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是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法院工作和审判人员履职情况而采用的一种监督方式。通过旁听庭审并进行评判能够使人大代表直观、近距离地了解法院的审判情况,有利于审判机关严格、文明、公正、规范地执法,提高审判水平和办案质量。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一些地方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规定庭审结束后由参加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  相似文献   

2.
李华 《辽宁人大》2008,(6):26-27
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是人大代表视察审判工作的一种形式,是加强对审判工作监督最直接的一种手段,但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作定性的评价,却不妥。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地人大为推进司法监督工作,推出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但总体而言,代表旁听大多是了解案情,着眼于开庭观摩。上海市人大代表旁听庭审,重在评议,使司法监督迈向实质化。  相似文献   

4.
倪红钢 《辽宁人大》2006,(12):18-18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还有的地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类似评选“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的活动。那么,人大代表评判法官庭审情况是否妥当呢?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可以评判法官庭审情况,当然,上述做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5.
王成保 《公民导刊》2006,(12):34-34
司法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目前。一些地方人大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并对庭审工作进行评议。有人认为:这是人大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有可能妨碍独立审判。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如果能够通过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实现代表与法官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人大司法监督收到实效。这应该是大家的共同期待。当然,旁听后的评议,应是对庭审中发现普遍性问题进行评议,这与个案监督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6.
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是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无可非议,但庭审后由参加旁听的代表对庭审情况进行评议,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欠妥。组织人大代表评议法院庭审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相似文献   

7.
闫旭辉 《人大论坛》2009,(11):36-36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出台了有关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办法,并在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作出评价。今年本刊第七期推出《人大代表巡回法庭上“挑刺”》以后,读者刘家华就来稿指出:人大代表不仅可以“挑刺”,还可以评判法官庭审情况(见本刊第八期)。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15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郑州市中级法院审判庭二审公开审理王振松等55名被告人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庭审中,在场的新闻记者和广大群众注意到,旁听席前排赫然坐着包括河南省人大内司委主任和副主任在内的十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他们是应邀旁听并监督案件审理工作的。如此较大规模地邀请人大代表旁听人民法院庭审工作,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龙口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多年旁听庭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外地的经验,多方论证调研,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暂行办法》,逐步建立完善了人大选案、据案选人、跟踪反馈的旁听机制,切实提升了人大司法监督的水平,促进了法院审判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大选案"减去了被动监督的砝码从各地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选案方式看,多数是法院选好案件,人大代表参与旁听,旁听案件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准备充分的庭审现场,很  相似文献   

10.
徐继响 《公民导刊》2006,(12):34-35
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庭审笔者有两点隐忧。隐忧之一,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化是不是一种“制度重复建设”?根据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相应人民法院的工作。据此,关注特定案件的人大代表只要觉得有必要自然可以去旁听庭审,所以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化的重心就只能落在“邀请”上了。但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松滋市人大常委会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司法监督的新思路和新方式,以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为突破口,不断丰富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监督内容,规范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监督行为,积极履行司法监督职能,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让司法监督更直接监督法实施后,人大对司法机关工作监督的要求有了提高,在不再开展个案监督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使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摸得着、看得见,是新时期人大工作创新的一个着力点。创新思路,形成开展旁听庭审的共识。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主任会议听取法院、检察院情况汇报,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法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4.
<正>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活动甘肃省宁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力度,抓住庭审质量这一工作重点,将人大司法监督扩展到法院庭审这一司法活动的核心领域,探索增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选准旁听范围。根据法院每季度开庭排期表及时选定旁听案件范围,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社会关注度高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白皮书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正在修订《人民法院人民法庭规则》,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和报道庭审的规则,依法保障公民旁听庭审权利。白皮书指出,"各地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参加庭审旁听与观摩,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许多法院推出公民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旁听庭审、网上预约旁听庭审等措施,努力为公民旁听庭审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6.
【背景提要】2000年,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始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旁听庭审。2006年,沈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旁听庭审活动。《监督法》实施以来,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完善代表旁听庭审的形式、程序和内容,把庭审过程作为一种有效的司法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人大月刊》2010,(6):44-44
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实施已久,但因为缺乏统一标准,各地做法不一。有些地方人大代表旁听流于形式,很难产生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俐 《中国人大》2010,(21):55-55
11月5日,山东省沂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对县法院一起盗窃案件、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庭审工作分别进行了旁听。图为旁听现场。  相似文献   

19.
司法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目前,一些地方人大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并对庭审工作进行评议。有人认为:这是人大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有人认为,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有可能妨碍独立审判。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如果能够通过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实现代表与法官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人大司法监督收到实效,这应该是大家的共同期待。当然,旁听后的评议,应是对庭审中发现普遍性问题进行评议,这与个案监督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0.
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活动,是人大监督法院工作的一种新的尝试。邀请人大代表旁听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判,是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原则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人民法院与人大代表联系、沟通的重要途径;是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主要形式,也是人民法院接受人大监督,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提高审判质量,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