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许珩 《两岸关系》2006,(8):15-17
“台独势力”兴起之初就把“公投自决”作为重要的“台独”手段,1991年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更是明列“建国、制宪”的目标,并且主张“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2003年11月,台湾立法机构制定了“公民投票法”;2005年6月,台湾当局完成了“公投入宪”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28日凌晨,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了所谓的《公民投票法》,这是陈水扁从“渐进”式台独向“实质”性台独迈出的重要一步,不但造成台湾政局混乱,而且把两岸关系推向了危险的边缘。台湾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自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把“公投台湾前途”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1991年10月,民进党在其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台独党纲》中就声称“基于国家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省住民及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1999年5月,民进党八届二次会议又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再次提出“台湾是…  相似文献   

3.
民主进步党(以下简称民进党),这个新集结的政治力量,带着“住民自决”的胎记,走上了台湾的政治舞台。“住民自决”的提出,使80年代以来台湾党外势力的政治主张初步明朗化。这一主张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它斑驳迷离的色彩,层次繁杂的内涵以及有关人士对它牵强暖昧的解释,因而给人们带来诸多疑虑和困惑。民进党为什么会选择“住民自决”为其政治图腾,“住民自决”导引下的民进党将出现何种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法理台独”由来已久,是伴随着台湾分离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最早图谋和提出“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的是美国及其扶持的台籍分裂势力,民进党成立后,逐步将其理念化和纲领化。上台后,民进党又将“制宪”、“公投”等“法理台独”基本形式付诸实践,不断升级“法理台独”的冒险活动。但“法理台独”不会得逞,其冒险活动必将失败。  相似文献   

5.
一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不仅全盘接受了李登辉本土化的政治遗产,而且进一步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继续走“台独”路线,他完全违背“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大搞“宪改”,向“法理台独”迈出危险的一步。“住民自决”、“公民投票”是陈水扁和民进党一贯奉行的政治理念,既是其谋求“台湾独立”的重要手段,又是对抗“泛蓝”阵营与反制中国的工具,工具性和目的性兼而有之。而台湾部分人的非理性政治心态,恰是陈水扁和民进党推行“公投”的社会基础。陈水扁和民进党为了实现其政治理念,利用执政优势精心设计议题来挑动选民最敏感神经,借机煽动民…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公投台湾前 途”一直是“台独”分 子的政治理念。早在1991年10月,民进党在其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台独党纲”中就声称:“基于国民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省住民及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  相似文献   

7.
“公投台湾前途”一直是台湾岛内“台神”势力叫嚷不休的主要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发党一些主要政要也纷纷就此发表谈话,暗送秋波。“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在台湾岛内甚器尘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引超人们的关注。“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与演变台湾民进党是岛内主张“台独”的主要政治团体,也是“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1986年11月,民进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之时,在其通过的党纲中,就主张“台湾的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  相似文献   

8.
综观海外台独势力提出的所有理论,当为“台湾自决论”影响最大,曾以其为主导形成了一个系统,囊括了一系列台独论调。80年代以后“台湾自决”主张在岛内流行多年,喧嚣一阵。某些人士强调“台湾自决”原根在本岛,并非由海外移植回来,也许他们的理由是日据时期台湾抗日民族运动就提出“自决”主张,殊不知这一“自决”主张与光复后的“台湾自决”主张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二次大战结束后“台湾自决”主张最初出现于海外,并且是由某些帝国主义分子提出的,海外台独分子的“自决”主张几乎与之同步。至于岛内“自决”主张是自发的,或是移植姑且不予究评,但必须指出的是二者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1999年5月8日,民进党召开代表大会,为迎接台湾2000年的所谓“总统”大选做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替代“台独党纲”指导民进党参加选举。“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共分前言、主张和说明3部分。前言部分声称自1992年进行的“政治改造工程”至今,“已使台湾事实上成为民主独立的国家”,因此要“进一步诠释台湾的定位与走向”。主张部分共有7条,核心的是第一条“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其余6条基本上是围绕第一条…  相似文献   

10.
杨毅周 《台声》2002,(9):9-10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陈水扁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讲话,落脚之语为台湾的前途要由台湾人民自决,“要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此,陈在受到各方批驳后,又多次振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4,(1):92-93
所谓公投,是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国家的重大政治事务。“台独”势力打着“主权在民”的招牌,企图以公民投票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分裂行径,是非法的、无效的。  相似文献   

13.
陈水扁鼓吹“台独公投”有一个颇能迷惑人的谬论,说什么台湾是“民主社会”,对台湾前途进行公民投票,是2300万台湾人民的“民主权力”和“基本人权”云云。其实,陈水扁鼓吹在台湾搞“台独公投”,恰恰是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以少数人的所谓民主和人权,否定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台声》2002,(9):4-5
连日来,针对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两岸“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的“台独”言论,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分别举行座谈会,与会台胞纷纷表示,陈水扁无视台湾人民的福祉,正在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台独”是一条绝路,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台独”在国际上是没有空间的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说,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已经广泛承认的事实。陈水扁以“一边一国”公然挑衅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目前,世界上160多个国家与…  相似文献   

15.
台湾“台独”分裂势力企图通过“公民投票”的形式实现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分离,从世界范围来看,到目前为止企图通过公民投票的形式从母国中分离出去的国家有以下两个。加拿大的魁北克公民投票魁北克省是加拿大东部的一个省份,北濒哈得逊海峡和昂加瓦湾,东邻拉布拉多,东南为圣劳伦斯湾和新不伦瑞克省,南与美国的缅因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上演了一连串“台独”分裂的闹剧。这场闹剧在8月3日达到了高潮。陈水扁通过电视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发表讲话,公然抛出了“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的谬论,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是陈水扁上台两年来首次正式、公开、明确地将两岸关系歪曲为“一边一国”。陈水扁终于撕下了“四不一没有”的面纱,露出了“台独”分裂的政治面目。  相似文献   

17.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然而,所有有关台湾的历史、法理和现实都充分显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一个什么“主权独立的国家”。陈水扁的“台湾主权独立论”是一个误导民意,混淆视听的弥天大谎,更是…  相似文献   

18.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本月3日日本东京举行的世台年会上,陈水扁无视全球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公然抛出“一边一国”的荒谬言论,并鼓吹以“公民投票”来决定台湾前途的无耻论调!诚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这是拿“台独”向整个中华民族挑战,以“公投”为台湾独立探路,此一罪恶行劲刚  相似文献   

19.
以“台独”为基本政治诉求的民进党常以“主权在民”“、住民自决”为口号,为其“台独”分裂活动制造法理依据。今年年初,陈水扁再次提出所谓“新宪公投”,叫嚷要“由下而上、由外而内、先民间后政党”,在2008年前催生一部新“宪法”。陈水扁“民间版”的“公投”,就是对“住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部分“台独”势力提出“公投统独”的主张,试图以民主的幌子来实现其分裂祖国的图谋,认为“‘公民投票’是解决统独的不二良方”,是“政府解决外交困境和两岸关系的底牌”。由于公民投票本身是一种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而且国际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以公民投票来决定某些政治实体未来地位的实例,因而,“台独”的这种主张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