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何老是名人 ,名就名在他与许多有名事件联系在一起 :龙州起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十九路军、一·二八淞沪战役、营救邓演达、福建事变……也名在与不少历史名人相关联 :俞作豫、邓小平、邓演达、蔡廷楷、陈诚……还名在他一生曾起起落落、历尽坎坷 :早年曾任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 ,与邓小平并肩作战 ,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弥漫硝烟中驰骋 ;1 93 0年即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农工民主党前身 ) ,从事反蒋抗日地下工作 ;曾参与营救邓演达的秘密行动 ;在著名的淞沪战役中 ,他在十九路军中率团与日军殊死抵抗 ;也曾参与我国现代史上第一个…  相似文献   

2.
1931年上半年,临委会的组织活动和起兵准备已有相当规模,对蒋介石政权造成威胁。2月,蒋介石幽禁胡汉民,举国哗然,宁粤分裂,国内政治局面更加动荡。蒋介石派王柏龄到上海,与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合谋侦察临委会的活动,并悬赏30万元缉捕邓演达。形势十分险恶,同志们都为邓演达的安全担心,劝邓演达去日本或香港暂避.  相似文献   

3.
周军 《现代领导》2014,(7):14-15
周克.原名朱启统.1917年生于南京。1934年参加革命,1937年入党。曾参加“一二·九”运动、“八·一三”淞沪抗战.担任过中共地下党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的助手.参与领导了外县工委工作和筹组城市地下军.直接组织策划炸毁了国民党上海江湾军火库.组织策动了“长治号”军舰起义。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一任团市委书记、上海市委工业部副部长。因在党代会上批评当时市委主要领导和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1958年被扣上“右派”帽子,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4.
朱蕴山晚年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图为他在民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和民革中央副主席吴茂荪(右)合影。营救邓演达由于叛徒的出卖,邓演达不幸被捕。邓演达被捕后,临委会立即开始营救,举行了有邓演达胞兄邓演存参加的紧急会议,推举朱蕴山主持营救工作。不少人建议劫狱,在南京,有黄埔生自发组织武装营救队,不幸事败,被蒋介石通缉。1931年10月,黄埔二期学生许沅圃(临委会成员)从南京潜往上海,向朱蕴山提出具体的营救计划。他说,邓演达被关押在三元巷军委会后面,他有一个排驻防三元巷,负责监护邓演达。他的亲信卫兵一个班,每星期日夜间值班,…  相似文献   

5.
合浦籍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陈铭枢是中国近现代史中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参加了反清、讨袁(世凯)、讨陆(荣廷)、东征、南征、北伐等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又曾参加新军阀混战和“剿共”。但这位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老同盟会员,顺应历史潮流,思想与时俱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力主团结抗战,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敢于向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挑战,积极支持十九路军抗击日军。其后,他坚持抗日反蒋的立场,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加入新民主主义革命营垒,成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陈铭枢字真如,…  相似文献   

6.
罗森甲 《黄埔》2009,(4):42-43
1932年,我参加了淞沪“一·二八”战役,当时日军装备精良。我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抗战,英勇杀敌,伤亡惨重。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临危受命成立第五军,辖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军校教导总队连夜奔赴淞沪前线与十九路军并肩战斗。  相似文献   

7.
中将彭明治     
毕一功 《黄埔》2012,(2):31-33
彭明治(1905-1993),湖南常宁人。1924年3月到广东,后入黄埔军校一期军士教导队学习。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代连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直属队连长、教导队队长,第十九、二十团副团长,第九师二十六团团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彭明治参加长征。他率领红一军团一师三团配合红四团夺取泸定桥,为中央红军胜利北上,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一个月后,日军大举进犯中国的工商业中心城市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在纷飞的战火中活跃着一支救护队,它与农工党有着不解之缘,一些队员通过参加抗日救护工作逐步靠近农工党,并成为农工党的骨干力量,曾任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副主委的许士林、市委会机关干部陈焕章都是当年的救护队员。  相似文献   

9.
正俞作豫,1901年生,广西北流人。1918年,他进入护法军桂系军队,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讨伐军阀的战争;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团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俞作豫不满国民党新军阀的倒行逆施,愤然脱离旧军队,先后到上海、广州寻找共产党。同年10月,他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俞作豫按党中央指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3,(2):9-10
李宗仁(1891—1969),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总指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奉孙中山之命与黄绍宏、白崇禧合组“广西全省绥靖督办署”,任督办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议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  相似文献   

