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4年,缅甸政府的重点是准备2015年大选。缅甸大选委员会为2015年大选制定竞选规则,政府努力与各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西方国家对缅甸投资也有所增加。缅甸面临着大选前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和缅北民族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2010年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这是缅甸国家政治转型的一次重要契机。对于缅甸大选结果及新政府的建立,东盟邻国、周边大国和西方国家反映各异.但即使是长期与缅甸对立的西方大多数国家也对大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未来。缅甸执政当局仍将面临各种政治势力和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下重新洗牌、西方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和制裁而出现的不确定性局面。中国和缅甸长期以来建立的密切关系也将因西方国家不断对缅甸的威逼利诱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3.
孔志坚 《东南亚》2012,(2):27-30
2010年大选后缅甸国内的政党政治出现了新的变化:大选前的“不合法”的民盟重新注册登记参加2012年的议会补选,获得43个席位,昂山紊季当选为人民院议员;缅甸国内注册登记的政党由2010年参选的37个政党增加到现在的46个政党,增加了9个政党。大选后的缅甸的政党政治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政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愈加明显,执政党——巩固与发展党一党主导下的多党政治有望逐步走向有序化。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86,(3)
“缅甸”在缅语中音为“mima”,中文译为“缅玛”。“缅玛”一词最早见于公元1190年镌刻的古体缅文碑铭上。“缅玛”一词的来源与佛教有关,是从佛教中“梵天”一词变化而来。“梵天”一词的缅语读音为“bima”,中文音译为“别玛”。天长日久,读音渐渐由难趋易,“别玛”读成了“缅玛”。“缅玛”再进一步变化,到近代缅甸人称自己的国家则为“勃玛”了。“缅玛”和“勃玛”,音近义同。在书面文章中用“缅玛”多,在口语中用“勃玛”多。缅文“缅玛”中的“缅”为“敏捷、疾速”的意思;“玛”为“坚硬、强壮”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张铁根 《亚非纵横》2011,(5):11-16,59,61
自2010年底以来,缅甸、越南、新加坡和泰国相继举行大选。大选过程及其结果透露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政治信息,缅甸的军人政权向民主政府转型;新加坡执政党依然一党独大,但反对党实力有突破性增长;越南继续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的探索;泰国迎来了社会和解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缅甸大选平静而顺利地完成,新政府也宣告成立。从缅甸新政府的组成和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看,缅甸新政府将面临难得的新机遇,主要表现为:民族和解使新政府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西方国家的外交压力减轻有利于新政府拓展外交空间;缅甸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新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缅甸经济,改善民生;缅甸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使新政府在其参与的各种多边合作中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7.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7日,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大选。受政府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最终赢得联邦以及省、邦各级议会77%的选举席位,成为各级议会中的多数党。此次大选是缅甸由军人政府转向民选政府的关键一步,在缅甸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意义重大。但新政府未来施政仍将面临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林立、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活动频繁、西方继续制裁等挑战。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2011年3月30日,缅甸新政府成立,给该国的稳定与发展带来新希望,但新政府仍面临诸多挑战.大选后的中缅关系将继续沿着友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和平与发展》2021,(4):117-134
2021年2月,缅甸军方以民盟政府选举舞弊为由强力接管国家政权,再次使缅甸政局和东南亚区域安全形势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风险。本文简要回顾2020年缅甸大选的基本概况,在阐述军方与民盟权力博弈新态势的基础上,指出两个平行政府的合法性争夺趋于白热化、公民抗命运动加剧社会动荡、国内武装冲突趋于"全面化",是军方接管政权后缅甸政局持续动荡的新特征。缅甸危机对东盟的深刻影响体现在其中心地位、危机协调与管控能力以及东盟经济一体化三个层面,因此迫切需要东盟建设性参与缅甸国内和解进程,深度介入缅甸危机管控,并多措并举提高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赴缅甸投资面临严峻的政治社会风险,主要表现为缅甸国内民族、宗教冲突此起彼伏;军队依然在缅政治经济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缅甸政府腐败、行政效率低下;2015年大选的“不确定性”以及民主化进程加剧等因素导致投资存在潜在风险。中国企业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文化沟通、本地化战略以及多元融资等形式规避和化解风险,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田野调查,以普遍文化模式为视角,分析了缅甸民间文学与缅甸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缅甸民间文学是缅甸文化的组成部分,缅甸民间文学既从缅甸文化中汲取营养,又反过来对其施加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月缅甸政府总理宣布旨在走向民主的缅甸7点路线图计划.2004年5月17日,已休会8年的制宪国民大会重新复会.此次复会旨在讨论确定宪法章节的具体原则.如果一切按照军政府的蓝图发展,随后将进行全民公决宪法草案,举行自由公平的人民大会选举,召开国民大会,把缅甸建设成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经全民大选选举产生,政府及其他国家核心权利机构由全民大选组成的现代化、发达的民主国家.  相似文献   

