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29日,辽宁省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国有大型企业领导人员动员大会在沈阳召开。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骆琳对这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领导人才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这次采取上下联动、统一公选的方式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119名领导人才,是辽宁省委从辽宁全面振兴、建设和谐辽宁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全省实施公选以来人数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对这次公开选拔领导人才的职位人数、基本条件和方法步骤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新一届许昌市委决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50名高层次人才。公选工作自2011年10月15日正式启动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整个公选工作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实行“阳光操作”,按照既定计划,平稳顺利推进,取得了圆满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求贤》2011,(11):42-43
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是市委对滨海新区的重要要求。2011年滨海新区面向全国全市开展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这次公选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增添了新动力.激发了新区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推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新区人才高地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背景】经省委研究决定,我省今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36名领导干部和省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与以往相比,此次公开选拔层次高、规模大、范围广、方法新。36个公选职位都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高层次人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并在资格条件上作了适当放宽,选人渠道进一步拓宽。本次公开选拔工作从4月下旬开始,到8月下旬结束,按照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试、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工作程序进行,每个程序的步骤和内容在公选公告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正在稳妥有序地进行。这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有关规定,把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渠道,大幅度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比例。综合运用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遴选等多种竞争性选拔方式,结合实际,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6.
童健 《唯实》2012,(6):4-8
随着当前公开选拔方式运用广度与深度的有效拓展,党政人才选拔任用中的适用比例和频率正逐步增强,各地在党政人才公选模式和公选机制的构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选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应紧紧抓住"加大竞争性选拔"和"推行差额选拔"两个干部制度改革重点,积极引入现代人才测评理论,探索测评量化积分模式,着力构建党政人才公推选差选新机制,努力推动党政人才选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去年10月份召开的全省干部工作会议,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作了全面部署。今年主要是贯彻这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要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公选干部数量要有所增加,范围要有所扩大;同时要认真总结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经验,进一步规范程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海东地委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把自上而下的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实行公开选拔制度。地委于1999年下半年拿出4个副县处级领导职位,首期在全区公选,目前4名副县处级干部试用一年期满待考核。通过地、县两级公选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发现和掌握了一批优秀干部,形成了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和良好的激励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9.
试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跃涛 《学习论坛》2004,20(2):10-12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 (以下简称“公选制”)在我国是一种新的选拔领导干部的具体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是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技术含量很高。从现阶段看 ,公选制的技术需求主要包括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运用技术、试题命制技术、考试组织技术、比较考核技术和试用评价技术等。对于这些技术必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加以创新 ,以适应公选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公选工作中,增强科学性是确保选人用人质量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了公选工作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各地自2003年以来,积极试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根据不同职位特点,采取不同的竞争性选拔方式。选配正职突出民意和业绩,更多采取公推公选的方法;选配副职着眼在更大范围内发现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主要采用公开选拔方式;选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主要通过公推直选产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选拔任用干部的机制日臻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也越来越被认可,并得到广泛推广运用,使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公选走上领导岗位。但从各部门对公选领导干部的使用情况看,大多数存在着公选领导干部“公用”问题,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走到领导岗位后得不到重视或重用,往往是协助他人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最近,新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联动,公开选拔1365名干部,其中地厅级职位55个。此举旨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广开进贤之路。这次选拔包括地厅级职位55个,县处级职位301个,乡科级职位1009个。其中,正厅级职位4个。这次公选合理设置报名条件,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身份。公选注重基层历练,注重选拔  相似文献   

14.
殷青 《支部生活》2009,(11):46-46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要求,推动公选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省委组织部首次统一组织开展了全省16个州市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公开选拔工作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至9月上句结束,共有2300人报名参加公选,最后确定了83名任职人选。  相似文献   

15.
公开选拔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公选工作在全国发展很快,在探索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旺盛的生机,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弊端。概括起来说,公开选拔的优势和长处有:拓宽了选人视野;打破了论资排辈,使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选拔了一批高素质的年轻干部,改善了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结构;扩大民主,把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倡导了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扩…  相似文献   

16.
各地传真     
遂宁:首次面向外出务工人员公选科级干部 遂宁近日决定从公开选拔的36个副科级领导职位中,首次拿出3个名额面向遂宁籍在外务工和返乡创业优秀人才进行公开选拔。3个职位是:射洪县一乡镇副镇长、蓬溪县一乡镇副镇长、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遂宁现有109万农民外出务工。  相似文献   

17.
李燕林  林小波 《前线》2011,(1):41-43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人们简称其为公选。刚刚过去的2010年,北京市进行了近15年来的第10次公选。此次公选影响之大、参与竞争的人数之多,超乎人们的想象:报名人数达到11416人,报名网页点击量超过228万次,浏览人数达16万人次,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通过网络关注此次公选。对这一连串数字,人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干部的选拔特别是首都北京的干部选拔,有着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唯其关注度高,社会影响更大。历时4个多月的公选,产生了38位副局级、186位处级干部,他们当中有37位来自中央单位,15位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副局级干部中有5位非中共党员。公选结果一经公布,获广泛好评。如果将此次公选称之为2010年北京的政治生活亮点,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8.
最近,永和县委在全县公开选拔了26名科级和企业领导干部,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这次公开选拔的特点是:1.参考人数多。针对永和县的实际情况,这次公开选拔的领导岗位有乡镇副乡镇长、红枣副乡镇长、县供销联社主任,红枣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26个职数。虽...  相似文献   

19.
5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大会,正式任命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的28名副厅级领导干部。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大会上讲话,充分肯定了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新任职干部同时提出了明确要求。至此,一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人才选拔,终以全新的组合方阵,展现在宁夏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四川省公选党政序列和高校序列各10名副厅级干部。与以往的公选不同,这次公选对象要经过“人机对话”等8种方法的测试和“民主推荐”等3个环节的考察,官方称之为“8 3”公开选拔方法体系。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说:“我们要把公选的全过程向社会、向群众开放,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