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9,(10):52-52
肖华在2009年第34期的《瞭望》上撰文指出:“不干不好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了你啥意思,走了没啥意思。”这是部分干部对其挂职工作的“总结”。虽语带调侃,但挂职干部对基层工作不适应、难扎根、被边缘化的情况并不鲜见,使挂职锻炼效果大打折扣。挂职作为培养干部的一种模式,发挥过不少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盛国  朱天臣 《党课》2012,(11):70-70
为了给挂职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河南省浚县采取三项措施做好干部培养锻炼。一是注重锻炼,多方培养。他们根据挂职干部本人特点及派出单位培养建议,选择基础较好的乡镇安排挂职岗位,让挂职干部参与中心工作,并适时安排他们到县内党建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进行参观考察,加强交流。二是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他们建立了“三定”制度,对挂职干部实行“定岗、定责、定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3.
瓜州县在挂职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到位”,为挂职干部的锻炼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15,(8):46-46
日前,京冀互派百名干部挂职已到岗。按计划,京冀两地互派干部挂职工作暂定连续开展5年,每年轮换1次,每批干部挂职时间1年。挂职干部实行双向任职,不免派出单位职务,一般挂任平级岗位实职,以挂职单位工作为主,主要负责推动京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干部挂职锻炼是我国培养锻炼干部的一种新的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干部培养方式.我国干部挂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对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干部挂职锻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10日,成都,在中央组织部召开的首批赴四川地震灾区挂职干部座谈会上,即将挂任剑阁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商业处调研员秦斌代表全体挂职干部宣誓:“大难当头,我们必须挺身而出!” 2010年4月8日,还是在成都,即将挂职期满的秦斌为自己的挂职经历作了如此的总结:“这两年,我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灾区人民,并发挥自己的背靠优势,尽我之力为灾区做了一点事。”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4,(1):41-42
做好援藏干部选派工作,既是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也是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河东区委高度重视援藏干部选派工作,大胆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工作新路径。2013年在选派第七批援藏干部工作中,区委坚持严格“三项标准”、把好“六道关口”,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相似文献   

8.
张东霞 《党课》2006,(10):60-60
近几年来,挂职锻炼作为促使优秀年轻干部早日成长成熟的重要方式,在组织人事部门得到了普遍应用。步成长起来,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也有部分年轻干部对挂职锻炼存在三种不良心态,值得关注:一是“镀金心态”,认为组织提拔是迟早的事,工作拈轻怕重,急于求成;二是“怕事心态”,认为挂职身份尴尬,办事瞻前颐后,该管的不敢管;三是“自傲心态”,认为自己能力强,挂职锻炼显得多余,不愿深入基层办实事。这些错误心态势必影响挂职锻炼的实际效果,制约挂职干部的健康成长。笔者以为,年轻干部在接受挂职锻炼时更需在调垫心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正>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问题意识鲜明的现实课题,更是一个逻辑周延的理论议题。想要推动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上下有据”的良好用人导向与从政环境,既需破除思维迷障,厘清能上能下体制机制的具体内涵、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把握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更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结合干部制度建设与干部工作的具体实践,锚定时代坐标。以“不胜任现职”干部难“下”、“能上也能下”社会共识难形成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标靶,切实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能上能下体制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的基本准则。认真学习宣传好《条例》,提高贯彻执行《条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是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的重要前提。乐都县委在按照《条例》要求,强化监督,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1.
有幸成为全省首批援藏干部,从遂宁来到红色名城甘孜州泸定县挂职锻炼。经过近段时间的工作和思考,有颇多体会和感悟。个人认为,作为援藏干部,要真正领会组织意图完成好工作任务,不辜负组织期望、人民期盼和自己无悔的选择,首先就要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12.
王春 《廉政瞭望》2009,(5):21-23
“5.12”汶川大地震后,不在当地领工资,但在当地流血汗,从全国各地汇聚来一支特殊的干部队伍——挂职干部,就这样走进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13.
地方动态     
北京朝阳:在公开选拔工作中注重“三分在选,七分在用”。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在推进公开选拔工作中,不仅注重选拔工作,而且更加注重对公选干部的培养使用,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一是岗前培训,提高公选干部的适应性。在干部上任前,脱产培训一周;在到公选单位任职前,普遍采取挂职半年的方式进行任前岗位锻炼。  相似文献   

14.
“以往遇到邻里纠纷、路烂难走,想向镇干部反映,都要跑远路。现在好了,‘村民议事接待日’活动开展后,干部下村来,把问题在家门口就给解决了。”荣县双石镇新房子村村民刘铸森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在新一轮干部培训中,要实现“大规模培训”与“大幅度提高”的有机统一,必须在坚持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大力改革创新.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干部工作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新时期,要选拔出符合“二十字”标准的好干部,须以《干部任用条例》为准绳,做到“四个不唯”。民主研判约束性条件,坚持选人用人不唯年龄。解决唯年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当前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部分岗位青年干部严重不足、老干部人数臃肿问题,但提高干部队伍活力,绝对不能“一刀切”实行干部划杠“改非”制度,否则新人职年轻干部撑不起大粱,快“到点”干部“庸懒散”不想干事业,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干部又退居二线,队伍优化变成“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17.
有专家指出,堵塞干部挂职锻炼工作中的漏洞,防范与解决干部挂职锻炼中的倾向性问题,实现干部挂职锻炼效果与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制度完善的主攻方向. 用法规明确各方贵、权、利 很多受访专家认为,要杜绝干部挂职锻炼发生“走样”,尽快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规范性制度是当务之急.《中国青年报》刊文指出,规范挂职干部行为,归根结底还得依赖于挂职制度的完善,让挂职工作“听命”于制度,而非受控于“潜规则”.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1,(7):20-20
6月17日,我省召开欢送第七批暨欢迎第八批上海市援滇挂职干部座谈会。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在滇挂职干部作用,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让他们在桥头堡建设中大展身手、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08,(4):17-20
郭秀丽:党员之家的好“当家人” 作为管理着30个党支部、537名党员、123名科队级干部的天津港第二港埠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郭秀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的作风,并以此作为做人做事的准则。工作中,她结合公司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难等问题,制定了《青年人才中长期培养规划》,加大了对年轻干部管理、培养和任用的力度,使52名年轻人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她组织开展了“提高能力水平,创造优良佳绩,争当职工满意的好干部”活动,通过加大对干部的日常管理考核力度,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几年来,公司中层干部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初,海原县纪检干部杨小平作为“全区百名挂职干部”之一,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到九彩乡黑林行政村,担任了村党支部副书记。近两年的挂职生活,让这位32岁的年轻干部深刻体验到了新时期宁夏南部山区的变化和老百姓生活的现状,感言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