14.
既非建设性,亦无约束力:东盟对缅甸的政策大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最近所发生的两个政治现象令人难堪地质疑了东盟在处理缅甸严峻形势方面的可信度。据联合国的报道,对2007年9月街头示威的残酷镇压杀害了至少31个人,而突然宣布在没有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NED])及其领导人昂山素季参与的情况下于当年5月进行宪法公投和于2010年举行拟议中的大选,  相似文献   

15.
缅甸政府陷入内外交困境地今年缅甸军政府步入执政的第十个年头,却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陷入一个前所未有、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政治上:缅甸国内最大的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展开新一轮夺权斗争。1988年成立的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是缅甸国内最大反对党,该党的宗旨是要在缅甸推行西方民主制度。缅甸国父昂山将军的女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担任该党总书记一职。民盟参加了1990年当时的苏貌政府组织的大选,并在485席中夺取了392席,取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缅甸的发展中,有两件引起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一是"纳尔吉斯"热带风暴的袭击及其影响;二是"新宪法"公投."纳尔吉斯"风暴给缅甸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方面的损失,但缅甸军政府以特有的方式应对了这场空前的浩劫,也没有因此改变推行它确定的"民主路线图计划",在"纳尔吉斯"风暴袭击缅甸的同一个月中在全国举行了"新宪法公投",并在当月宣布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历经了15年才出台,是一部非常富有缅甸特色和体现了军人领导集团意志的宪法,它的通过对缅甸未来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尽管通往2010年大选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缅甸的政治发展看来仍在沿着军政府的"路线图"艰难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2010年缅甸政局继续保持稳定。大选于2010年11月7日顺利举行、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改编、政府高层人事调整以及昂山素季被释放是2010年缅甸政治中的四件大事。经济上保持较快的增长,企业私有化进程加快,缅币币值继续稳定,外贸和外资有了大幅的增长。外交方面,缅甸与中国、印度、日本和东盟的传统友好关系与合作不断深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接触保持了2009年以来的良好趋势,外交处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缅甸发展透出一线曙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的缅甸形势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缅甸人民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走向民主的曙光 ,军政府内部矛盾有所缓和 ,对外关系局部好转 ;忧的是缅甸经济形势严峻 ,社会不稳定加剧 ,对外关系中仍存在“死结”。一、政治上 ,军政府与反对派的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军政府内部斗争朝着有利于打破政治僵局的方向发展 ,但社会问题严重。在世界日趋民主化的浪潮中 ,缅甸如同一片孤舟 ,自1988年以来一直顽强地抗拒着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尽管军人一再强调其无意长期执政 ,但军政府一直拒绝将权力移交给在1990年5月大选中获胜的全国民主联盟 (简…  相似文献   

19.
正缅甸新政府这次顺利当选,应该说是得到了大多数民众和议会的支持。毫无疑问,"全国民主联盟"(简称"全民盟")成功了,而且这个成功是真实的成功。我们不能低估缅甸民众对昂山素季的承认和认可,连缅甸的出租车司机也认为,"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是胜不了的。大选后,缅甸的政局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来说可谓是不平静的一年,5个次区域国家发生了许多事情:越南《反贪污腐败法》开始实施;6月,缅甸昂山素季在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明确宣布竞选缅甸总统,而2008年宪法关于总统候选人或其配偶子女不得是外国人的规定成为她竞选总统的障碍,于是她在这一年走上了谋求修宪之旅;在泰国,2013年上半年政局稳定,下半年发生了反政府示威活动,2014年的泰国政局注定不会平静;柬埔寨首相洪森在7月28日结束的大选中再次当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