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晨的太阳分外明媚,似乎懂得这三个姑娘的心理,今天是母亲节,她们捧着鲜花要去看望母亲。多奇怪啊,她们不是亲姐妹,但却是去看望同一个母亲!她们是要看望那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的亲人。原来,她们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由于堕入了人生的歧途,出卖自己的青春和肉体,被公安局收容教育。是“母亲”,使她们得到新生。这世亲,就是使她们觉醒、使她们重新做人的北京市公安局收容教养所的陈慧珍所长和她领导下的干警们。当我面对穿着素花上衣、深蓝色  相似文献   

2.
吴昊 《民主与法制》2007,(7S):42-43
在母亲节,人们往往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敬意,5月13日母亲节这天,山东省女子监狱邀请了150余名服邢人员的母亲及亲属到到狱内看望她们服邢的亲人,并隆重召开了“母爱深似海,亲情催新生”帮教大会。  相似文献   

3.
我陪伴母亲去台湾探亲,恰好在台湾过了个母亲节。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因为是星期日,大家都休息,所以街上十分热闹。听台湾的亲戚告诉我,在台湾母亲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在“母亲节”这天,不少台湾人都有上餐馆慰劳终年辛苦的妈妈,或是给妈妈买件心爱礼物的打算。因此,“母亲节”前后,也成为台湾餐饮业的“大旺日”,各酒店餐馆无不挖空心思吸引家庭顾客,而各百货公司和游乐场也想着在这一天有个“大丰收”。  相似文献   

4.
5月14日是母亲节,相信大家都会为自己的母亲献上真挚的祝福。母爱永远那么无私伟大,特别是那些挣扎在贫困中的西部母亲们, 她们不但要担负起自己的生命活力,还要支撑起身为母亲的家庭重旭; 她们的脸上满是遮不住的沧桑,因为负重过多,她们的背也总是弓着, 头却高昂着,因为心里有着蓬勃的希望。那希望就是孩子。那样的母爱,尤其令我们感动。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贫困母亲,是更伟大的母亲。不同的母亲,同样的爱……遥望西部母亲,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为了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献上自己最微薄的感恩行动——10段真情告白。  相似文献   

5.
母亲节前夕,收获一批警察妈妈的心声。警妈们得到一个表述自己母亲身份的机会,无一例外地,对家庭、对孩子,经年的困惑、愧疚、狼狈与疲惫,似乎等来一处“泄洪口”,喷薄欲出。作为女警,她们做母亲的经历里,夹杂了更为复杂或者难言的情愫。有一点可以肯定。孩子,是造物送给她们做女人的礼物:此生为人母。她们对生命终究都充满感恩与礼赞。  相似文献   

6.
又一个春天来临了,在清明节的这天,细密的雨帐里隐隐约约地闪动着两个人的身影。这是~对母女,她们缓慢地向前走着,走向那个埋藏着她们许多心事、许多牵挂的地方。那个地方对于她们来说很近但却很远,她们每年都要来的,来看她们的亲人——因公牺牲的民警徐立反。走在前面的是徐立友的妻子崔彦霞,紧跟在她的后面的是他们的女)L17岁的徐思。在徐立友的墓碑前,徐思送上一束鲜花更送上了一份怀念。她的母亲定定地望着她,望着这个失去父亲八年之久的而今已经上高中的g女儿,轻轻地说:‘孩子,明年你就要考大学了,你在爸爸面前许个愿…  相似文献   

7.
母亲节母亲独自在病房过 昨日周末,正逢母亲节,南岸区现代女子医院的护士们特地给住院的母亲们送去了康乃馨。等了一上午,也没等到儿子到来,看着病床前的红色康乃馨,62岁的陈梅神情落寞:“唉,我这个当妈的,还不如一条狗。”  相似文献   

8.
母女三代:1913──1995阿娇这里有一个智力测验:两位母亲和两位女儿分三个苹果,每人分几个?答案很简单──每人分一个,因为这是三个女人:外祖母、母亲和女儿。下面我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三代女人的故事,她们是我姥姥、我妈和我。姥姥姥姥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富...  相似文献   

9.
<正>清明又至。怀着“再广大的缅怀,也比不上一个具体的缅怀”的想法,我们决定,今年只讲述一个牺牲民警的故事。因为这“一个”,其实是很多个——新中国成立以来,1.7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这个“具体”,连通人类的普遍情感,与公共情感产生共鸣。于是,这份“缅怀”,也在社会坐标里具有“路标”意义。经过充分讨论,我们选择了山西省浑源县公安英烈白保忠。  相似文献   

