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Caprine Arthritis Ence-phalomyelitis)又称山羊关节炎脑炎(Caprine Arthri-tis Encephalitis)均简称为CAE。它是近十多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慢病毒性传染病。现已证明其病原为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CAEV),为单链的RNA病毒。因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或称绵羊Visna-Maedi病毒与CAEV同属,并有共同的CTP_(135)抗原(外用糖蛋白)和P_(28)抗原(结构蛋白),所以两者用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IDT)检测有交叉反应,故国内在CAEV未分离成功的情况下,用OPP抗原来检疫CAE。  相似文献   

2.
山羊关节炎—脑炎(CA E),是近年在西欧、北美 和大洋洲地区新发现的一种 慢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山羊羔脑脊髓炎和成年山羊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陕西省于1987年证实有该病存在。关于山羊关节炎—脑炎的病理学变化,国外已有一些报道,但国内报道甚少。在对某校畜牧站和某县种羊场进行的检疫净化工作中,我们对CAE血清学阳性的奶山羊作了如下病理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山羊关节脑炎(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omyelitis,CAE)是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病理上呈综合征表现。在病原未确定前有过不同的名称,如仔山羊传染性白细胞脑脊髓炎、地方性山羊慢性关节炎等。1980年至1982年克劳福德、契威斯和苏珊等教授先后研究证明:引起此病的病原与绵羊威斯那(Visna)、进行性肺炎(OPP)不同,是一种反录病毒,称为山羊关节脑炎病毒(CAEV)。为了提高对此新病的认识,探讨检疫诊断方法,提供防制依据,笔者特地用自然病例和实验感染(剖腹产的SPF)动物从临床病理、免疫扩散及免疫荧光角度做了研究。其结果,2~4月龄仔山羊呈慢性脱髓鞘白细胞脑  相似文献   

4.
1980年美国T.B.Craw-ford等人首先鉴定并报告山羊关节炎脑炎(以下简称CAE)的发病与病毒有关系。继而D.S.Adam又报告CAE病毒与绵羊进行性肺炎(以下简称OPP)病毒相关,并分类为同属反录病毒科的慢病毒。CAE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羔羊的脱髓鞘脑炎及成年山羊的多发性关节炎。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瑞典、西德、瑞士等国均有本病流行。我国也发现本病。1988~1990年,我们采用OPP琼脂扩散试验法,在陕西省部分县、场检查奶山羊2390只,其中阳性者246只,阳性率为10.26%。并对其  相似文献   

5.
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A E)又称流行性震颤(Epi demic tremor)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emyelitis vir-us,AEV)感染禽类所引起的以运动失调,头颈快速震颤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牛散发性脑脊髓炎,又名牛衣原体性脑脊髓炎、伯斯病、伯斯脑脊髓炎、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某些株系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病畜发热、虚弱、腹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脑脊髓炎和共济失调等为其主要特征。 (一)历史 1940年,McNutt在美国首先报道牛衣原体性脑脊髓炎,他在衣阿华州和美国中西部的一些犊牛群中观察到了本病的爆发,并分离出了衣原体。嗣后,日本、以色列、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苏联等国家相继有报道。  相似文献   

7.
山羊关节炎脑炎(Caprine Athritis Encephalitis)以下简称为CAE是80年代初新发现确定的一种山羊慢性传染病,从病毒学上讲是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的慢病毒亚科,病毒为单链RNA。据国外文献介绍欧、美、亚、澳洲的十几个国家均有本病流行和发生。德国、瑞士、日本也有相似的疾病报道。1980年Rawford等分离出病毒后才正式确定为山羊关节炎脑炎综合征。由于对此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和防治办法,所以给奶山羊的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奉农业部(1987)农(牧检)第389号文指示,我们对从英国进口羊及其后代进行CAE普查和病毒分离,1988年2月首次从血清学上确诊陕西某农场1982年从英国进口的萨能奶山羊中有CAE存在,随后将CAE病毒分离出来,并进行了初步鉴定,病毒株暂命名为“SH-1毒株”。  相似文献   

8.
1980年美国的T.B.Crawford等人首先鉴定并报告山羊关节炎脑炎(CAE)的发病与病毒有关系,继而和D.S.Adam又报告CAE病毒和Maedi/Visna(MV)病毒相关,并分类为同属反录病毒科的慢病毒(Lentiviruses),形态被此不易区别。英国的M.Dawson等,1983年也报告从不列颠的一只在临床上和尸解与组组病理上证明是山羊关节炎脑炎的山羊,分离出形态和绵羊慢病毒Maedi/Visna相同的病毒。但经有限的血清学调查证实:在某些山羊群中确实存在CAE病毒,严重影响着养羊业的发展。 (一)临床症状 Crawford,Adams,Cork及Woodard等(1980~1982)相继叙述CAE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雏鸡禽脑脊髓炎的诊断与防制杨峻黎秋华刘泽文钱纪元邵华斌(湖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武汉430209)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主要侵害幼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病雏临床症状表现为站立困难,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主要病变为非化脓性脑脊髓炎。本病1930年首先在美国发现...  相似文献   

10.
用剖腹产的SPF仔山羊25只,其中5只接种培养细胞做为对照,20只接种山羊关节脑脊髓炎病毒(CAEV),连续研究了反录毒病引起关节炎的早期超微结构形态。与对照相比,实验组的滑膜病痕开始为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断裂,继而呈进行性单核细胞浸润、增生、肥大及坏死。在接种后18~45日,衬细胞内含有与感染细胞培养中相似的病毒样颗粒集聚,在活体内感染培养的衬细胞膜上未见病毒出芽现象。  相似文献   

