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马慧峰  李宁 《前沿》2013,(7):98-101
内蒙古是煤炭大省,2010年内蒙古煤炭基础储量为769.86亿吨,占全国的28%,仅次于山西位居第二位。然而由于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煤炭产业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表沉陷、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产业转型就不得不提上日程,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出发,对煤炭企业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本文分三个层次来实现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
尹根成 《前进》2008,(7):47-48
近年来,屯兰矿大力实施循环经济,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积极探索煤炭生产、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的道路,初步摸索出了既符合科学发展观又具有企业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煤炭主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成为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煤炭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要求资源利用型的煤炭产业也要积极参与到转型经济的队伍中,努力实现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也要求有有效的途径和合理的配置。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加强市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能够响应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企业来讲是必要的,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王兆宾 《前进》2009,(7):12-13
一、基于竞争优势的煤炭企业转型 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目的是要培育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其实质是煤炭企业为了适应内部因素或外部环境的变化,把企业资源在产业内和产业问进行重新配置。长远来看,由煤炭产业向非煤产业转移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煤炭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许多其他自然资源一样,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相似文献   

5.
约束激励机制对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它可以将企业所有雇员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驱使着企业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约束激励机制存在法制体系不完善、相关自然资源的产权体系不清晰、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状况以及法制体系处在非均衡状态及企业在加快循环经济方面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足三大问题,认为构建约束激励机制以及企业内部约束激励制度可以促使三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李云燕  张彪 《中国发展》2013,13(2):18-22
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是中国的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该文以钢铁行业为例,提出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已严重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行业能源消耗巨大,经济效益较好,对循环经济的示范效应明显。因此,开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该文建议必须完善重点行业的产业组织政策、结构政策、布局政策和技术政策,推动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静脉产业发展滞缓是导致循环经济难以深入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连市静脉产业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这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条件。"十二五"期间,大连应将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通过推进"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来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性整体联动,从而加速驱动城市转型发展和促进"绿色大连"、"美丽大连"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环境和资源问题倍受关注,循环经济应运而生。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在那些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所独有的,比竞争对手强的,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在评价煤炭企业竞争力大小时,不仅要考虑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创新发展能力,而且要真实、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经营成果。为此,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为评价煤炭企业经竞争力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能量流转规律,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有机地组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的统一。煤炭城市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煤炭城市因为受到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面临地表沉陷、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结构失调等社会经济问题。本文试图以黑龙江四大煤炭城市的发展为例,阐述煤炭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化城市发展模式的一般理路。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两型社会是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静脉产业是完善循环经济链、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了发展静脉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发展静脉产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柔性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煤炭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的柔性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煤炭企业的循环产业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柔性管理为手段的新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要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目的,把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来促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艳涛 《人民论坛》2012,(17):68-69
由企业聚集而引起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进一步升级的重要模式,而我国快速发展的各产业集群也面临着没能形成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明显"软肋"。在循环经济背景下,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弊端,探讨了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政策。目前与其他省份循环经济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广东循环经济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不足。广东应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在循环经济立法、科技投入、培养全面循环经济意识、产业调整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促进广东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秋梅 《桂海论丛》2011,27(3):108-111
打造循环经济对于中小城市保持经济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贺州市结合市情从技术角度、人本角度和社会角度打造循环经济。从贺州市的做法来看,中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处理好发展循环经济与保持经济增长、循环经济与经济性、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经济发展的本地循环与外地循环等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云碧 《前沿》2013,(6):68-69
国有煤炭企业是我国基础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企业,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新能源替代品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国际竞争态势的激烈,怎么让国有煤炭工业的发展可持续,变成一个现实的战略问题。通过运用SWOT(企业环境分析)分析方法,从战略研究角度对我国有煤炭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煤炭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较早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自"九五"以来,就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着力加强组织运行体系、技术装备体系、清洁生产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二次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和绿色环保产业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这为新时期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1.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需要不断完善。虽然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但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缺少总体规划,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经济、价格等激励措施与机制尚未建立,对林业循  相似文献   

18.
常光明 《前进》2003,(10):21-22
长治县如何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我县先后两次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开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就是要走龙头企业特色之路。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调强调壮工业产业工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建设工业强县是建设经济强县的必然选择。要发挥煤炭资源和工业基础优势,整合重组我县工业经济体系,努力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格局。一是整合优化煤炭产业。抓住煤炭市场形势较好的机遇,加紧煤炭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和…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历来与煤炭产业密不可分,2009年的一场“煤炭整合风暴”,把“煤炭业国进民退”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且不争论“国进民退”的提法是否正确,但大多数民营煤炭企业的退出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大规模实施煤炭兼并重组工作.意图加快培育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然而.这种以行政手段强制打造的煤改风暴.由于凸显国进民退的特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一种典型的国有化。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山西省共有国有、民营、私人煤炭企业2200家,矿井2598座:整合重组之后。全省煤炭企业减少到130家.矿井数量压减到1053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