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近看ACCC     
ACCC是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的简称。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是澳大利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对违法者可以诉至联邦法院。行业协会为消费者组织解围 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一套由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体系。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法律有《贸易准则法》、《版权法》、《商标法》和《价格监督法》等。澳大利亚建立了鼓励和便利消费者行使权利的执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概念,对单位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调整范围学术界存有较大的争议。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消费者仅限于社会个体成员,反对将单位纳入《消法》调整,认为消费者指的是"为自己和家庭生活消费的目的而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只有少数学者赞同单位是消费者,认为"消费者不能仅限于个体社会成员,也应包括法人组织,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学》2017,(2):79-93
保险消费者"概念问题的实质,即将《消保法》作为保险相对人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依据之一。其理论基础为,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消保法》的立法缘由在保险领域中同样存在。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宜纳入保险消费者的范畴。主要目的可以作为区分保险消费者与投资者的标准。保险消费者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相似文献   

4.
钱玉文  骆福林 《河北法学》2011,29(11):89-95
消费者权"小额多数被害"的特征要求创新消费者权救济方式,消费者权救济的有效路径是:创设消费公益诉讼制度。消费者组织积极行动能有效克服消费者"羊群效应"现象,建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时借鉴境外消费公益诉讼的成功经验,授予消费者组织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构建我国消费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悉心关注“法制进程”之中,《民事诉讼法》修改摄入我们关注的视野。因而发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边界”接连被打碎。新的法律纷争形式不断涌现,就是最好的注解。《民诉修法遭遇“边缘”现象》一文中记述了这样的情景:亲吻权、悼念权、眺望权、医生收受回扣应如何处理、人造美女能否参加选美、性别歧视……越来越多“离奇”“、模糊”“、新鲜”的民事纠纷纷纷打破《民事诉讼法》的“边界”进入法院的大门。《出嫁女状告娘家村委会》一文记述了这样的“新鲜”事。在安徽桐城,5名出嫁女因为失去土地,把娘家村委会推上了被告席。人…  相似文献   

6.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专门立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趋于完善,特别是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颁布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同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价格法》、《商标法》、《广告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等许多部法律,此外,还有大量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台了《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成为消费者强有力的后盾。为了使消费者权益争议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此设定了和解、调节、申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渠道途径。在实践中,消费者可以根据所遇纠纷的不同情况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以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为特征的消费经济时代,人人都离不开消费,系统、全面地保护消费者权利成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自1993年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后,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核心的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消费者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消费者权利保护的体制机制和法律规范诸方面还有很多空白和不尽周延之处。通过对消协组织投诉受理情况与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本文从完善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完善消费者保护机构、完善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建立经营者诚信体系提高消费者权利保护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9.
调查表明:女性越来越害怕离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婚姻法》的修改,不久前,北京市妇联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以及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法官对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段时期内的全部离婚案件的离婚原因进行了调研。案件总计571件,以原告的诉讼理由为依据统计离婚原因,其中女性为原告共301件,男性为原告共270件。调查表共列17个离  相似文献   

10.
谢次昌同志在1989年《经济法制》第二期上发表的《关于消费者保护法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下称谢文),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现在根据谢文的顺序列出以下观点。一、关于消费者的定义谢文认为,消费者指的应是个体社会成员,而不同意把社会组织和团体列为消费者。其主要理由是因为个体消费者在流通领域中处于软弱地位,需要法律上给予特别的保护。谢文列举了个体消费者处于软弱地位的四条原因。其实,除第一条外,其他三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不管是散客形式还是组织的单团,都应该要有签订《旅游合同》的意识。《旅游合同》里对游览内容及安排、旅游者及旅行社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按照程序签署《旅游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有公开、公平的保障。本文以《北京市出境旅游合同》为例,简要评析了旅游合同的一些规定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历来注重礼仪廉耻、个人声誉,对个人名誉权的保护,可追溯至秦代,秦代《商君书·境内》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中国古代立法虽没有名誉权的概念,但确有保护名誉权的立法。各朝代均设诬告反坐法,也是对名誉权的保护。后至近现代《大清民律草案》在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调整消费者与商品经营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津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是概括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其中的有关规定对商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合同关系和因侵权而形成的债的关系也同样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专门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法律,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向消费者倾斜。给消费者以特别保护。它属于经济法范畴,侧重于通过国家权力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和对经营者经济行为予以监督、规范。消费者身分的认定消费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对商品房预售的预购人权益保护的法律现状 规范商品房预售的法律渊源较多,如《民法通则》、《刑法》、《建筑法》、《房地产管理法》、《金融信贷法》等与商品房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否适用于房地产消费者,学界争议较大。我认为既然商品房是商品,即可以用于交换的人的劳动,则该法适用于房地产消费者是不能怀疑的。《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及建设部和  相似文献   

15.
李敏 《中国审判》2012,(1):52-54
北京、天津、上海等二十二家消费者组织联合发布的《网络团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报告》称:2011年网络团购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最疯狂的商业模式之一……网络团购的低价、限时、限购策略吸引了众多网民参与。但是,蹿红一时的网络团购引发了大量消费纠纷,消费者投诉呈现高速增长的态  相似文献   

16.
制定《患者权益保护法》规范医患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是否适合调解医患之间的关系?目前在医务界、法律界以及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患者是否是消费者以及《消法》是否适合调解医患关系。首先我们看一下《消法》中涉及消费者的有关条款是否适合患者: (一)《消法》规定了消费者享有权利的条款,但没有消费者应遵循义务的条款。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消费者与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并且《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力度远远高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应当说,这两部法律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增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打击经营者的欺诈行为确实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惩罚性赔偿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小三"补偿是这样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约定了财产性补偿,一方要求支付该补偿或支付补偿后反悔主张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意味着,"小三"将无权向已婚同居男友索取补偿。而不久前召开的《婚姻法》颁布60周年纪念会上,有专家指出,《婚姻法》规定,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但对配偶权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患者是否属于消费者,医患纠纷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目前在学术界及实践中尚存在一定争议。从消费者的定义判断以及出于保护作为相对弱者的患者,患者应当属于消费者,医患纠纷可以适用《消法》。但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消法》适用于医疗消费纠纷体事项有一些特别之处,包括:医疗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在医疗消费中受一定限制,《消法》第49条惩罚性赔偿规定在医疗消费中可以适用,《消法》与相关法律规范的选择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印象中,消费者维权似乎只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合同法》保护的范畴,实际上,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调整。在2011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