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浪  崔莹莹 《法人》2005,(11):42-45
南孚、乐凯、徐工、哈啤……这些曾经响当当的民族品牌现在似乎面临一个共同的危机:他们不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是把决定自己生存发展的权利拱手让给了他们的境外合作者。这或许并不是他们为自己设计的未来,但在一场看似皆大欢喜的签字仪式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相似文献   

2.
王婧  李敏 《法人》2005,(12):48-49
2005年,格兰仕在实践着自己由“民族品牌”向“世界品牌”的升级过程,这或许将为民族品牌自强与中国企业国际化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3.
王婧  李敏 《法人》2005,(12)
2005年,格兰仕在实践着自己由“民族品牌“向”世界品牌“的升级过程,这或许将为民族品牌自强与中国企业国际化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4.
蒋翀骁 《政府法制》2014,(23):35-35
最近两年,债务危机不断折磨欧洲国家,在普通民众勒紧裤腰带的大背景下,领导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的节俭形象或许对于提升民众信心、对抗危机有所裨益。或许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个人财富并不多,但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掌舵人,她的手中掌握着百亿欧元的援助资金,甚至可以决定一些重债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谈唯如 《中国公证》2008,(10):63-64
缤纷繁碌的社会中。活跃着一群人:他们的形象代表着国家,他们的行为代表着公正,他们的信念代表着正义。诚然,他们的名字或许我们并不熟悉,他们的存在或许我们不曾留意,但是,他们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社会而默默奉献着。他们的名字——公证员。  相似文献   

6.
从2003年的"空壳奶粉事件"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表明了个别地方政府在民族品牌维护中责任的缺失,体现为监管责任的缺失、道德责任的缺失、社会责任的缺失及执法责任的缺失.地方政府责任缺失造成的后果是,民族品牌深陷诚信危机与生存困境,损害消费者健康并对民族经济文化造成冲击.地方政府建立民族品牌责任机制的有效途径为:完善对民族品牌的监管机制,增强民族品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强化民族品牌的法律责任,加强对民族品牌的扶持力度,完善民族品牌的危机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考试6月”,为各种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而焦虑者随处可见。仔细分析,可把他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有社会资源和经济实力的“精英”,一类是两种资源都稀缺的农民和城市失业者等“普通人”。前者的目标几乎无一例外地锁定“名校”;后者的最大心愿是孩子“有学上”,不再重复自己的命运。如同前不久的一项有关“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结果一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关于教育,在上述两个人群之间赫然出现了一条“鸿沟”——在高考招生人数连年大幅度攀升的表象后面,是教育本身的“精英化”和“平民化”的分化加剧,即“名校…  相似文献   

8.
一、当代的国家主权学说在资本主义上升的时代,资产阶级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国家,反对封建势力,因此竭力主张国家主权学说。但是到了现代,在西方世界,主权已不再如过去那样受崇拜了。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后,西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已不是受压迫的对象,而是压迫其他民族的国家了。如果它们继续强调国家主权学说,其势必成为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的障碍。特别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恣意推行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他们利用“人权”作为幌子,干涉他国的内政,肆意践踏他国的主…  相似文献   

9.
李万刚 《政府法制》2014,(26):48-49
没有人能够万岁,即使所有人称他为万岁。 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体只是自己的,影响的是一个家庭的命运;对于那些皇帝们,他们的肉身,就不仅是其自身的,还是政治的、国家的。此时,一个国家几千万人的安危,系于一个一百多斤肉身的疼痒,或许,被那些隐秘的病灶或病毒所决定。这是我们熟悉的疾病政治。  相似文献   

