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汪洪 《求索》2008,(5):151-15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化给国际劳工标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际劳工标准作为国际人权法的重要分支,具有国际法的一般特性和特殊性质,它的发展与推广丰富了国际人权法的内涵,为各国以国际劳工标准促进本国劳动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劳动法制改革,以减少我国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逐步达到国内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协调与接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与国际劳工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关注国际劳工标准的意义在入世的今天,中国已经同国际劳工标准(即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184项公约和192项建议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越来越关注国际劳工标准,并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的步伐。由此来看,我们对国际劳工标准的了解和认识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而且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又非常复杂,既有经济的原因,又有政治的原因,既有国际的原因,又有国内的原因。例如,在1999年欧盟(EU)不承认中国彩电的成本,认为中国彩电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中国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向欧盟倾销彩电,所以最终对中国彩电课以44.6%的反倾…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大会确立基本劳工标准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该标准的执行上存在严重的分歧,文章从辨析推行全球核心劳工标准的理论基础——“倒退的竞争理论”入手,指出该理论温和派和强硬派存在的缺陷,进而对发展中国家执行核心劳工标准之利弊展开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双重经济、非正规企业以及贫穷问题三因素影响下对核心劳工标准应采取的态度,最后是作者就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核心劳工标准之争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邓剑 《求索》2011,(3):169-170
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于法律的产生与运行的各个步骤:通过制定法律,其效力得以产生;通过司法,其强制力得以执行。由此,国际劳工标准的强制力表现于:制定和效力的产生,以何种方式实现雇主、雇员和政府的三方对话,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规则在司法中的强制适用。因此,本文讨论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公约和议定书)、国际劳工标准纳入成员实施计划以及控制三个主要问题,并阐明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对我国劳动立法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必将引起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国际劳工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工会组织作为集体劳动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及劳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处理劳动关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蔡岱松 《求索》2008,(11):149-151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实施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信息技术壁垒等在内的技术性措施而形成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中一项重要的贸易瓶颈。技术性贸易壁垒条约法主要调整国家间贸易关系,其自身是具有国际公法意义上的国际多边条约,其成员国必须履行该法的固有国际义务,如果成员国违反了义务,对他国造成损害,就发生了国际责任问题,为此,条约法通常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成员国的国际责任问题,这正是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条约法的一种重要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7.
试析《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海昌 《新东方》2002,11(4):24-26
入世后,为适应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统一化趋势,有必要将《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之间的差距进行对比,同时对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与世界贸易组织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及其他国际公约的共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延芹 《新东方》2005,(6):31-33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toTrade-TBT)即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由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包装标识、信息技术标准等方面组成。这些措施的制定,大多数是发达国家为阻止其他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而人为设置的,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复杂性和争议性。随着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上升,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地参加  相似文献   

9.
张康  张舒 《前沿》2005,(7):41-43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已从流通领域的“反倾销”发展到生产领域的“‘劳工标准’市场禁入”。中国作为最典型的、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辨证地对待所谓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保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文沛  张目强 《前沿》2010,(11):87-9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劳工标准一直是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将核心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否可以将其纳入WTO谈判议题并用贸易制裁的方式来推行统一的劳工标准。作者在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评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今后的谈判中应当坚持的立场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霍建平 《前沿》2005,(7):172-173
绿色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贸易壁垒之一,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运作。本文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涵义及性质、主要表现形式等问题的分析,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进而提出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当采取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平等和女权国际劳工研讨会综述徐月芬1996年5月21日.至24日,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RORGANZATION)在北京召开了“平等和女权国际劳工研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结合国际劳工标准,探讨中国劳动就业中男女平等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亚洲移民社会性别时,要关注两种主要形式:合同式的劳工移民和自发式的劳工移民,同时应关注劳工移民中的社会性别问题。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移民情况为例,一般说来,这些移民工人的生存状况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无法拥有输入国公民和永久居民拥有的许多权利,这是需要从国际、地区和国家等不同层面给予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各种贸易壁垒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颂 《前沿》2007,(10):60-61
发达国家制订的各种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我们的企业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突破贸易壁垒,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张海伟 《青年论坛》2004,(1):108-109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我国近年来所受到的来自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和原因 ,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及企业的生产提供建议 ,以期能从容应对WTO ,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丁海燕 《青年论坛》2005,(4):121-122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对此我们充分利用WTO的多边贸易规则,制定相应的对策,争取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规模和效益,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丰晓萌 《人民论坛》2015,(5):233-235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伴随而来的是绿色观念的席卷全球,绿色贸易也应运而生。但由于各国间复杂的绿色贸易制度在衡量同一产品时的标准不同,导致了国际贸易受到了一定限制,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在我国环境问题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绿色贸易壁垒的正向作用,把握其中的有利契机,推动我国经济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服务贸易及国际劳工流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人纷纷出境并长期居住在国外打工、经商,然而当这些旅居在国外的华侨回乡探亲、休假期间发生人身损害事故,赔偿尤其是误工费赔偿是适用国内侵权发生地的标准赔偿,还是适用打工地的标准赔偿?因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尚存很大差距,依一定比例计算,两个标准相差约几倍甚至几十倍。最近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江苏首例旅美打工妹车祸天价误工费索赔案件,并作出了公开判决。  相似文献   

19.
刘冲 《求索》2012,(7):82-83,28
生态化发展是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现阶段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存在着瓶颈问题,应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倡生态化理念、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国际间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以缓解贸易壁垒、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制约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WTO劳工权益保护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与劳工关系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曾引发1952年GATT“劳工标准”问题讨论和1996年WTO“社会条款”之争,但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质的差异。鉴于WTO对保护劳工权益要求的态度以及贸易的需要,从WTO现有协议中衍生出了“劳动力倾销”,但与保护劳工权益有关的贸易争端的解决又成了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