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怀 《中国法律》2007,(1):26-28,8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历经数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於2005年12月24日对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于2006年3月30日向全国公布草案,广泛徵求意见.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2006年12月24日对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劳动合同法》这一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的制订成为中国立法工作中的热点之一,现仅就《劳动合同法》的制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2,(15):7-7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一月征集意见55万余条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今年首次修改。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本次修订虽然只涉及与劳务派遣相关的四个条款,但仍引起广泛关注。中国人大网显示,  相似文献   

3.
6月29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历经4次审议并大幅修改后,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以145票赞成,一个未按表决器高票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一个月接到约20万条意见,《劳动合同法》被称为“历届人大常委会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中提出意见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立法正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草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次,并向社会公布征求全民意见,有望在短期内获得通过。《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相对于劳动基准法和集体合同法,其处于基础或基石立法的地位,它既是资本与劳动力的联姻结合机  相似文献   

5.
政法要闻     
(2006.2.21—2006.3.20)《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3月20日发出通知,从即日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按照有关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征求、收集本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法学教学研究等有关单位的意见,于2006年4月20日前将意见汇总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可以将意见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也可以直接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或者通过中国人大网站提出意见。为…  相似文献   

6.
新劳资时代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通过《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因“历届人大常委会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中提出意见最多的一次”而被称道的劳动合同法,其内容牵涉到每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因此被称为“10年来最重要的劳动法规”,也是继《物权法》之后与老百姓权益密切相关并使劳动者利益得到更加有力保障的又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7.
李建  陈培勇 《中国法律》2008,(6):17-18,72-74
一、制定之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於2007年6月29曰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曰起施行。《劳动合同法》作为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从起草、审议到公布施行,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时事点击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定于6月24日至29日举行,会议将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律师法修订草案等,将继续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反垄断法草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就业促进法草案。  相似文献   

9.
节慧  冯蕾 《政府法制》2008,(5):26-27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施行。从2007年6月2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至今,《劳动合同法》在劳动者、企业、政府中引发了数次讨论。《劳动合同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会后,立法机关将草案予以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齐树洁接受《中国公证》之约稿,为《中国公证》撰写卷首语《关注民事诉讼法修改》(载2012年5期),就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公证制度的协调与衔接问题抒陈己见。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受《中国公证》杂志之托,笔者对齐树洁教授进行了深度采访。  相似文献   

11.
郑勇 《中国法律》2008,(6):21-23,79-82
2008年8月25日,《保险法》第二次修订的阶段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草案)》,已经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徵集意见。至此,《保险法》第二次修改工作已经进入最後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12.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09,(19):4-5
《行政强制法》有望在2010年底前通过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透露:《行政强制法》有望在2010年底前通过。《行政强制法(草案)》于2005年12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2007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进行了再次审议,今年8月26日,《行政强制法(草案)》已第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并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在修改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将初步审议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其说明上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向律师界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4.
去年12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意味着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将通过修改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更充分地保障中国亿万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怀 《法学杂志》2006,27(5):6-9
经过数年的起草和拟定工作,《劳动合同法(草案)》已于2006年3月2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向全国征集意见,本文围绕《劳动合同法》一些重要问题,如《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立法宗旨、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建议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世诚  童卫东 《中国法律》2008,(1):27-28,86-88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是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后,又一部完善劳动法律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即收到大量反馈。许多农民工结合自己的打工经历,就修改和完善《劳动合同法(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中最大的希望是《劳动合同法》能够将“同工同酬”等保护性措施写入法律。市场机制转型过程中,城乡二  相似文献   

18.
去年12月24日,劳动合同法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进行第二次审议。修改后的草案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作出了许多新规定。其中包括被欠薪者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将事业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合同纳入调整范围;经济性裁员20人以上应听取工会或全体职工意见;重大规章制度等应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等等。  相似文献   

19.
刘敏 《江淮法治》2009,(17):1-1
日前,《行政强制法(草案)》第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仍未能通过。草案及修改情况现公布于中国人大网上,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相似文献   

20.
1.《劳动争议仲裁法》将增设“一裁终审”制度近年来,劳动争议纠纷以每年约20%的速度递增,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争议仲裁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10月24日开始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进入二审。草案中增设的三类特殊案件“一裁终审”制度,将大大缩短劳动者的索赔之路,成为他们的维权福音。2.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城乡规划法等四部法律10月24日,为期5天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城乡规划法、关于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