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2007,(5):22-23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相似文献   

2.
蒲元  薛刚 《黄埔》2023,(5):67-73
<正>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的战幕在上海八字桥揭开。会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英勇奋战,给日军沉重打击,但因装备落后等原因,战况并不顺利。10月26日,大场镇被日军攻占。大场失守使我中央作战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第三战区不得已命令部队向沪西苏州河南岸撤退。  相似文献   

3.
平型关战役,从军事意义上说,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历时10天的小规模战役.中国军队参战部队主要是山西阎锡山(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所辖的7个军和中共领导的第8路军第115师.   “七七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中央系统与国内各派军事系统达成了团结抗战的共识.在华北地区军事系统长官的同意下,中央系统军队才向华北地区增援.但7月底平津即告失守,中央系统军队没有来得及与日军交战.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北调的中央系统主力大部南调,参加会战.中国军队主力在上海一线集结,中日战争的主战场南移上海一一南京一线.……  相似文献   

4.
半个世纪前,卢沟桥的狮子亲耳聆听了中国军人抵抗侵略的第一声枪响,台儿庄的焦土、平型关和沪淞的鲜血见证了中国军民那些荡气回肠的保家卫国的历史真实。"中国人的胜利,就来自这血光闪烁的枪炮声里……"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将军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  相似文献   

5.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自8月13日起,至11月12日结束,双方百万大军(日军约30万,中国军队约70万)激战近三个月。会战中,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前仆后继,奋勇苦战,以英勇顽强之精神,同仇敌忾之气概,血洗国耻之决心,在战场上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顽强地阻击着太阳旗的蠕动,表现出无比的牺牲精神,为组织有效的战略退却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大规模抗战的展开,赢得了国外军事观察家对中国军队作战能力的高度评价。在上海点燃战火,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步骤。上海是当时远东第…  相似文献   

6.
1938年春,为打通津浦线,歼灭陇海路中国守军,华北日军沿津浦路南下;华东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渡江北上,企图沟通南北战场,占领战略要地徐州,并最终会师武汉。国民政府鉴于战场安危,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全力防守徐州,把日军主力钳制在津浦线北段,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津浦路沿线作战。1938年1月到5月,中日双方先后集结百万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广阔地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会战,史称“徐州会战”。整个会战历时五个多月。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为部署下一阶段武汉会战赢得了充分时间。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击败日军两个精锐师团,…  相似文献   

7.
朱清如 《黄埔》2013,(6):4-6
1938年10月,日军以伤亡10万兵力的代价,相继攻克广州、武汉等地。由于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主力未被消灭(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甚至从未吃掉过中国一个完整的师),加上日军作战区域过于广阔,兵力不足问题显露,所以,日军不得不停止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此后,中国抗战进入与日军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也同时出现两个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一个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8.
罗森甲 《黄埔》2009,(4):42-43
1932年,我参加了淞沪“一·二八”战役,当时日军装备精良。我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抗战,英勇杀敌,伤亡惨重。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临危受命成立第五军,辖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军校教导总队连夜奔赴淞沪前线与十九路军并肩战斗。  相似文献   

9.
太原会战(1937年8月—11月)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二战区部队(阎锡山晋绥军和蒋介石中央军)同日本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在山西北部、东部和中部等地进行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称为抗战前期的四大会战。会战历时三个多月,由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组成。此战创华北战场大举歼敌之纪录,中国军队取得消耗敌人、扩大战场、分散敌力、使其速战速决企图不能得逞的效果。一、南口战役日军占领平津地区后,继续增兵中国,以便扩大战争,实施速战速决的华北作战计划。为吞并华北,日军编成以寺…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07,(5)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7,(3)
正高吉人,陕籍著名抗日将领。黄埔4期毕业。1933年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手持大刀、身先士卒,荣获"云麾勋章"。全面抗战爆发后,接连参加淞沪、徐州、武汉、随枣、第一次长沙会战,屡立战功。1939年12月桂南会战,率部在"炮火交炽于山林,血肉横飞于山麓"的昆仑关重创日军,荣获"宝鼎勋章"。不久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入缅作战,与戴安澜师  相似文献   

