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75号国务院令,公布《工伤保险条例》。与目前处理工伤赔偿依据的原劳动部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及一些地方法规相比,《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制度适用的范围,解决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来源和安全性问题,并对工伤鉴定过程进行了严格规定。  相似文献   

2.
工伤保险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75 号  《工伤保险条例》已经 2 0 0 3年 4月 1 6日国务院第 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 0 0 4年 1月 1日起施行。总 理 温家宝二○○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已经2006年11月10日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报》2012,(4):8-12
<正>津政令第50号《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已于2012年1月1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5日起施行。市长黄兴国二○一二年二月三日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第一条为了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3年4月27日以国务院375号令公布,将于2004年1月1日施行。《条例》的公布施行,对于全面建立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工伤保险工作,促进安全生产、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工作。为贯彻落实《条例》,切实做好《条例》施行前的准备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开展《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工作《条例》是工伤保险的重要行政法规,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学习《条例》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进行思想发动,制定学习计划,保证学习质量。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工伤保险业务人员,要熟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18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有效地应对水上突发事件,规范水上搜寻救助活动,保护水上人命安全和水域环境,减少财产损失,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水域开展水上搜寻救助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于工伤认定第一章第十四条第六项的修订,在社会上引起较强的反响。下面就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几个案例进行探究,以求进一步提高对该项内容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施行以来,已历时7年,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2010年底,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条例》作了哪些调整和变化?对企业责任和经济负担有哪些变化?对工伤保险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的要求?1月7日,福建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负责人曹岁明应邀就上述一些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问:我同时在两个单位打工,办了两个工伤保险,受伤后是否可获两份赔偿?周何停律师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社部函【2004】256号)第一条"职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由此可见,你在两个单位打工,分别在两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1,(10):35-35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文件精神,近日,泰宁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和县公务员局共同研究决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泰宁县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市级统筹工伤保险,以进一步提高工伤赔付待遇,增强工伤保险基金风险抵抗能力,保障我县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同时要求劳动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根据条例的规定.2005年12月29日.劳动保障部会同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报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伤保险制度作出了规定.使这些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权益维护,有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12,(Z1):57
2011年10月17日,宁德市医保中心组织召开市直财政核拨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布置会,部署贯彻落实福建省工伤保险会议精神、新《工伤保险条例》和《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相关工作。市直财政核拨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共八十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二○一六年二月六日宁政规字[2016]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南京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保障我市优抚对象医疗待遇,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民发[2007]101号),《江苏省实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96号)、《江苏  相似文献   

14.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一首《爱的奉献》的歌曲在莆田市康复医院康复科里回荡,医生笑了、护士笑了,而哼唱这首关爱生命之歌的人却是一名工伤伤残病人。这名病人叫许金龙,1969年6月出生。2003年1月,许金龙被莆田电业局荔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招用为农村电工。同年9月20日,许金龙在秀屿区东峤镇为用户上杆修理照明灯、检查杆上接线头时,不慎从7米多高的电杆上掉下。马上被送往医院,治疗10多天后,一直神志不清。莆田附属医院确诊其病情为  相似文献   

15.
上班身体不适回家死亡,视同工伤 【案例】:陈慧生前系九华建材公司职工。2008年3月5日10时许,正在上班的陈慧突感身体不适,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在他人陪同到医院就诊后,门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建议进一步检查。由于已近中午,陈慧决定下午再来。约14时,在家的陈慧突然病情恶化。待急救人员赶到,陈慧已经死亡。九华建材公司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而陈慧在工作时感到不适,回家后才死亡,不能认定为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且只是初诊为“冠心病”,并没有实施抢救,故不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障世界》2008,(3):38-39
《吉林省个体工商户雇工工伤保险办法》已经2007年12月29日省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7.
征婚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自2004年1月1日起实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凡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称用人单位)的职工或者雇工均依照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依据该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  相似文献   

18.
第一家专业公司1949年11月23日,中国茶叶公司宣告成立,此为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专业总公司。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出访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应斯大林的要求,乘专列离开北京前往莫斯科访问,并参加斯大林70寿辰。第一条铁路1950年6月15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动工修建,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5号《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7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尹蔚民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相似文献   

20.
【案情】郑某原为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2011年7月20日,该公司经理指派郑某、李某等三名员工出差到江西赣州承接一个工程项目。在出差旅途中,郑某突发疾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郑某死亡算不算工伤?【分析】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狭义理解,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是指职工从事具体工作任务的空间和时间,如厂房、车间等,如此理解,本案中郑某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是工程项目所在地,不包括出差途中。但是,这样理解显然有失公正,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