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国内创造就业岗位是长期就业战略基石。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新世纪中,由于高新技术的采用,可能会形成一部分人高生产率、高收入,而另一部分人退出劳动力队伍,靠社会救济生活的格局。这种格局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都是十分危险的。绝不应当成为我国就业战略的出发点。就业的稳定是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对劳动者来说,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中国的资源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完全能够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关键在于采用何种就业战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转型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心。对正处于大转型阶段的当下中国来说,城市治理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在充分激发城市创造性活力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动态稳定的内生机制,既充分发挥城市作为现代经济主引擎和现代文明传播中心的功能,又有效避免城市在快速膨胀过程中成为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集散地。中国城市化的特殊背景及其特殊的推进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治理难题,决定了城市治理创新的现实路径是遵循有效性原则,在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体制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探索和建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以全面整合城市治理资源,有效应对城市治理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近一个世纪的奋斗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现代化的机理是以国家主导、集社会资源、基稳定秩序、借后发优势、籍持续发展、行跨越战略。这决定了中国现代化不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而中国现代化发展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党建设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有效互动已成为当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这个机制产生持久效能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应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4.
孙久文  原倩 《前线》2016,(5):38-40
正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依法治国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区域与城市领域的依法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明确提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这是党中央对今后一个时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其管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在保障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李印香 《前线》2011,(5):47-48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成为全球科技研发中心、全球生态示范中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新能源汽车在突破能源瓶颈、契合技术提升以及体现低碳社会发展趋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切实抓好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研发和制造领域实现突破,使北京成为国际领先的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将北京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智慧城市、环保城市,已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正>大数据正在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兴资源、国家竞争的关键要素、社会前进的重要因子。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阐述与分析大数据对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作用及其路径正是题中应有之义。一、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步展开了大数据的应用与实践,2012年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实施大数据战略工作方案》,广州成为全国率先启动大数据战略的城市;2014年北京中关村成立  相似文献   

8.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 《发展论坛》2000,(5):28-30
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当代发展理论认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也说明,如果不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终将受到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惩罚,滞缓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新的世纪中尤其要把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上来。(一)从历史上看,自然环境一直在不断变化和自我演化。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是在1750年出现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使现代经济增长在成为人类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9.
传统农业在我国延续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传统农业已成为当今中国最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方式下从事生产、生活的人口也成为今天中国最为贫困的人群。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使广大农村长期难以摆脱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也使我国整个社会结构都受到农业社会的种种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农业的存在及其特殊的改造道路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有其特殊道路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我国传统农业改造的特殊道路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继乡镇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后,城市化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宁波能否顺势应时,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就推进宁波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些看法。一、关于宁波城市化发展战略问题宁波城市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城市定位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总量增长很快,年均增幅达到15.5%,目前在全国219个城市中排在第27位,但是离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因此宁波首先应成为我国沿海重…  相似文献   

11.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法律法规守常性的统一。稳定与发展在当今社会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的。社会的进步正是在稳定和发展的主旋律下进行的。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一  1989年 2月 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的这个讲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在社会稳定的前…  相似文献   

12.
中产阶层在发达国家是社会的“稳定器”,发展中国家能否克服成长起来的城市中产阶层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呢?通过对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功能理论论争的回顾,分析当前城市中产阶层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所积累的物质基础使得中国具备了解决中产阶层与秩序稳定、民主发展困难的能力,从而实现中产阶层成长与社会秩序稳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塑造城市形象的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形象从实质上来说是城市文化的外在化,文化的三个形态即知识形态、观念形态和艺术形态决定了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形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城市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因此,塑造城市形象首先就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这才抓住了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社会稳定理论占有重要地位,为确保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探析和准确把握邓小平社会稳定理论的发展历程,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波 《探索》2006,(4):58-60
社会结构分化是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同时,社会结构分化也对社会调控体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调控体系,既要顺应现代化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发展,同时,又要引导、控制好分化的速度、程度和走向,使之与政治体制的承受程度相适应,实现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赵文光 《世纪桥》2009,(9):70-7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资源需求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发达地区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对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党的十五大报告又一次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是一项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领域各方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相互配合,各尽其责。在实施这一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如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并用来指导规范我们的发展战略和各项措施,就成为我们完成各项战略任务,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之关键。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小城镇建设,合理发展小城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是提高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正确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比率一直低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城市化滞后状态不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甚至出现了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倒流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怎样合理发展小城镇,应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要尊重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的发展是随着我…  相似文献   

19.
社会冲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防止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是世界范围内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要通过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避免社会动乱,使国家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中,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现代化的源泉在城市,而政治稳定的源泉却在农村。”①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社会,农村的稳定就更是整个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农村的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