10.
《电子知识产权》2011,(1):28-29
权利、金钱、恩怨、豪门、商战,当这些元素汇聚在一起,很多人或许会联想到香港作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那些显赫家族内争外斗的故事,勾勒出一幕幕沉浮商海的悲喜剧。然而,生活总比文学更加给力。现实中的国美控股权之争,还要再加上曾经的中国首富、上市公司、民族品牌、中外理念等更多关键词,已然注定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4月22日,原健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经纬先生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因病逝世,享年74岁。李经纬的辞世,让人们自然而然联想起健力宝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民族品牌,李经纬的经历与健力宝的命运几乎是如出一辙,斯人已去,李经纬一手创立、苦心经营的健力宝业已沦为几乎被饮料界忽略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日化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曾经一度在国民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发展极为迅速,从过去相对零散的产业格局,到现在的多极化竞争,不论是哪个品牌都希望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然而,随着市场的成熟与发展,日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合之争,日益明显,除了本国日化企业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还需面对外来竞争.对于那些曾经一度辉煌而如今却已凋零的优秀民族品牌,国人多少会有些遗憾和失落.中国日化企业,在未来的道路上应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律师业正在经历着一个激情年代,在这个时段里,绝大部分的中国律师将目光锁定在了非诉讼业务之上。他们中有的因此已有不小的成绩,他们中有的因此而面临着一个被集体淘汰的命运,他们中有的已经尝试过失败,但仍旧还在苦苦挣扎。作为旁观者,我们在为他们各自的成就鼓与呼的同时;在从他们各自的败局中提取出宝贵的”失败基因”,弄清楚受难者是怎样陷入危机的同时,应该忘记那些仍将生命奉献给法庭的中国律师。  相似文献   

14.
“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在今年4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如是说。 “入世”之后,经济全球化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进—步完善具有国际化特征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而加强“品牌”的司法保护.则是这项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品牌”。是用以识别产品或服务的来源。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标志。 品牌(Brand)一词,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形象、直观地表达出了品牌的含义,即“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 “品牌”是口碑、品位,更是影响力!它标示商品来源和产品质量,昭示企业文化和形象,是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核心。 今日之中国,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捍卫品牌利益。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不懈努力和探索。 二中院院长.党组书记王振清说:“近年来,二中院审理了一大批涉及品牌之争的案件,既依法保护了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利益,切实履行了我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承诺,也依法维护了民族品牌的利益,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促进民族品牌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张驰 《法人》2005,(5):18-21
在经历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品牌损伤后,中国企业家们终于开始觉醒。一方面是国内知名品牌屡遭侵权——中国家电巨头海信集团和照明设备“萤火虫”商标被西门子公司恶意抢注、京城地产大佬潘石屹的“现代城”遭遇侵权,或许就是鲜活的例子;而另一方面,国外企业挥舞着品牌大棒杀气腾腾地奔向中国市场。“DVD4C专利联盟”将中国的DVD生产厂家冲得人仰马翻,花旗银行的“商业方法”大规模专利申请让中国的银行家们惊出了一身冷汗。观察人士认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中国的企业还是国外的企业,品牌意识甚至正在成为企业战略的第一要务。如果说,数十年前的中国企业曾经历了打造品牌的辉煌历程,那么到了今天,品牌的保护和延展,则成为摆在中国企业家们面前一道新的战略课题。一次次商标争执已经让中国企业家们意识到,商业品牌已经不再是偏安于地球某一隅的图案或者文字,而是应该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海尔、新科等企业的品牌保护行动为标准,中国的企业开始了世界商海中的品牌突围。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国内安防企业为打造民族安防品牌,可以说不遗余力。其间涌现出了一批批品牌精英,使中国安防市场形成了坚实有力的“中国系品牌”阵营,这些品牌成为与国外品牌相抗衡的中坚力量,使国产安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成为我国安防业的骄傲。这些优秀品牌,无疑将成为中国安防品牌走向世界、屹立世界品牌之林的希望!那么,这些企业在品牌塑造方面都有哪些经验?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借鉴?为此,本刊特邀请部分知名安防企业的老总,请他们结合自已的实践和经验,畅谈对品牌的认识。希望对广大安防企业的品牌建设有所裨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品牌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很多民族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消亡,该如何保护和发展我国自己的民族品牌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们身处在一个激情燃烧的品牌竞争的时代,“一流企业做品牌,定规则,二流企业做产品,忙推销”已成为21世纪品牌大战的游戏规则。品牌既是竞争力、吸引力,又是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促使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的强大动力。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就曾为保护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而上书全国政协,他指出“品牌掌握在谁手里,核心技术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有主动权”,并认为建立本土民族工业自主品牌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武鸣 《政府法制》2011,(23):30-30
古代君王身边,都不乏一些搞笑的高手。他们利用吟诗作对、模仿秀等多种方式向君王进谏,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搞笑程度或许比不上现在的笑星,但是他们却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搞笑”风格。  相似文献   

20.
王军 《中国律师》2024,(3):49-51
<正>在美丽的青海高原,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他们,就是“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是党和国家的法治惠民工程,是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平安工程,更是青海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品牌和名片。这项行动旨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律师费用的群众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