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筹建工作已近基本完成。1996年1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作为负责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事宜的机构,筹委会成立后,便紧锣密鼓而又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工作。1996年11月2日,由400名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组成;经过报名、确定候选人、候选人答问大会等程序之后,12月11日,推选委员会全体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香港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国务院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2月21日,推选委员会在深圳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的60名议员。筹委会还制订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6,(51)
在12月11日举行的推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董建华先生以320票被推举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在此,我们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广大的香港同胞表示热烈的祝贺! 首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产生,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以主人翁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按“一国两制”的方针,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 首任行政长官人选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后,即  相似文献   

3.
1996年12月11日, 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香港历史谱下了光辉的篇章。肩负六百万香港市民嘱托的400名推委会委员庄严履行其神圣使命,投票选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标志着香港回归后即将开始一个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全新时代。 在这一令人振奋的历史性时刻,以320票当选为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的董建华,面对几百名中外记者,朴实而坚定地说:“感谢400名推委会委员和六百万市民给予我最高的荣誉。”“我不会低估未来工作的难度和面临的挑战,但我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我可以保证,会尽一切力量,去为香港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侨园》1997,(2)
特区筹组工作按计划进展董建华当选特区首长香港特区筹委会于1996年1月26日在北京成立,组建特区政府的工作随即展开。筹委会于3月24日的第二次会议上决定设立临时立法会,首届特区行政长官人选董建华于12月11日产生,并于12月18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相似文献   

5.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5月20日宣布,将委任御用大律师、现任行政局议员李国能为特区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一时间,李国能成了香港和亚洲瞩目的焦点人物。香港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是终身职。它是司法部之首,也是香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治结构的一个重要支柱的龙头,肩负着领导开辟香港司法历史新纪元的责任。其职位的重要性仅次于特区行政长官。“九七”香港回归之后,除了有关国家领土完整、涉及国防和外交以及中英与特区关系的案件之外,香港特区享有终审权。在香港特区的法律诉讼案件,可由特区终审法院作最终裁决。…  相似文献   

6.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提名,国务院于1997年2月20日任命了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名单中包括原职过渡的17位港府司级官员及4位部门首长,以及获擢升为廉政公署专员的任关佩英、唯一一位在建制以外获邀担任律政司长的梁爱诗。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已于7月1日宣誓就职,具体名单如下: 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女,57岁,曾是香港首位女华人司级官员和首位华人布政司,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8,(26)
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谈创造香港更美好的明天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一周年在即,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就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落实,香港经济面对的困难与未来发展,香港与内地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谈话。香港特区与中央政府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8.
殷强 《民主》2007,(7):30-33
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大典仪式会场升起,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陆海空三军进驻香港接管防务。凌晨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告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  相似文献   

9.
董建华10月8日发表首份施政报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10月8日以《共创香港新纪元》为题发表其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报告指出香港终于摆脱旧局限,要长远规划将来,用新概念评估竞争方向及重新确定香港的发展定位。施政报告共156节,工作计划部份共阐述10大问题。报告提及香港  相似文献   

10.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3月21日宣布,邀请三位行政会议成员和香港政府有 关官员,分别就三大民生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这是继任命行政会议成员、提名特区主要官员后,特区筹组工作的又一重大进展,表明民生问题已和与平稳过渡有关问题一样,成为董建华及特区候任班子着重处理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13日17时43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旧翼)一号演讲大厅,满头银发、神采奕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香港各界支持他参选第二任行政长官大会上宣布,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全场立即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各界支持者纷纷登台发言 参选演说透出坚毅和自信 大会开始后,来自香港各界的支持者代表纷纷登台发言,表示支持董建华参选连任。他们中包括:全  相似文献   

