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有媒体报道说,大学不能再为达到高就业率而虚报各种数据了。教育部前段时间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就业规范管理,各高校务必做到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相似文献   

2.
《浙江人事》2007,(11):24-25
2004年~2006年,玉环县有近8500名毕业生从各大院校以及中等专科学校毕业。其中人事档案回玉环的毕业生数只有3036人,占全部毕业生数的35.4%。已就业的有815人,其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有252人,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有51人,在非公企业就业的有481人,自主创业的有31人;未就业的毕业生数有178人。其中,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3.13%,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8.96%,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5.14%。  相似文献   

3.
都说毕业研究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据媒体报道,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的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南大是97.9%,山东大学是97%。目前,重点大学研究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今年的研究生就业与往年相比,出现了这样几个特点:1.到高校就业的人数较以往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据统计,1999年前后到高校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毕业生总数的32%,而今年只有23.8%。  相似文献   

4.
面对2009年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德清县通过政策引导、增岗扩容、创业扶持等措施,最大限度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了高校应届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95.43%,同比增长25.35%,达到高校扩招10年来的最高比例。  相似文献   

5.
《今日上海》2008,(2):9-9
去年上海高校毕业生14.3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4万,就业率为97.25%;而今年共有高校毕业生14.9万人,比去年又增加6000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上海将多管齐下,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实际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初步的措施是:将就业见习和青年职业见习基地的范围扩大到符合条件的各类行业;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并尽量给予适当的求职经济补贴;  相似文献   

6.
有媒体报道说,大学不能再为达到高就业率而虚报各种数据了。教育部前段时间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就业规范管理,各高校务必做到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温州市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实现了就业率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较大增长。截止2008年底,该市共接收本地高校毕业生档案27131份,其中,实际报到落实就业单位并到人事部门办理报到手续的刚性就业13812人,刚性就业率为50.9%;通过对600位学生的隐性就业抽样调查显示,隐性就业为73%;加上部分游离在刚性就业统计之外而实际上处于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状态的毕业生,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推算出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达到87.67%。  相似文献   

8.
数字     
《中国人大》2009,(14):7-7
68% 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9.
海口经济学院空中乘务专业的毕业生近年十分抢手,这与较为低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鲜明对比。该专业至2009年7月累计培养七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7%以上。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已几乎都正式签订就业协议,甚至连明年7月才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也都以“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被预约录用。它的成功主要来自:  相似文献   

10.
一、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湖北省共有普通高校87所,2007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1.6万人,截至2007年底,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9.11%。2008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41.12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8,500人,本科毕业生165,000人,专科毕业生217,700人。截至2008年9月1日全省平均签约率为82.34%。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嘉兴各级人事部门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服务,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据统计,2008年该市共接收应届毕业生17760人,同比增长26.8%,其中嘉兴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6.8%。  相似文献   

12.
关乎民生的就业状况历来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尺之一。近年来,上海积极深化就业政策,保持全市从业人员总量平稳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的从业人员突破了900万,失业率已连续4年下降。 统计上海去年的就业情况,403万来沪农民工就业率97.1%;12.4万处在就业年龄段并拥有就业能力的持证残疾人就业率88%;14.3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7.25%;采用户籍和居住证“双轨制”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3.56万,进入制造、服务、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影视业……上海的就业涉及方方面面。限于篇幅,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在上海毕业,具有中高学历求职者群体的就业状况和申城提高这一群体就业率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07,(2):19-21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约22万人,比2005年增加30.2%,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已突破25万人,实际就业率不足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7,(1):92-92
2006年11月下旬.新华社报道,从2007年起.教育部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坚决调减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的招生名额。教育部还将在高校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查。针对个别高校确实存在就业率“掺水”、作假,或者没有就业就不予颁发毕业证书的现象.教育部将对就业率作假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奖罚分明”,对就业率统计如实、就业状况良好的高校进行表彰。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3,(10):77-77
江苏高校云集、毕业生众多,就业矛盾突出。近年来,通过出台一系列新办法、新举措,我们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9月1日,全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7.14%。但同时也要看到,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仍面临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女生所占比例为44%。有一些文科专业,女生比男生多出7倍。随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愈显突出。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实际上男女生就业率的差距还要大。用人单位以专业不对口、低层次、低收入的工作机会来安排女大学毕业生的隐性歧视,在相当程度上掩盖了男女生实际就业率的差距,造成了差距不太大的假象。即使按低8.7个百分点的比例计算,2006年至少要有65万女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2006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按400万计算)。大约4个女大学生中就有1人失业。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汪晓村向大会提出建议,要求以政策为导向,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推进,农村将出现前所未有的人才需求。汪晓村认为,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5年我国的各类高校在校生已经超过2000 万,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一年就有338万人,如果按当年72.6%的总就业率计算,一年有90多万大学毕业生待业,这  相似文献   

18.
宋勇  尹德伟  罗平 《今日广西》2007,(18):64-65
这是一组柳医人用勤劳和智慧写成的数字: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连续两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其中高级助产专业就业率、预防医学专业就业率、医学影像专业就业率均达100%.护理学专业就业率达98.5%.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率达97.8%……骄人的成绩标志着柳州医专奇迹般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据了解: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地各高校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就业人数较大增长;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类招聘服务丰富多彩,就业市场有序发展,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毕业生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内蒙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方针,制定实施相应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我区高校毕业生总量由1999年的1.0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08万人。目前,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而基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人才匮乏,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过程中,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各地规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行为,督促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依法与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