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对于育人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院校存在志愿服务与教书育人相脱节的状况,制约了志愿服务积极作用的发挥。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探索"三导师"制(专业导师、志愿者导师、职业导师相结合),增加志愿者导师作为高职学生选择人生道路、体验社会生活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先做人后做事";另外,采取"三合作"方式,支持师生参与"志愿项目评审合作、志愿活动督导合作、志愿服务评估合作",全程参与社会建设与治理创新,获得知识增长和素质提升。志愿服务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学实习,成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值得引起更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青年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时,计划行为理论可以起到指导性作用.我们在2020年对73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提升志愿服务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志愿服务意愿有着正向影响;志愿服务意愿对志愿服务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志愿服务意愿在态度与志愿服务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志愿服务意愿在主观规范与志...  相似文献   

3.
从学理上看,青年的先天优势及特点与志愿服务要求相吻合,使得青年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志愿服务作为青年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提升青年责任担当能力提供了广泛路径,所以青年应将志愿服务内化为自身责任或一种生活方式。从实践来看,青年一方面主动承担着关爱他人、提升自我及推进国家与世界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青年的志愿服务理念存在一定偏差、青年志愿者动机多样但内生型动机缺乏、青年参与零星且缺乏可持续性,这些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与青年的发展。因此,青年要进一步明确自身使命与责任;加强学习,端正志愿服务动机;结合所长精准对接服务,探索"服务学习"新模式,引领社会生活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的发展是公民社会发育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志愿精神体现了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志愿精神的确立。要推进志愿服务的持续化发展,必须确保志愿服务发展的规范性、专业化和共赢原则。  相似文献   

5.
企业参与志愿行动的功能及模式——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对志愿行动的研究主要是志愿行动发展的总体状况,包括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对于志愿参与主体的研究则集中于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学生群体,对于企业参与志愿行动的研究还比较少。从企业参与志愿行动的方式和内容等方面出发,研究企业参与志愿行动的功能和参与模式,为扩大企业参与志愿行动规模和深化其社会影响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高校是青年学生参加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组织载体,大学生参与助老志愿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指出了实践路径,实现的机制与政策创新要求:5大价值观体系必须构建;政府角色定位必须准确;社会组织必须去行政化;志愿者服务必须落地、做实;志愿者的权益及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必须建立。  相似文献   

7.
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不同 ,可以把志愿服务分为两类 :一类是组织和群体压力下的被动参与 ,一类是以自我实现需要和报恩为出发点的主动参与。在当前进一步深化和推广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 ,要正确引导和激励志愿者的参与动机 ,以实现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长期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民工参与志愿性慈善活动可以提高社会地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加社会福利;参与的前提条件是个人要有参与意识和行动,慈善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等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而志愿服务则是他们参与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确定新的战略。志愿服务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方式,受到各地党团组织的高度重视。中国共青团倡导和推动的青年志愿服务,成为引领社会时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毛泽东、邓小平等历代国家领导人关于“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的科学论述,都是发展青年志愿服务的指南。在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幸福生活的过程中,青年志愿服务引领社会风尚、青年志愿服务培育时代新人、青年志愿服务塑造社会品牌、青年志愿服务探索创新机制、青年志愿服务丰富先进文化,在中国社会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国新的时代课题.公众参与特别是青年的参与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然而,我国青年公民意识呈现理性与偏激共存、热情与冷漠共生的现象不利于青年自觉、理性的参与.基于此,青年公民意识培育应以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为基本内涵.围绕这三个基本内涵,我们藉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互联网等载体,以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的方式开展青年公民意识培育.提升青年公民意识是事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之一.我们可尝试以家庭参与为青年公民意识培育的起点,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年公民意识“输出者”和“中转站”的作用,打造网络问政、志愿服务等虚实结合的引导青年自觉提升公民意识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大背景下,青少年志愿服务需要再审视。将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志愿服务为契机,推动青少年树立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助人意识等优秀品质和道德情操,为实现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基础。要更加重视志愿服务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在志愿服务教育进学校、志愿服务去功利化、拓展参与渠道、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审视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青年志愿者的行动领域与管理路径——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上海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对上海市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了反恩,提出青年志愿者行动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大型志愿活动与日常志愿服务、低端服务和高端服务、激励和监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转型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面临21世纪的社会需求,青年志愿服务必须实现转型。其转型背景包括民间需求强烈、社会资源丰富、政府导向明确、国际影响加大;青年志愿服务的结构转型主要的是建立协调中心、管理组织调整、服务团体分化、鼓励自由组合、完善激励机制;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是日常化、普遍化、持久化、社区化、法制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社会政策对志愿服务的支持作用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公民参与、社会福利、社区发展、环保低碳、国际合作六个方面。公共服务政策为志愿服务的发展让渡了空间,公民参与政策激活了民间活力,社会福利政策丰富了志愿服务形式,社区发展政策提供了社区服务平台,环保低碳政策推动了环保志愿者的兴起,国际合作政策拓宽了志愿交流机制。从政府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背景出发,加强社会政策对志愿服务的引导和支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30-31日,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在北京召开“探索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研讨会”。戴均良司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戴均良司长在讲话中强调了四点意见。第一,要充分认识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是国务院领导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的任务,是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的长效机制,不仅可以规范志愿服务管理过程,更有利于调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第二,要积极构建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更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蓬勃展开。调查发现,志愿服务活动还存在诸如志愿服务的内涵未被准确解读,志愿服务体系不完整,志愿服务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为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必须建立专门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完善志愿服务的活动机制,以社会实践带动志愿服务的体系建设。而对于地区性和行业性高校来说,更要根植自己的特色,以文化品牌的建设引领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志愿服务蓬勃兴起,志愿组织、志愿者不断壮大,志愿精神得到弘扬,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几十万志愿者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志愿者的首次集中“亮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民意识的觉醒,标志了公民社会的肇始。作为一名志愿者,对赴灾区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系列调查,运用参与观察、调查问卷、访谈等科学方法,对志愿者服务的动机、频率、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志愿服务最初在社区诞生,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通过为社区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服务以及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如今,伴随志愿服务从城市到农村的扩展,志愿者从青年群体向多年龄群体的扩展,逐渐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化热潮的志愿服务潮流,成为中国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青年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青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而面对高压所带来的挫折和困难,大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应对心理,产生了很多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如何引导他们克服挫折感,培养他们的自我抗挫能力,同时家庭和学校也要发挥应有作用是全社会以及青年工作者都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青年理论研究成果为主 ,兼顾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突出青年特色与理论特色。为了突出本刊特色 ,形成栏目品牌 ,决定推出以下 4个重点专栏。欢迎广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学校教师、共青团干部踊跃投稿。一、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这是本刊设置的主要特色专栏 ,征求关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青年志愿者行动、城市志愿服务、农村志愿服务、学校志愿服务的典型经验与研究文章 ;征求城乡社区发展、青年文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的研究文章。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