11.
尹择邻 《黄埔》2010,(1):37-37
1940年,我参加了山西省稷山县的攻城战。当时我在一0九师六四九团(团长吴廷震)三营七连一排任中尉排长。稷山县是日军后方给养的必经之路。战前,团长召集排长开会,研究布置破城方案和任务。爆破城墙口的任务由工兵营黄副官负责;考虑我参加过淞沪战役,  相似文献   

12.
文于一 《黄埔》2008,(1):28-28
淞沪战役一开端,我驻上海部队奋起抵抗。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立即召调部队到淞沪抗日,胡宗南奉命率第一军部队由陇海线驻地乘火车赶赴淞沪参战。当时,我任第一军七十八师四六四团团长,奉命率所部由驻地徐州乘火车抵达南翔,立即进到吴淞当面顾家宅前方构筑阵地。当时,日军白天凭藉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优势兵力轮番对我军进攻,使用飞机侦察、扫射和轰炸,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干会议后,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积极开展反蒋斗争,邓演达重视武装斗争,强调"军事第一",一方面要建立平民群众本身的军队,一方面要搞垮蒋介石的军队。为了建立军事骨干队伍,临委会成立了"黄埔革命同学会",在18个省市建立了分会或支部,从国民党军队中吸收和联系了黄埔军校毕业生近6000人,其中的骨干分子和一部分会员参加临委会。"黄埔革命同学会"的建立,形成了一股与蒋介石相对峙的力量。1931年6、7月间,临委会拟订了武装起义计划,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邓演达的行  相似文献   

14.
上将杨至成     
毕一功 《黄埔》2011,(6):29-31
杨至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战线的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1903年出生于贵州省三穗县一个侗族家庭。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任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他  相似文献   

15.
光阴荏苒,轰动全国、抗日反蒋的闽变迄今已是七十周年了。1932年初,我十九路军将士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英勇杀敌、前仆后继,迫使日军三易其帅,付出伤亡一万余人的惨重代价,举国欢腾,世界震惊。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却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蒋介石认为十九路军的抗日义举破坏了他“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方针,必须整肃,乃调十九路军到福建参加剿共,阴谋借红军之手消灭十九路军。蒋介石对内镇压人民、排除异己,对日妥协投降的政策,严重激化了十九路军官兵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当局的矛盾。在此国土沦丧、民…  相似文献   

16.
1939年11月15日,日军从北部湾的龙门、企沙登陆后,很快占领了防城、钦州。灵山县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同年冬,蔡廷锴奉命调任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在广西桂林组成了总部,并即开赴广东地区抗日,驻于灵山县城。蔡廷锴率部到灵山后,先后在该县的马鞍山岩洞、三海岩、穿镜岩等处扎营,并深入该县各地对广大民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鼓动工作。他于1940年1月28日在灵山县城中山纪念堂召开的纪念他所领导的十九路军在上海进行淞沪抗战八周年的大会上曾说过,我是军人,不懂政治,只要是抗日的,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我都支持…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4):28-30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抗击日军,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  相似文献   

18.
晚年于右任     
于右任( 1879— 1964),陕西三原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政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和诗人。他早年加入同盟会,是国民党元老之一。他曾在上海创办享誉一时的《横三民》、《竖三民》报纸,为革命奔走呼号,后又创立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辛亥革命后,于右任任孙中山临时政府交通次长, 1918年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后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达 30年之久。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权位显赫的国民党高官,他的晚年却是在极度的贫寂和强烈的思乡情怀中度过的。 “垂老飘零,天涯人远” 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国民…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3,(2):32-32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有一位老兵,他叫鲍鸿海,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参加过抗战的健在者。他1938年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多;欠与日军交战。后入黄埔军校第十七期,1949年任第三十军第七团团长,随鲁崇义军长在成都率部起义,1980年退休于西安铜川市一运输公司。  相似文献   

20.
陈毅与他的国民党兄弟□文惠陈毅作为共和国元帅、军事家、外交家、诗人,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他的堂兄陈修和是国民党资深的中将兵工专家,胞兄陈孟熙曾在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任职,1949年12月在四川乐山率部起义,小弟陈季让长期在家乡工作,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