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保护人权理念的深入和限制死刑刑事政策的发展,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是否需要适用死刑,如何适用死刑等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同时我国死刑适用在跨国引渡方面也出现困境。本文拟对当代中国贪污贿赂犯罪死刑适用问题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解析,以期寻求在对待贪污贿赂犯罪适用死刑问题上的合理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古就存在贪污贿赂犯罪,最高法定刑在各朝代都是死刑,然而我国的贪污贿赂犯罪并未因为刑罚的严酷而减少,说明死刑对于遏止贪污贿赂犯罪行为并非治本之策。无论是基于国际轻刑化的趋势,还是基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合理配置死刑原则、人道性分析、效益性分析以及我国现行的死刑政策,我国都应该废除贪污贿赂犯罪死刑。同时,在废止死刑后,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贪污贿赂犯罪就被人们所痛恨,并依据实行死刑.因此,它对我国的刑事法治来讲,已不算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话题了.本文今天所讨论的,关于贪污犯罪死刑的适用,是基于2007年12月18日,在联合国大会上,以104个国家投票赞成暂缓死刑,54国反对,29国弃权,通过了“暂停适用死刑”决议草案;同时,联合国希望最终在全球废除死刑的情况下所开展的.本文认为,赦免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适用,将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本文首先对赦免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必要性原因进行了阐述,然后从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案例分析入手,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就赦免贪污贿赂犯罪死刑后的后续工作中,提出了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言部分则主要对中国贪污贿赂现状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改良及刑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改良死刑问题是贪污贿赂犯罪刑罚结构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暂时保留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但同时应予必要的改良。"改良"而非"废除"足以表明笔者的态度。在笔  相似文献   

5.
张翠翠 《法制与社会》2013,(16):254-255
《刑法修正案八》已经废除了经济类犯罪的死刑,从目前国民对待死刑的价值评价及我国的物质条件来看,我们还不具备全面废除死刑的条件,但作为日渐增长的贪污贿赂犯罪应否适用死刑,值得我们思考。贪污贿赂犯罪本质上属于贪利性犯罪,罪犯的人身危害性较其他暴力型犯罪相对小一些。因此,本文认为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理应像经济类犯罪一样,废除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6.
贪污贿赂犯罪适用死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国情,立即废除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是不切实际的。但死刑本身有着严重的缺陷,废除死刑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是具有指向标的意义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相信在将来,我国也必然会废除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  相似文献   

7.
李炜 《河北法学》2012,30(6):179-180,181,182,183
死刑作为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一种制度,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贪污贿赂犯罪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在当今中国引起高度关注和普遍声讨.对当前形势下贪污贿赂犯罪死刑制度的存废、对贪污贿赂犯罪“死缓”的适用等争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腐败的发展动向及抑制策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葛圣平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是世界各国普遍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行为的惩治,并不断加强打击力度,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9.
高层声音     
为遏制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共同作出不懈努力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迅速发展,恐怖犯罪、毒品犯罪、洗钱犯罪等跨国有组织犯罪和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相互交织,威胁着世界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对国际合作打击犯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杜华 《法制与社会》2011,(10):293-294
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拟定过程中不断涉及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存废问题,并由此涉及到贪污贿赂犯罪刑罚在立法和司法上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为严格和科学的刑罚缓解贪污贿赂犯罪高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对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的惩治。随着贪污贿赂手段不断翻新,反腐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既要通过修改或明晰贪污罪、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来防疏堵漏,又必须针对  相似文献   

12.
当前,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在我国人们关注的已成为不正之风的焦点。如何有效地治理此类犯罪,是全国上下极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对贪贿等腐败问题进行经济学的考察和分析,或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因此应从经济学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对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犯罪经济学的视野中提出犯罪对策。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昭示     
腐败似乎是国家的伴生现象,但是,没有一个统治者公然允许贪污贿赂,总是想方设法地根除腐败,采取各种措施,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野蛮的严刑峻法 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些头脑稍为清醒的皇帝,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农民战争烈火或亲身感受过贪官污吏肆虐的皇帝,他们都明白,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对“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个严重的威胁,因而有时特别重视吏治,严厉惩治贪官污吏。企望以严刑峻法消除腐败,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死刑不引渡对引渡请求国的要求是对被引渡人不判处死刑或虽判处死刑但不实际执行,而非彻底废除死刑。死刑不引渡和废除死刑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遵守死刑不引渡对外逃人员做出不判处死刑的量刑承诺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并且和是否会鼓励贪官外逃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因而其不应成为“倒逼”国内废除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5.
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特征进行“大数据画像”,有利于提升腐败惩治精准性、腐败预防科学性和腐败问题研究客观性.本文主要对2016年我国检察机关公开的8133份贪污贿赂犯罪起诉书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重点研究贪污贿赂罪犯罪主体的年龄、学历、职务等因素及其与犯罪类型、犯罪金额、犯罪潜伏期等的相关关系,通过统计数据揭示了当前腐败现象的部分规律性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治理腐败的刑罚中最高刑为七年监禁.与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无期徒刑”相比.并不见得严厉。但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廉政局面,关键在于执法严格产生的震慑力打消了人们的侥幸心理,提高了法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感和尊严感。公务员最怕被CPIB请去“喝咖啡”,CPIB和《预防贪污贿赂法》就象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慑和警示着企图贪污腐败者。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依法查办贪污贿赂犯罪窝案、串案是加大办案力度,严惩职务犯罪,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举措,能有效体现反贪污贿赂工作的力度和铲除腐败的决心。笔者对近年来承德县检察院查处的贪污贿赂犯罪窝、串案进行了汇总,认真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窝、串案发罪原因,提出了加以解决和完善的对策.以期有助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8.
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历来是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行为。它扭曲社会价值观念,败坏社会道德,阻碍社会文明进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严重的不稳定因素。作为负有贪污贿赂案件侦查职责的人民检察院,应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惩治此类犯罪,维护公平和正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法治环境。为此,笔者将多年积累的、一些典型的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策略与技巧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规定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附加刑,对于那些出于贪利心理,以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和侵吞公私财物的贪污贿赂犯罪具有针对性和独到的防范作用.但是,司法实践中却很少对贪污贿赂犯罪适用附加刑.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刑事立法中对贪污贿赂犯罪附加刑的适用规定存在着某些不足. 1.对某些贪污贿赂犯罪没有规定适用附加刑.我国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除了对罪当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贪污贿赂犯罪,可以或并处没收财产附加刑之外,对其他贪污贿赂罪则没有适用附加刑的规定;对于行贿罪,除罪当处以无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腐败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最大敌人,其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贪污贿赂犯罪,本文首先梳理了目前我国反贪污贿赂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的特征,最后对如何推动反贪污贿赂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