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幕阜山下,赣西北有个山区小县——江西武宁,县法院有个其貌不扬的人——副院长冷绪礼,冷绪礼带着一帮普普通通的"兄弟"——执行人员,却创造了"奇迹":1995年至今,该院案件执行工作连续15年进入九江全市法院先进榜。而这15年,恰恰是冷绪礼担任武宁县法院执行庭(局)长和分管执行工作副院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李思 《法庭内外》2010,(6):50-51
作为诉讼的最后一道救济环节,执行工作是众多社会矛盾的集中汇集点,在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们自觉遵守和主动维护法律意识不强的背景下,"执行难"很自然地成为棘手的社会问题,执行信访投诉率亦随之相对较高。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执行一庭的张军强法官却做到了2009年上半年办结执行案件171件,结案量位居该院执行部门前列却"零信访",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有什么秘诀呢?  相似文献   

3.
过去两年,最高法院连续出台5个重要文件以应对执行"难"和执行"乱",而后者显得尤为紧迫。 "执行法官权力相当大!"对于目前法院执行之"乱",孙加瑞(最高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庭检察官、博士,主持该庭执行检察处工作)的总结是:一些法院、执行人员违法不履行职责和违法滥用职权以及利用执行权谋取私利,有人称为"不给钱不执行、给了钱乱执行"。  相似文献   

4.
执行案件从制约其权利实现程度的客观因素看,可分为"执行不了"、"执行得了"两类案件。以权利实现为本位的现行民事强制执行模式,由于未能对不同类型案件采取不同目标定位和应对措施,在相当程度上不能有效回应当事人对法院"执行难"的责难。而"程序公正在先"之执行思路却显得过于激进。为此,在民事强制执行模式改革上,探索"权利实现与程序公正并重"之混合式执行模式,对不同案件不同对待:对"执行不了"类案件,强化程序公正、突出执行服务理念,强调以"理"服人来化解申请执行人对权利未能实现的不满与怨言;对"执行得了"类案件,强化实体公正、突出执行威慑力、强制力,强调以"力"服人来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而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民事执行权的配置模式,无论是"一元制"还是"二元制",在配置执行权时都充分考虑了执行权的司法性和行政性双重特征。因此,我国的民事执行权优化配置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保障执行权双重特征的前提下,充分整合现有立法资源,优化配置执行机关权力,逐渐完善执行工作运行的配套制度,从而促进我国民事执行工作的高效公平运行。  相似文献   

6.
以"天价滞纳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天价执行罚"在行政强制法制化的进程中广受诟病,"天价执行罚"的产生主要源于法律对执行罚的数额规范不够明确甚至缺失。国家用规章尤其是用人大立法的形式对执行罚的数额作出明确规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大瑜 《法制与社会》2011,(19):133-134
民事执行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维护司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民事案件的执行效果却不尽人意,"执行难"是目前法院面临的一大难题,执行不力给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效力打了大大的折扣。本文试图通过在对目前执行难的表现、原因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破解执行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审判》2010,(12):36-37
在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清积工作。作为这场清积活动中的一个节点,鱼台县法院能够被山东省高院确定为“指定案件执行法院”,充分说明了该院在执行工作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张勇。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以来,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以破解"执行难"为中心,瞄准要害,重拳出击,创新执行机制,搭建联动平台,强化执行举措,整合执行资源,共清理执行积案2683件,执结标的额1.8亿元,实际到位率66.7%,罢息涉执信访案件51件,有效地保障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为全椒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执行工作连续五年在全市法院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0.
肖更新 《法制与社会》2010,(26):137-137,149
民事执行中存在的"执行乱"、"执行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正常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瘤疾。本文指出加快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立法完善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提,是维系我国正常经济和社会秩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只有对执行依据的法院裁判乃至整个审判程序从根本上治理和整顿,才能根治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工作的"执行难"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12.
缪新森 《法制与社会》2010,(23):124-124
近年来,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经常有冲突发生,媒体上也有诸多报道。由于执行案件数量增多,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执行难案件,比如被执行人下落不明,被执行人财产隐藏或转移财产等。但是,还有一些难题体现在被执行人的抗拒执法以及如何引导被执行人配合法院工作等方面。在执行工作中体现"和谐"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和谐"执行。  相似文献   

13.
吴星 《江淮法治》2010,(19):12-15
"谢谢执行法官,我儿子上大学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8月16日上午,家住宣城市宣州区的老石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4万元案件款后,紧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激动地说。和老石一样,家住淮南市潘集区的23名农民工最近也特别高兴,因为在执行法官的协调下,拖欠了5年之久的工资款也终于拿到了手中。  相似文献   

14.
张丽平 《法制与社会》2011,(26):274-274
探望权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该类案件执行难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应加强思想教育、审执结合、注重文书可操作性及完善立法等对策。同时提出在该类案件执行中应充分认识公权力的局限性,做到"谦抑执行"。  相似文献   

15.
博爱、和谐、创新和包容是广东省中山市的名片。2006--2008年:广东省中山市法院共执结案件32952件,结案率91.13%;结案标的额94亿元,执行到位金额30亿元,执行到位率为31.1%;以和解方式结案4679件,和解率为14.3%。在执行工作中,该院以“案结事了”为目标,以阳光透明促和谐、人文执行创和谐、执行救济求和谐、加强制裁保和谐、调解疏导助和谐、协调执行固和谐等六步执行法,  相似文献   

16.
罗素君 《法制与社会》2011,(10):129-130
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刑罚与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及"以刑代罚"、"以罚代刑"、"先罚后判"、"判而不缴"等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罚金刑的实行效果。本文拟从检察监督的视角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并从完善罚金刑刑罚与执行监督机制、健全检察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体制等方面来探析拓展检察监督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常怡 《法治研究》2010,44(8):3-6
尽管我国为解决"执行难"问题进行了诸多尝试,但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充分解决。本文从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目前在我国的现状及原因,逐步探索一些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方法和建议,从而找寻破解"执行难"问题的出口。  相似文献   

18.
一云 《检察风云》2010,(16):40-41
2010年4月,安徽省黄山市一名二十八岁的故意杀人犯即将被执行死刑。当执行人员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流着泪说道:"告诉阿迪父母,我对不起他们,但我是很爱阿迪的。"  相似文献   

19.
连日来,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法院在开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加大对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执行力度,注重从情、理、法等方面开展执行工作,促使被执行人主动配合执行工作,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据统计,该院2007年12月31日前未结的执行积案共有666件,其中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有12件,标的额51.86万元。截至2008年12月26日,12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已全部执结,其中通过和解方式执结的有8件,执行和解率达66.67%,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6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执行事务中心正式启用。记者了解到,这是该院进一步完善协助执行网络建设的又一个新举措。在该中心的执行审查窗口,当事人若能提供被申请人的财产线索,即由专人对口联系公安、银行、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立即启动查人控物的工作程序。"依托执行事务中心这个窗口的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