11.
动物赤羽病     
赤羽病是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引起的牛、绵羊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有人译为阿卡班病)。该病以流产、早产、死胎、新生犊牛畸形以及大脑缺损为特征。因有先天性关节弯曲和脑水肿的症状,曾称为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Arthrogryposis-hydranencephaly syndrome),简称A—H综合征。 在日本,本病可能发生于1949年,但长期处于不明阶段。直到1972~1975年发生大流行时,才开始深入研究,最初怀疑是中毒性疾病,但未找出可信赖的证据。后来从日本群马县赤羽村(现为馆林市)的畜舍内采集的金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分离出真正的病原病毒,故而将该病毒称为赤羽病毒,由赤羽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马传染性脑脊髓炎又称马流行性脑脊髓炎,简称马流脑。其病原系一种病毒。五十至六十年代初,我国发生的马脑炎,其病毒当时未能分离出属何型何科,但其症状很类似马流脑,因之名为“疑似马流脑”。当时病的来势猛,死亡率高,凡亲身参加防治者,都感到棘手。近年来,国内虽未再爆发流行,但仍有散发的报道。现将笔者当时在部队治疗此病的经过加以追诉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1946年美国首次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以来,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及非洲的许多国家都证明有此病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通常感染牛,绵羊和猪可以自然感染并产生抗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成为病毒的传播者。到目前为止,我  相似文献   

14.
梅迪(意为呼吸困难)是30年代后期流行于冰岛的一种绵羊慢性肺炎,以后迅速扩散到世界上其它国家。荷兰称为Zwoegerzikte(肺子病),美国称为羊进行性肺炎,法国称为Labouhite,南非称为Graff-Reinet disease,德国称为进行性间质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两岁以上的成年绵羊,以潜伏期长,病程缓慢,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以慢性、间质性、增生性肺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维斯纳(意为消瘦)是一种进行性脑膜脑炎,潜伏期较梅迪病短,临床症状多见于两岁以上的成年绵羊。经病毒结构、分子杂交技术、血清学及动物试验研究表明,它们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统称梅迪——维斯纳。以后发现山羊也可发病。梅迪病较维斯纳病多见,皆以死亡告终。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检测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然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诱导含有重组载体pET-28a(+)-CA的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重组蛋白rHis-CA。采用Ni柱亲和层析方法纯化重组蛋白rHisCA,并以纯化的rHis-CA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山羊关节炎-脑炎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His-CA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所建立的rHis-CA间接ELISA方法的最适抗原包被质量浓度和血清稀释度分别为0.4 μg/mL和1∶100,血清阴阳性的D_(450)临界值为0.45。该方法仅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不与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和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对来自陕西地区的48份山羊血清进行CAEV抗体检测,rHis-CA ELISA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41%(17/48)和31.25%(15/48)。对来自天津地区2个山羊场的240份山羊血清样本进行CAEV抗体检测,rHis-CA ELISA方法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所引起鸡的一种比较重要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胫跗关节腱鞘肿胀和腓肠肌腱破裂,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高。我们于1988年10月~1989年10月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对山东、河南两省17个鸡场进行了鸡病毒性关节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在某些发病鸡场的鸡群里,从病鸡的肿大关节中采取病料接种鸡胚,分离到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猪血球凝集病毒性脑脊髓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日冕病毒科(Coronaviridae)日冕病毒属(Coronavirus)的病毒。通常发生于乳猪,经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突然发病,病程短,厌食,嗜眠,呕吐,便秘,衰弱,感觉过敏,运动失调,最后昏迷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病理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呈现典型的非化脓性脑脊髓炎。本病发生于北美和西欧一些国家。近几年,我国由于上述国家瘦肉型种猪的引进,本病时有发生,确是养猪业一大威胁,并已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史 1957年首先发现于加拿大。1957~1959年安大略南部爆发本病44次,由于猪群临床表现不一,当时认为存在两种病:Roe等(1958)把以呕吐,衰弱为主要特征的乳猪病报道为乳猪呕吐衰弱病  相似文献   

18.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睡嗜血杆菌病由昏睡嗜血杆菌引起。早在1955年就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了牛的血栓性脑脊膜脑脊髓炎。随后在美国的很多地区、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瑞士和英国均有该病发生。在苏联和罗马尼亚也报道有症状类似的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简称BVD-MD)是奶牛和肉牛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本病首先于1946年在美国纽约州发现,称为牛病毒性腹泻。1953年在衣阿华州又发现一种临床和病理综合症与之类似的粘膜病,称为粘膜病。经病原学确定,认为这两种疾病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只是临床表现不同。1971年由美国兽医协会统一命名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在我国已有从牛体分离到BVD-MD病毒的报道,但还未见到从绵羊分离出本病毒的报道。我们在1980~1982年研究牛白血病的过程中,先后从羊的白细胞培养物和羊胎肾细胞培养中分离  相似文献   

20.
减蛋综合症—1976是产蛋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患鸡表现出产蛋率下降、蛋壳异常、蛋体畸型、蛋质低劣等症候。本病可使鸡群产蛋率下降10~30%(McFerran等,1977),蛋的破损率可达38~40%(Darbyshire, 1980)。在欧洲,本病已被列为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四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禽脑脊髓炎和减蛋综合症—1976)之一(JF. Bouquet, 1980)。 1976年,Van Eck首先在荷兰描述了本病,并命名为减蛋综合症—1976(Egg-drop syndrome—1976),简称EDS-76。法国称之为软壳蛋病(Soft shelled egg disease)。1977年,人们分离到EDS-76的病原体。迄今欧洲的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西德、瑞典、丹麦、挪威、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苏联、西班牙、希腊、卢森堡等;非洲的安哥拉、尼日利亚;美洲的美国、阿根廷、墨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