12.
黄海 《瞭望》2007,(14)
曾荫权高提名、高得票、高民望当选,反映了香港的主流民意在3月25日举行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中,曾荫权以获649票成功当选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香港舆论普遍认为,曾荫权此次以选委提名票过八成、正式选举得票率过八成、民意支持度过八成,高提名、高得票、高民望当选,这是一个众望所归、充分反映香港主流民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干部工作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产生过程的启示李世明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产生全过程之公正、公平和公开性,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提名、选举、投票、唱票、计票,无不集思广益。坚持民主程序,而且实施公正的监督,对中外记者开放,从而确保了每...  相似文献   

14.
董建华称特区政府会坚守联系汇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6月10日强调,虽然日元再回落时对香港以至亚洲金融市场带来冲击,但特区政府维护联系汇率的决心没有丝毫改变。同时政府不会对属于自由市场操作的股市作出任何干预。他还间接否定了明年会制订赤字预算案的说法。今年首季港GDP出现负增长不久前,香港政府发表的1998年首季经济报告显示,今年首季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与去年同期比较下跌约2%,为香港经济13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由于受香港本地消费及旅游业收缩,对外贸易放缓等因素影响,估计香港今年本地生产总值难以达…  相似文献   

15.
▲特区行政长官发表第四份施政报告今年 10月 1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 ,题为《以民为本 ,同心同德》。该报告有以下三个重点 :一是教育 ,提出全面落实“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方向 ,未来 10年普及大学率达 6 0 % ;二是扶贫 ,未来两年增拨 2 7亿港元 ,推动扶贫措施及创造 15 0 0 0个新职位 ;三是管治 ,坚持依照基本法施政 ,完善官员问责制度。▲今年 9月港外汇基金达 9889亿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 10月 2 7日发表的公报显示 ,至今年 9月30日 ,港外汇基金总资产为 9889亿港元 ,较 8月底减少 11亿港元 ,其中外币资产…  相似文献   

16.
10月29日,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宣布了对22名特区检察官的任命决定。这是澳门特首对特区官员的最后一批任命,它标志着特区政府的筹组工作已基本完成,未来特区主要架构已搭建成功。最近,记者采访了澳门特区部分主要官员。何厚铧:严格按基本法办事何厚铧回顾了他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后筹组特区政府班子的过程。他说,全面贯彻基本法,严格按基本法办事,是筹组特区政府班子的准则,也是他被任命为行政长官后的行事准则,更是未来建设澳门、发展澳门的准则。基本法是以国为基、以民为本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制…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7,(26)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谈携手共谱香港新篇1997年7月1日。随着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完成,香港回归祖国终于变成了现实。香港从此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新时期。此刻,举世的目光都在注视着香港。也有人在心里发问:香港回归中国后能否继...  相似文献   

18.
董建华公布第三份施政报告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10月6日以《培育优秀人才,建设美好家园》为题发表其第三份施政报告。该报告共174节约3万字。报告强调人才、环保两大主题,并透过长远规划,将香港建设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以知识为本的世界一流大都会。报告中宣布动用300亿港元在未来10年进行各项工程,并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香港将与广东当局成立“持续发展环保合作小组”,携手进行6方面的环保工作。巴香港市民认同施政报告在施政报告发表的当晚,香港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进行的民研究中心进行意调查显示,市民给予施政…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年底,正值董建华先生当选香港回归后特区的第一任行政长官之际,我有幸赴港参加了’96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ILEC)。在港停留的几天里,学习交流,逛街游览,学术与文化信息扑面而来,友情与师生之情萦怀无尽。静心回顾,仅理其浮光掠影一簇以抒怀。  相似文献   

20.
距离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日子还有最后一个月。从倒计时100天到30天,时光飞逝,迎接澳门回归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快马加鞭,大步前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预示着澳门政权的顺利交接即将成为现实。9月,候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任命了由10名委员组成的特区行政会,搭建好了特区政府的决策参谋班子。从11月3日起,特区行政会每周一次的例会便开始正常举行,特区成立时各项必备法律法规在这个班子内起草、讨论。到特区成立当天,一批讨论成熟的必备行政法规将由行政长官颁布施行,必备法律则将交由特区立法会在12月19日进行“午夜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