10.
梁平 《中国妇运》2008,(3):F0002-F0002
近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贫困英模母亲——建设银行资助计划”赴新疆公安消防部队捐助及慰问仪式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该计划向因公牺牲或伤残,以及在一线表现突出、家庭困难的军队、武警、公安干警的母亲或妻子提供资助,帮助她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1.
李林 《协商论坛》2014,(4):41-41
4月4日,西平县政协主办“中国·西平第二届中华母亲节暨母亲文化研讨会”。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创会会长、著名文史专家李汉秋教授及来自北京、山东、山西等地以及我省各地的50余名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会议经过充分研讨和协商,达成坚定不移地推动设立中华母亲节、持续深入地开展母亲文化宣传活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母亲节絮语     
<正>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费城的安娜(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1905年母亲去世时,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流淌着自己民族文化的血液,承载着自己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中华儿女吮吸母亲节的文化乳汁时,这位母亲代表却是洋妈妈。这样的事不宜再继续下去。我们要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这不是“跟着洋人走”,恰恰相反,是为了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敬重母亲、弘扬母爱的母亲节,至今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国际性节日,也有些国家的母亲节日期另定。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相似文献   

15.
她们是一群特殊的母亲。她们和所有失独母亲一样,有着“失独余悲”的痛苦与记忆;她们和所有失独母亲又不一样,得到公安部、孩子警队、全社会的关怀、照顾与敬重。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3日是"母亲节"。在这个温暖的日子里,让我们想起了3位女人大代表与母爱的动人故事……母爱与担当这是一个有着特定身份的母亲——全国人大代表雷金玉的温情履职故事。当她于2018年1月31日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可爱的女儿才刚刚满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20多天的履职历程对她来说颇为不易。一边是履职之初的紧张、为民代言的职责,一边需要克  相似文献   

17.
“五朵金花”和她们的父母 60年代的年轻人,大概都会记得有一部描写发生在祖国南疆5个美丽姑娘的故事的电影“五朵金花。” 时至90年代,在祖国的北疆——内蒙古科尔泌草原,又传诵着一个“五朵金花”的故事。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五朵金花”,她们是乌兰浩特市一个普通家庭的5个亲生姐妹,不仅长得美貌绝伦,能歌善舞,而且全部都是艺术院校的高材  相似文献   

18.
三年前仲秋的一天,我们参加了一次让人难忘的家教研讨会,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几位母亲的谈话曾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一位中年妇女对身边一位稍年轻些的母亲说:“假如让你再生一胎,要不?”这位年轻母亲几乎不假思索就回答:“不要,打死也不要!”让人意外的是,年轻母亲刚说完,周围的几个人竟随声附和: “可不,现在的孩子太难带!” “心扒给他们,也感动不了他们!” 这使我们十分震惊。早就听说过欧美、日本一些年轻夫妇不要孩子,被称为“丁克一族”,原因是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对生儿育女承担责任,而眼前这些母亲们不同。事后,我们采访了这些母亲,得知她们绝不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她们都非常喜爱孩子,对抚养孩子也都十分尽责。她们之所以不想再要孩子,是孩子伤透了她们的心。 那么,孩子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9.
媒体,包括报纸、刊物、广播、广告等形式,都是交织着各种不同话语的场域。对一定范围内媒体内容的解读和分析,有助于理解媒介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识和潜在话语力量的相互关系。本文的写作,便是基于这一基本观点的实践和尝试———选取广州《新快报》2004年5月出版的母亲节专题文章为分析对象,力图厘清其中不同话语的存在以及叙述策略;并通过分析表明,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广州”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下,《新快报》以怎样的方式切入“母亲节”这一主题设定,又以怎样的方式对该主题进行书写,塑造着“母亲”的角色内涵———更重要的是,文本话语当中的权力关系所呈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否启示着另一种或者多种的阅读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韩松落 《中国减灾》2012,(9X):59-59
<正>玛丽·恩迪亚耶的小说《三个折不断的女人》,让我想起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电影《回归》,在那部片子里,几个女人生活在重重灾难中,飓风、大水、火灾频繁地出现在她们的生活里,和亘古以来的任何一个时代一样。男性几乎不能给她们以任何帮助和慰藉,她们只有"在苏醒后的余痛中成长",等待着"回归"。《三个折不断的女人》由三个略有关联、实则独立的故事组成,这有点类似电影《巴别塔》、《撞车》,不过,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诺拉是混血儿,父亲是从塞内加尔来到法国的黑人移民,在她还年幼时,父亲丢下她的母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