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蓝波 《桂海论丛》2013,(2):121-124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践循环经济的国家,也是全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成效主要表现在:构建起较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基本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考察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主要有:强化法律约束,制订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规范;强化全民的环保意识;注重监督和服务并举,以规划为先导,重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技术体系建设等。作为中国"欠发达、后发展"的西部地区,应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促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推动发展转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宁海县把生态立县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始终,在全市建成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努力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在具体实践中,宁海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缓解资源紧缺、减轻环境压力的根本出路,积极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出台《宁海县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以宁海县列入省循环经济发展10个试点县为契机,实施循环经济“2133”工程:打造2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10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培育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3类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相似文献   

3.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劣势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转变煤炭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分析和探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并找出劣势的原因就非常重要,这也是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比较紧迫的课题。从内部来看,煤炭企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自身认识不足、缺少发展规划、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有限,这都限制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外部来看,煤炭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不协调,区域政策不到位以及我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健全造成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软环境的缺失。为此,应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信息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资金支持等方面着手促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4.
静脉产业发展滞缓是导致循环经济难以深入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连市静脉产业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这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条件。"十二五"期间,大连应将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通过推进"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来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性整体联动,从而加速驱动城市转型发展和促进"绿色大连"、"美丽大连"建设。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政策。目前与其他省份循环经济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广东循环经济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不足。广东应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在循环经济立法、科技投入、培养全面循环经济意识、产业调整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促进广东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应深化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加强循环经济基础科学研究,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借助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循环经济产学研深入合作,以强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依托电子商务整合循环经济技术市场,培养和造就循环经济亟需的科技人才,加大循环经济科技投入,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以优化循环经济的科技政策体系;健全服务于循环经济的科技中介体系,加强数字化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建设,以完善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辽宁人大》2008,(5):10-10
方兴未艾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即循环经济,辽宁省是全国惟一的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几年来,在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社会体系建设方面我省都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省共有823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以大连开发区、鞍钢和抚矿集团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为龙头的园区,积极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石峰岗 《求索》2008,(11):41-42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的汨罗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说明,发展循环经济还面临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加大政策支持,健全科学规划体系,加强载体建设,加快技术研发与推广,强化宣传与服务,使循环经济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全面启动之年。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扎实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省里成立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以后,各市也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二是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进展…  相似文献   

10.
约束激励机制对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它可以将企业所有雇员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驱使着企业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约束激励机制存在法制体系不完善、相关自然资源的产权体系不清晰、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状况以及法制体系处在非均衡状态及企业在加快循环经济方面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足三大问题,认为构建约束激励机制以及企业内部约束激励制度可以促使三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到2015年,构建起先进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文章以循环经济为视角,通过借鉴国际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对完善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晓惠 《前沿》2011,(14):107-1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概述了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并分析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我国目前相关立法却还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至少要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阶段分层次地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确立合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贺善侃 《学习与实践》2006,(11):129-132
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导引。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灵魂。首先,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放在首位。和谐理念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强调生态文化的和谐理念,必须强调生态道德观念,建构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观念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它扩展了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凸现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功能。其次,生态城市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节约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的城市需要以价值文化体系为核心。最后,市民的生态意识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培育市民的生态意识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抓落实。  相似文献   

15.
陈娟 《前沿》2007,(3):38-39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缓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开发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以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循环经济仍面临的一些障碍,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才能克服。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主要指标应当纳入地方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较早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自"九五"以来,就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着力加强组织运行体系、技术装备体系、清洁生产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二次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和绿色环保产业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召开大会、落实机构,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机制。一是召开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省长吕祖善亲自作工作报告和讲话,对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相似文献   

19.
綦文生 《人民论坛》2014,(14):90-92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到2015年,构建起先进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文章以循环经济为视角,通过借鉴国际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对完善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达球 《当代广西》2005,(24):18-19
最近,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基于我国的国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基本内容的重要补充。我国是资源匮乏型国家,又是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放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旧模式,围绕特色资源,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起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近几年来,贺州市以创新、开放为动力, 以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为主攻方向,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