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乙两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合同,共同开发两幢商品住宅 楼,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管理,无论以哪一方的名义开发,最后盈亏 各半。合同签订后,两公司共同筹集了开发资金并成立了联合办 公机构,但实际开发建设的所需手续包括土地使用权、规划设计、 预售商品房登记等都以甲公司的名义办理。1997年7月,M银行 出资300万元预购住房17套,甲公司与M银行签订了《订房协 议》,乙公司的代表也参与了协议的签订。1998年6月,楼房竣工 后。甲公司为M银行开具了17套住房发票和《商品房产确权注册 登记凭证》(当地房管部门核…  相似文献   

2.
■案例刊载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1年第5期【案情】2007年3月14日,原告张建中、被告杨照春签订合作出资协议,约定原告和被告共同出资1238万元,以被告名义受让南京绿洲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洲公司)61.75%股权,其中被告出资877.501万元,占43.77%;原告出资360.499万元,占  相似文献   

3.
范成兰 《律师世界》2002,(12):42-44
一、案例介绍及问题提出公民甲因经营活动与原告公司有业务往来,1998年甲欠原告公司一定数额到期债务未还,次年,甲出资注册资金的90%与公民乙登记成立了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甲为执行董事,即法定代表人。同年底,甲以公司名义与原告公司订立一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以公司名下的汽车一辆抵偿甲所欠的原告公司的债务,接着双方按协议办理了汽车过户登记手续。后原告公司经申请车辆评估机构评估,认定车辆价值不足所欠债务,遂以甲和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两被告偿还余额债务。对于本案,笔…  相似文献   

4.
[案情]2000年9月,丁资产管理公司诉丙公司担保合同纠纷案,原告丁公司诉称:1996年12月,甲银行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外汇资金借款合同,约定由甲银行向乙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吴某与许某合伙开办了某音乐溜冰场。2003年5月,吴某以合伙人代表名义与甲公司签订了协议,将某音乐溜冰场以14万元的价格一次性转让给甲公司,并与甲公司共同投资百威文艺沙龙(以下简称百威)。因许某不愿投资百威,百威负责人顾某(甲公司法人代表)邀请汪某入伙,2003年5月和6月汪某先后支付给许某6万元现金作为溜冰场转让费。  相似文献   

6.
张焕文与妻子、岳父三人成立私家侦探公司进行讨债业务,与478余人签订委托调查协议,有偿为他人讨要债务,以调查中心名义非法讨要约定债务标的金额共计人民币66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7.
[案情]王某系甲销售公司业务员。2011年5月,甲公司与某房产开发公司签订售楼委托协议,双方约定甲公司以房产开发公司名义销售该公司开发的房产,售房合同加盖房产公司印章,销售收入直接打入房产公司指定帐户,另约定房产实行一房一价定价销售,甲公司不得随意加价或降价销售,房产公司以销售价款的一定比例付给甲公司酬金。2012年9月,王某见市场价格上涨,便擅自抬高价格,以市场价出售房产,将虚高部分价款不体现在售房合同,并让客户直接将该部  相似文献   

8.
《公司法》第28条要求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时应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相应地要求公司设立时应提供财产权转移的证明文件,而以非货币财产首次出资时,由于公司尚未设立,对如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公司登记机关和法院持有不同的态度。实践中,以货币或动产类非货币财产出资之所以没有遇到困境,是因为借助于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制,以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开设银行账户和订立协议,从而完成货币和动产类非货币财产的出资。同样,以债权的物权化为基本思路,以预先核准的公司名义与出资人订立不动产出资协议,然后借助于物权法上的预告登记制度,将该不动产协议办理预告登记,保障将来成立的公司实现物权,从而解决不动产类非货币财产首次出资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案: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中资金提供方的债权性质如何认定?S公司是一家房地产项目开发企业,于2010年与五位合伙人签订了共同开发重庆两工程项目的房地产合作开发协议,约定由五位合伙人提供资金,以S公司的名义购买土地并进行具体开发工作,各方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一年后又签订了相关补充协议。  相似文献   

10.
一、案情介绍1992年12月18日,香港A公司与中方B公司、C公司和D公司四方共同签订中外合作经营“珠海××花园有限公司合同书”(下称合作合同)。同时,四方又签订一份“单项经营房地产开发公司协议书”(下称合同协议)。内容规定各方的出地、出资和各自的风险责任。合作合同已包含了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与合作合同规定不相同。(由于本案主要是讨论仲裁条款问题,因此其他内容省略。)四方在合作合同第18·5条规定:附件“单项经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协议为本合同不可侵害的部分,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合作合…  相似文献   

