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不久前深刻地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就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他在分析我们党内当前的政治状况时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  相似文献   

3.
跨入新世纪之际,重温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关于“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论断,即是对国际共运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这个经验总结是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中国政治一个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从经验角度看在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近30年里,即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的破坏,更有以王明为代表的三次“左”的破坏,都几乎葬送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半个世纪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严肃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就提醒我们:只有开展深入持久的反倾向斗争,尤其是反“左”倾斗争,才能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三个有利于”体现着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有利于”体现着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董德刚(本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阐述的新观点之一。他在作为该卷的纲领和主题的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①十四大政治报告不仅肯定了这一论断,而且进一步具体地指出:“‘左’带有革命色彩,拿大帽子吓唬人,好像越‘左’越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从一九五七年起的二十年间出现的错误,主要都是‘左’。改革开放要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观念,阻力主要来自‘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只有深刻认识“左”的性质和危害,破除长期以来束缚  相似文献   

7.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以来,人们对此做了很多解释。开始,人们认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后来,却说成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或者是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还有人对“三个有利于”的具体表述和具体内容提出种种问题。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一)邓小平同志的原意是什么?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1—2月巡视南方的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这段谈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思想解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下总的简称“三项标准”或“三个有利于”,分别则简称“生产力标准”、“国力标准”、“生活标准”)关于“三项标准”的性质,现在有三种理解:一是归结为“性‘资’姓‘社’问题的判断标准”,二是归结为“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三是归结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而“假”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却没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  相似文献   

11.
有人写文章说:“三个有利于”“既没有公与私的标准,也没有姓‘社’姓‘资’的标准”。这种观点说白了就是: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什么都可以干,管它姓“社”姓“资”。一段时期,这种观点相当流行。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之类说法。对这种观点和说法,开始我也有同感。可是认真读一下邓小平同志的原著,就觉得不对了,可以肯定地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姓“社”而不姓“资”;是要有利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借鉴国内、国际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研究这一理论,才能用新的社会主义观武装我们的头脑,搞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是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大规模的拨乱反正时期,改革开放也遇到了姓“资”姓“社”的困扰。在关…  相似文献   

13.
析“左”     
自从传达贯彻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南巡讲话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出现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我国的改革开放出现了新的势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国民经济,也由1991年的全面回升,进入新的高速增长时期。回顾传达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前的情况,“左”的一套东西和各种陈旧的观念,紧紧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姓“资”姓“社”的诘难,认为改革开放是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左”的思想,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障碍。对比传达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前后的情况,又一次看到,清除“左”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是我们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展的前导,其意义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的新春,耄耋之年的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作了重要谈话,后来被称为“南方谈话”.当时,国际上风云诡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动荡不安;国内,改革开放举步滞缓,姓“社”姓“资”,诘难不断. 邓小平回应:不要被假马列主义者吓倒,要坚持实事求是,“纵观我们党70多年历史,都是‘左’!‘左’的东西把我们党害苦了!”所以,他的南方谈话贯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最终要解决“左”的问题. 邓公此行,功德无量;廓清迷雾,振聋发聩.谈话记录稿约两万字,最后整理成约六千字.中央以“谈话要点”文件下发,媒体则是以深圳特区报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引起转载狂潮,国内外为之瞩目.此后,全国开始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当年党的十四大主题明晰:确定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时,就当前的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发表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意见。他谈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党的十四大报告重申:“在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上,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防止“左”,就必须对“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左”的认识有偏差,从而使防止“左”往往不能彻底。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左”的实质与危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姓“社”、姓“资”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是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推动改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讲政治,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不是什么新问题。从我们的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主席和邓小平同志,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一下这个问题呢?目的是希望全党更加坚定不移、更加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好”。又说,现在“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李登辉要搞‘台独’,我们不讲政治行吗?”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  相似文献   

19.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这是公认的。说“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有些人就不大理解了。他们总认为,搞“左”的人,主观上是坚持社会主义的。这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但判断其是非,不能只强调主观动机,要看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指出要防右但主要是反“左”以来,论述我国“左”倾顽症之表现及其危害的文章可谓不少。“左”不仅在中国是一种顽症,而且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存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左”不仅使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而且还会葬送社会主义,使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权得而复失,社会主义毁于一旦。“左”之所以频频发生,防而不止,有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孳生的厚土,有其深刻的理论、思想、社会、历史根源。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