12.
<正>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日军纠集100余万兵力,从海、陆、空各方位立体进攻武汉。负责指挥江南地区作战的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兼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黄埔1期教官),负责指挥江北地区作战的是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5战区和第9战区共动用了130个师和海、空军各一部,共约100万人沿长江两岸及大别山麓布兵防御,开始了抗战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日军损失最为惨重的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7,(2)
正2015年10月,淮安乡下,102岁的徐寿山缓缓地讲述着留在他记忆最深处的武汉会战。1938年6月12日,日军攻下安庆,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拉开了序幕。8月,南浔线,日军106师团攻下五台岭,直扑蜈蚣山、杨梅山中国军队的防线;日军27师团进至南义、虬津;日军101师团从星子方向杀过来。日军用意很明显,围歼德安的中国军队,再取南昌。南浔战事紧张,薛岳将指挥所移至德安,并对各军布防作了部署。薛岳决定:王敬  相似文献   

14.
湘西会战     
《黄埔》2016,(1)
正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雪峰山大捷、芷江作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1945年初,日军在印缅战场、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处于强弩之末,但侵华日军仍作垂死挣扎。4月9日,日军调集8万兵力向湘西进犯,我军在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指挥下与敌鏖战两个月。双方参战总兵力共28万余人(日军5个师团,我军9个军26个师),战线长达200余公里。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5.
忻口会战     
《黄埔》2015,(2):10-17
忻口会战是平津失陷和淞沪会战开始之后中国军队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18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为副司令)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  相似文献   

16.
夏正君 《黄埔》2010,(1):22-25
在70多年前的那场可歌可泣的淞沪抗战中,有一支英勇无比的中国军队——第九十八师,该师在反登陆战、死守宝山、围攻广福中,打得非常勇猛壮烈,威震日寇,名扬海内,其师长就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夏楚中。  相似文献   

17.
田慧琴  魏萍 《黄埔》2013,(2):49-51
台儿庄战役从1938年3月下旬开始,到4月上甸胜利结束。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虽然付出了重大代价,但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共歼灭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一万余人,这是自抗日战争以来,  相似文献   

18.
韩兢 《黄埔》2006,(2):42-45
桂南战役1939年3月,韩练成到广西,任第十六集团军第一七○师副师长兼五○八旅旅长。11月中,日军集结陆军4个师团及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在钦州湾登陆;12月初攻占高峰隘、昆仑关。12月中,白崇禧指挥反攻,中国军队15万人参战。其布署是,中路,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3个师主攻昆仑关;东路,第二十六集团军第六十四军2个师和第六十六军截击邕钦路;韩练成所在第一七○师在西路,是攻高峰隘、防邕宾路的第十六集团4个师之一。12月底,中国军队攻克昆仑关,毙伤日军4000人,我方伤亡14000人。参战军、师、旅主要军官中黄埔同学有第五军军长杜聿明(黄埔一期)…  相似文献   

19.
尹择邻 《黄埔》2010,(1):37-37
1940年,我参加了山西省稷山县的攻城战。当时我在一0九师六四九团(团长吴廷震)三营七连一排任中尉排长。稷山县是日军后方给养的必经之路。战前,团长召集排长开会,研究布置破城方案和任务。爆破城墙口的任务由工兵营黄副官负责;考虑我参加过淞沪战役,  相似文献   

20.
台儿庄大捷     
《传承》2006,(Z1)
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击溃侵华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严重挫伤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国抗日胜利的信念。对于台儿庄会战的前景及其战法,当时的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想听听周恩来的意见。他吩咐秘书尽快安排与周恩来见面。周恩来分析“:板垣和矶谷的企图很明显,是要从两个方向夹击第五战区的大本营徐州。他们会师的目标是台儿庄,然后再策应津浦路南段的敌军,共同向徐州合击。临沂一仗中国军队虽然获胜,但不容乐观,因为整个战局没有根本的转变。板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