11.
张勤缘 《中国律师》2001,(12):62-63
某商贸公司董事长贾某以为银行拉存款可以支付高息为名,采取签订委托存款协议的手段,诱使信用社将3000万元以商贸公司的名义存入银行。银行收到存款后,开具了存款人为商贸公司的大额存单,商贸公司将存单交给信用社后,随即同银行签订委托贷款协议,将3000万存款贷给贾妻注册的公司,致使信用社手中的存单到期后,无法兑现。事发后,贾某以合同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判决除已在案扣押的款、物发还信用社外,其余不足部分继续向贾某追缴,并予以发还。由于追缴不能,信用社又以银行在办理存款交易中,未按规定在存款单上加盖…  相似文献   

12.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 ,约定双方合作出口女士皮衣 ,同时 ,两公司又与某实业公司签订一份订购女士皮衣的订货合同。签约后 ,甲公司即根据合作协议与订货合同的约定 ,将 12 9. 6万元的定金委托乙公司支付给某实业公司。某实业公司收到该笔定金后 ,只留下 3 0万元 ,余款全部返还乙公司。后因合作协议及订货合同均未履行 ,甲公司遂以乙公司为被告 ,某实业公司为第三人 ,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乙公司与某实业公司返还12 9. 6万元的定金及利息。一审法院判令 :一、被告乙公司返还原告甲公司 99. 6万元及利息 ;二、第三人某实业公司返…  相似文献   

13.
6月11日,中科创业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 据检察机关指控,从1998年12月到2001年1月期间,吕新建(吕梁)曾先后指使被告人联合在北京、上海、浙江等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克沃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或个人名义,与100余家出资单位或个人签订合作协议、委托理财协议等,筹集资金共计约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20日,甲银行与乙保险公司签订了《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作协议》。合同约定,乙保险公司负责向甲银行提供借款人(即投保人)购车资料(包括购车合同、发票、购车完税凭证等)并确保真实;乙保险公司应当对投保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审查,并对其借款承担保证保险责任。除协议规定的不可抗力、政策变动、投保人与银行恶意串通等免责范围外,不论何种原因投保人连续三个月未能按照贷款合同约定按期供款,乙保险公司承诺在收到甲银行的书面索赔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确认保险责任并予以赔付。协议签订后,甲银行先后与借款人丙等20人签订了《…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 甲公司拥有一项专利技术.为了完善和推广该专利技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合作推广专利技术协议书》.合作协议书中约定,甲乙双方联合组建丙公司.丙公司注册资本108万元,甲公司以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投资,乙公司以货币资金投资.后丙公司依照《公司法》成立.然而,在丙公司的公司章程和第一次股东会议记录上,均显示甲公司以专利技术本身出资.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马某系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安监局")局长,其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贿赂20余万元。此外,马某与王某等人共同出资10万元成立中介服务公司甲,马某实际出资7万元,占甲公司70%的股份,并以朋友陈某名义在  相似文献   

17.
一、案件所引发的问题某地甲商贸有限公司与同一地乙房地产有限公司于1992年10月16日签订一份关于联合投资开发某一房地产项目合同书,约定甲、乙双方共同投资开发某建筑大厦。甲公司负责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使用期限为3年,自1992年10月22日至1995年10月21日止,投资款应于该合同签订生效后15个工作日内拨入乙公司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乙公司负责甲方投资以外的其余资金,并负责该项目的立项、设计、建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日常管理工作。双方还成立了形式上的联合开发房地产项目指挥部。双方还协商确定,甲…  相似文献   

18.
从一起案例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曾代理一起出资转让纠纷案件,从中发现了《公司法》上的一些问题,既有立法上的不完善之处,也有对法条的理解问题。由此引起笔者的一些思考。一、案件情况及判决结果某有限责任公司有甲、乙、丙三位股东,各自出资分别占注册资金的34%、33%、33%。其中甲为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2001年7月20日,乙与丙签订《出资转让协议》,丙将全部出资转让给乙。乙即要求公司办理股东变更。但甲以乙丙之间的股权转让未经股东会同意为由拒绝承认其效力,并拒绝办理变更。乙即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公司办理股东变更手续。一…  相似文献   

19.
郑青义 《山东审判》2006,22(4):118-120
一、案情2003年3月10日,甲与开发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该合同约定开发公司将其所有的十二间沿街营业房分别租赁给甲等十一人使用(甲为一间),租赁期限自2003年3月1日起至2006年2月28日止。2004年12月6日,开发公司与乙(也是承租户之一,其承租了二间)签订了十二间沿街营业房买卖协议,将开发公司所有的十二间沿街营业房全部转让给乙,并已办理过户手续。2005年1月4日,甲等十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开发公司与乙的房屋转让行为侵犯了其优先购买权,要求确认开发公司与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并以同样的价格购买其租赁的一间营业房。二、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20.
卢伟 《检察纵横》2003,(3):51-51
A公司与B自然人准备设立C公司,经过协商签订了《共同创建C有限公司的协议》,双方约定A公司出资60%,派出代表担任C公司的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并派出6名董事;B自然人出资40%,派出2名董事,并由B出任总经理。同时又规定了双方在设立过程中的其他义务。后来双方为办理设立手续又按《公司法》的有关内容制定了《C有限公司章程》。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