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15,(12)
<正>自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以来,公车改革有序推进。据悉,至今年11月12日,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140个参改部门公车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参改公务人员49355人,取消车辆3868辆,压减61.8%,全部规范公开处置,收入上缴国库。车轮上的改革硕果累累。车轮上的问题由来已久,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一样,公车消耗大量资源,车轮上的铺张长期被群众  相似文献   

2.
<正>公车消费一直是我国"三公经费"的主体。有数字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79.69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为43.99亿元,占比57.36%。据测算,目前,全国公务用车在200万辆以上,包括副省级以上的专车,正厅级到科员的一般公务用车,以及保证执法、执勤等需要的其他车辆。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  相似文献   

3.
地区传真     
《当代广西》2014,(3):8-9
正来宾市圆满完成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2013年以来,来宾市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特别是在管好"车"上下功夫。开展公车的登记、清查、清退、封存、违规车辆处理等工作,对不符合继续留用的超编车进行了拍卖,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全市已处理违规车辆546辆次,完成任务100%。同时,制定出台了《来宾市公务用车购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来宾市公务用车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池州市机管局努力探索公务用车管理新路子 ,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用车管理改革 ,初步建立了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新体制 ,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推行编制证管理制度2 0 0 1年 10月 ,我局会同市纪委、市财政局对市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在调查中发现 ,机关公务用车苦乐不均现象比较严重 ,有的单位车辆校多 ,有的单位车辆偏少 ,有的单位一直没有公务用车 ,少数单位车辆更新过快 ,且旧车处置不规范。为规范我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和更新管理工作 ,我们在市直党政机关推行了编制证管理制度。车辆编制…  相似文献   

5.
廖灿勇 《公民导刊》2005,(10):32-33
据新华社报道: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纪委下发了《关于对全市公务用车统一张贴“公务用车”标识的通知》,规定全市各区县、市直和中省直单位,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公车都必须粘贴“公务用车”标识,对不按要求粘贴的,一经发现,车辆将被收缴上交市财政局,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议论已久的有关公务车改革的话题,又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作为一个敏感话题,公务车在使用、保养、维修等方面可玩的”猫腻”,已经不是秘密。”长期以来,公务车成了财政的巨大负担。”重庆市人大代表刘绍璋日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公务车的不合理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黑洞,并日渐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之一。  相似文献   

6.
公务用车是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办公效率的必要手段,是机关运行成本费用的基本支出。长期以来,公务用车运行成本高于社会车辆,浪费严重,一些基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费用成本负担沉重,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因此,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关系机关降低运行成本,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机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黔江区位于渝东南武陵山腹地,黔江区系原黔江地区与黔江县两级机构合并而成,全区共有公务用车391辆。近年来,黔江区完善公务用车管理机制,把公务用车管理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的一项专项工作抓紧抓实,制定了《重庆市黔江区公务车辆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公务用车管理相关制度,营造了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安交管部门“四轮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形成了统一车辆运行经费、统一车辆编制、统一车辆配置,统一车辆采购、统一车辆保险、统一车辆维修、统一车辆处置的“七统一”管理模式。公务用车…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 ,成都市根据机关后勤工作外部环境和内在要求发生的变化 ,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改革。通过对公务用车科学严格管理 ,不仅把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受到了监察部的充分肯定。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 ,使公务用车管理有章可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成都市的公务用车数量已达到 12 0 0 0余辆。公务车辆作为机关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占比例不断增大 ,各级公务人员对公务用车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制度网、信息网、督查网,构筑公务保障快速用车通道、政府职能部门监管通道和车辆运行安全监控通道,真正做到便捷派车、高效用车、透明管车和有效督车随着"后车改时代"的来临,江苏省盐城市车改办持续发力,在全市公务用车监管网络构建上下功夫,确保车改后公务用车管理高效有序顺畅。  相似文献   

10.
公务用车增长快,开支大、问题多,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热点。昆明市五华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作为区级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职能部门,对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极为重视,结合昆明市“党政机关实行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试点,从“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财政负担,杜绝公车私用,提高车辆使用率”人手,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公务用车管理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既满足了公务用车需要,又节约行政经费的公务用车管理新路子,机关后勤服务效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吕玥 《浙江人大》2011,(10):56-58
我省瑞安、松阳等地给公务用车统一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试图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反腐效能。GPS到底能不能遏制"车轮腐败"?高科技反腐,真的有特效吗?  相似文献   

12.
除必须配备到部门的车辆外,其他车辆实行集中管理、统筹使用,通过平台科学调度,保证了基层调研"下得去"、处理现场问题"到得快"山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将其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中央有关规定,坚持法治思维,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和规范管理,实现了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出行便捷高效、交通费用节约可控、监管问责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有关公车改革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1年将"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控制党政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3月4日,财政部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首次将公务用车纳入预决算管理,  相似文献   

14.
通衢车水马龙、衙门车出车进。公务用车成了当今官员们操办公务必备的交通工具。 公车渊远流长,由来已久。传说黄帝时就有人发明了车轮。夏商时代,就有了官车“辇”,这是一种人拉的车,上坐两夫(人)。供君主和嫔妃们乘坐。 《诗经》曰:“之子于归,百辆迎之”。到了春秋时迎亲嫁娶,车辆已十分盛行。汉代举孝廉,举人们应试赴京赶考,“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壁,征鲁申公”。由蒲裹着车轮避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3,(12)
公车私用、超编超标配置、豪华装饰……近年来,“车轮腐败”屡见报端.从1994年“两办”下发公车管理文件算起,“公车改革”已近20年.11月25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向社会公布.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  相似文献   

16.
构建单位自留车辆优先、车管中心车辆应急、社会租赁车辆补充的三级梯度保障机制,杜绝了自有车辆闲置浪费、租赁费用居高不下现象东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立足公车改革新形势,狠抓创新管理、规范管理、长效管理,公车管理呈现服务智能化、保障多元化、监管规范化新局面。实现公务用车智能化管理。对原系统进行升级改版,实现了八大功能,即用车零审批,线上申请用车,简化用车审批流程。  相似文献   

17.
马宇彤 《小康》2013,(5):100
公车难改的症结在于它的设计基点是官员的福利化而非政府的工具化,将公车变"性"为公职人员履行职务的必备工具,再加上制度设计、常态监督和惩处措施,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乘着中央新八条的东风,中国汽车业一直以来"省部级领导应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汽车"的呼吁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多省政府出台文件规定领导人换乘公务用车需选择国产自主品牌。但仅以此推断饱受诟病的"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将寿终正寝为时尚早,因为自从1994年国家  相似文献   

18.
资兴市实行车改前有 2 90多辆公车 ,配备专职司机 2 0 0多人 ,每年公车费用达 14 5 0万元 ,如果加上车辆更换和折旧开支 ,费用高达 2 0 30万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2 0 0 2年对公务用车实行了定编管理。2 0 0 3年 9月 ,市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市级领导干部及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 ,一致通过车改方案。“取消党政机关、人民团体、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和专职司机 ,按照核定到岗、定额到人、包干使用、节约按比例归已的原则 ;对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补贴”。改革的基本做法公务用车改革是在调查研究 ,…  相似文献   

19.
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是满足多元化的利益表达主体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纠纷和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我国数量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游离于主流体制外,其利益表达能力低下,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利益的代表性、表达的组织性。通过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能提高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缓和甚至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机关后勤》2006,(12):42-43
日前,安徽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对2006年度省直机关退出使用的9辆老旧公务用车和11辆报废车辆进行了公开拍卖,拍卖取得圆满成功,拍卖成交总价值21.6万元,比评估价升值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