
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并于其死后发生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立遗嘱人死亡后,按照遗嘱内容继承遗产则为遗嘱继承。具有涉外因素的遗嘱继承即为涉外遗嘱继承。关于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我国尚无明文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九条只对涉外法定继承作了规定,即:“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这一规定并没有涉及遗嘱继承。而继承法的规定比较笼统,没有明确区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继承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  相似文献   

9.
(6)什么叫被继承人?什么样的人才能作为被继承人? 在遗产继承中,留下遗产的死者叫被继承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有公民(自然人)与法人之分,只有公民才能作为被继承人,法人不能作为被继承人。为什么公民可以作为被继承人,法人不能作为被继承人?因为公民个人的财产与法人的财产,其所有权不同,因而处分的方式也就不同。公民的个人财产是按照个人的意志来处分的。公民死亡后,就丧失了对财产的所有权,因而也就不能再行使和承担由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第十条把“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列为犯罪行为之一,表明刑法对公民私有合法财产的重视,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作为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如果只是对公民私有的合法财产给予保护,而对公民持有的其他财产不表态的话,那么,显然范围规定得太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经济体制的改革,公民持有的财产来源较为复杂。其中大部份是公民利用合法手段获得的,如合法经营的利润、工资,接受的赠与、遗产、稿酬、利息等等;也有的是非法所得,如走私、受贿、贪污、盗窃、诈骗及投机倒把、偷漏税款等等的所得。如果只对公民的合法财产予以保护,对公民持有的那部分非法财产不采取任何手段保持其相对稳  相似文献   

11.
王金萍 《法制与社会》2013,(14):241+244
继承是指公民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后,依据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按照法定程序将被继承人生前所留的财产转移给继承人的法律制度。死者为被继承人,死者遗留的财产为遗产,取得死者遗产的人是继承人。依法取得死者遗产的权利叫继承权,享有继承权的人只能是自然人。本文主要探讨遗嘱继承公证中的遗嘱生效确认程序。  相似文献   

12.
一、遗赠扶养协议存在的合理性。我国继承法中的遗赠扶养协议,运用合同形式解决人们之间的扶养和财产处分的做法,这是我国继承制度的新发展。我国农村集体早已对无依无靠的老年社员实行“五保”,还有许多公民个人也出于社会主义组织的团结互帮精神,主动承担对年老无依靠的人的扶养、照顾义务。然而,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有的“五保户”的出嫁女儿没能担负起赡养父母的义务,在父母死亡后却同集体争夺遗产;有的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在被继承人生前需要受到扶养、照顾时,没尽过扶助义务,当他死亡后却与扶养、照顾他的人争夺遗产;还有一些人,无视他人主动扶养、照顾无依靠老人的事实,对他人在被扶养人死亡后取得遗产而不满。实行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只要履行了自己对被继承人的扶养、照顾的义务,就可以根据协议排除他人(包括法定继承人)的干扰,合法地取得被继承人的遗产。这样,既可以提高集体和公民个人扶养无依靠人的积极性,又可  相似文献   

13.
继承是指公民依法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一种法律制度。在继承关系中,遗留财产的人(死者)称作被继承人,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依法承受他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权是一种财产权,是财产所有权的延伸和继续。继承权的实现就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当继承人作出接受或者不放并继承的表示,继承人就取得了继承权,从而取代了被继承人的法律地位,取得了死者遗产的所有权。继承权与一定的身份相联系,它以姻亲关系、血缘关系和扶养关系为产生的基础。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  相似文献   

14.
转继承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一个公民死亡之后,如果他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等有权继受其遗产的人在遗产实际分割前也告死亡,那么,遗产的分割就会发生转继承的问题。在我国,由于继承的开始时间与遗产的实际分割时间多不一致,且常相隔较长,因而在继承问题上所涉及的转继承关系往往颇为复杂,稍有疏忽或认识不清就会影响对案件的正确处理以及对有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而就实际情况而言,目前有些同志对转继承在认识上较为模糊,对应当作转  相似文献   

15.
遗产税是指财产所有人死亡之后,对于其财产转移给他人时所应征收的税。制定遗产税法,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税法体系;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克服私有财产继承制度的消极影响,消除社会成员财产相差悬殊的现象;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的经济利益。按照1807年国际法会议关于遗产税课征一律采取属地主义原则的规定,我国公民若继承在外国的遗产就要按该国的规定交纳遣产税,而世界各国普遍对外  相似文献   

16.
遗嘱继承是公民生前对其遗产及其它事务作出预先处理,而于其死亡后才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如果一个国家承认遗嘱继承制度,那么它同法定继承制度一样,即占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当一个公民生前未留下遗嘱或是遗嘱未处分完他的遗产时,他的遗产才按法定继承制度处理。在我国古代,继承包括身份、爵位与财产三种。财产继承与前二者是密切相联的。在奴隶社会,奴隶一无所有,包括他的人身也是奴隶主的财产,因而他们生的子女,仍然是奴隶,  相似文献   

17.
宣告公民死亡,是在法律上消灭该公民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不再承认该公民的社会存在,视同自然死亡。宣告公民死亡的条件,是法律规定宣告公民死亡必须具备的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民法通则》对宣告公民死亡的条件作了严格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  相似文献   

18.
被执行主体变更的类型第一,作为被申请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其财产权概括移转给遗产继承人,应将被执行主体变更为遗产继承人。根据继承法中对遗产的划分,总体包括被继承人遗留的积极遗产与消极遗产。①积极遗产是指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财产和财产权利,②它给继承人带来了财产利益,故称为积极遗产。消极遗产是指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债务,由于它不仅不能给继承人带来财产利益,还会使继承人的财产利益受到减损,所以称为消极遗产。按照继承法的基本原理,继承人不能只继承积极遗产而拒绝消极遗产,必须概括继承,除非放弃继承权而不继承。也…  相似文献   

19.
论遗产所有权转移的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所有权转移时间问题,是财产继承法律制度中带关键性的问题。但对遗产所有权转移的具体时间,我国民法学界流行的观点是,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人就已取得了对遗产的继承权和所有权,遗产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当然应归属继承人所有。为了论述方便,笔者姑且简称这种看法为“死亡论”。拙文想通过对死亡论的剖析,提出自己对遗产所有权转移时间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0.
《继承法》规定,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可由其继承人依法继承。要做到正确处理遗产,分清遗产的范围很关键。与遗产易混淆的其中一种情况是被继承人生前为第三人设定的财产,实质上等于被继承人生前已经处分的财产,只是未实际交付而已,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已归他人所有,故不属遗产。此案中,赵某为达到“金屋藏桥”不被人发现之目的,购置价值10万元的住宅一套送子李荣生活起居之用,很明显,这套住宅的所有权已归李某,不再属于赵某的遗产部分。故宋某的请求不应予以保护。另外,李某还未结婚,正值青春年华,把自己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