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流动之初的农民工大多以收入作为其外出打工目的地确立之考量,而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的诸多优势,其选择外出打工目的地是以能否实现城市化,能否融入城市为目的。而事实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许多打工地的"半城市化"导致他们开始返回家乡,在家乡或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寻求出路。伴随着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宁 《就业与保障》2011,(10):48-49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一批经过基础教育之后就进城打工的80后、90后。面朝城市,跻身于流动性最强的一个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概念不那么熟悉;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在宏观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政策上,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大的社会空间,让他们在外出打工和返乡就业的选择中进退自如本来,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目的在于希望各级政府要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在制度改革和社会建设上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做好准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为"新生代农民工"刻画了一个"三高一低"标准像,将这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视为脱离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抽象社会群体,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4.
词典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8-79
新生代农民工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和90后的农村劳动力,他们与以往的劳动力有所不同,受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等并不熟悉。  相似文献   

5.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务工目的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代际特征,但在生活和工作方面基本延续了上一代农民工的状况.就业生存、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城市融入,是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四个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三低”和“三多”说明了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权的被忽视状态。城市需要农民工,但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接纳他们。根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工资水平总体偏低现象。而与“三低”相对应的,则是“三多”——工伤及职业病多、加班多、劳动争议多。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城市和谐社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基本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比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在城里打工的心态差异,提出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重边缘化问题的思路,以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并且从理性层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成因,将经验分析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并试图从操作层面上探讨立足城市社区建设,寻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进城务工的主力军,通过面向珠三角地区的抽样调查与深度访谈显示,在刘易斯拐点日益临近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呈现新的时代特点与趋势,他们具有强烈的城市偏好,注重闲暇和工作生活质量,权利意识增强,工作搜寻的手段多样化、保留工资普遍较高,但他们仍然缺乏向上成长的渠道;结合调查数据,从薪酬待遇、工作生活质量、就业稳定性、劳动关系等方面分析评价了其就业质量,认为较低的就业质量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与市民化进程,并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改进其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更强,工作中更加注重个人发展,而且职业流动性更强。初次职业是职业流动最基础的跳槽。以初次职业的种类及结束初次职业的原因作为分析的关键因素,纳入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特征、打工经历等因素分析其职业流动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因个人发展因素而结束初次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发生职业流动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有关农民工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会中透露:新生代农民工现已占到农民工的70%以上,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融入城市有着强烈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指"80后""90后"农民工,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现在已经占到农民工的70%以上。而他们如今成长成熟,已成为最主要的生力军之一。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时常也容易迷茫,伴随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何走得更远,与此相关的就业与婚恋问题总是会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人民论坛》2012,(7):59
动态一:就业,我仍然去东部。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地点仍以东部地区为主。而选择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这样形成了东、西部地区的较大分化。动态二: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大幅提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工作的平均年限接近6年(5.96年),可以粗略推断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在20岁左右,这与传统农民工初次务工的平均年龄26岁(引自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有大幅度的提前。  相似文献   

12.
张宏如 《群众》2017,(18):45-46
新生代农民工是身处城市工作的80、90后人群,已经成为新城镇的主流群体,但他们长期处于盲目变换空间和工作岗位的动荡之中,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江苏新生代农民工比例已经接近全省农民工总数的50%,是江苏“聚焦富民”战略的重要群体,其就业转型是江苏产业升级与推进人的城镇化都亟需解决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一词,首次使用在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特指1980年以后出生、具有农民身份的进城务工人员。截至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占中国农民工总量2.3亿中的六成以上。与改革开放后涌进城市打工谋业的"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文化层次、就业期待值、维权意识程度、消费水准均比其父辈们有显著提高。但承受就业困惑、面对不平等待遇的耐受程度却远远赶不上父辈们。因此,他们在踏着父辈们的足迹,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多种因素促发而成的犯罪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相当地区,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特征入手,针对致罪因素,对防治"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良策予以探讨,以求对构建我国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机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趋固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是指上一代的富裕或贫穷传递给下一代。在我国,由于社会结构本身具有的强大惯力及一些制度性缺陷在经济发展中被一些优势群体所利用,这种代际传承已经出现并呈现出固化的危险信号。就农民工来说,新生代正在成为主力,第二代农民工正在成长中。从第一代农民工到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我们看不到有一种向上流动的机制出现。相反,在长期的外出打工中,第一代农民工因年龄增加、伤病或其他无法阻挡的因素,而只得返回农村;而对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来说,由于他们对农村的感情以及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更愿意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有财 《学习与实践》2009,(12):102-107
从“生产工具”到“消费主体”是围绕农民工研究的重要转向。农民工消费研究大致有农民工不倾向在城市消费和农民工积极在城市消费两种观点,不同的观点反映的是农民工对于城乡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本文基于2009年的调查数据,发观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呈现典型的矛盾性:一方面,他们努力在城市消费以实现身份认同并融入城市;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尽可能储蓄以汇钱回家。这种矛盾性还体现在他们对城乡态度的矛盾性,他们愿意定居城市,但也不排斥返回农村。这表明,上述两种观点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都只有部分的解释力。本文最后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消费策略是与现有制度和政策实践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动境遇中的价值诉求与现实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没有主导的价值观,个人随意选择接受某个规范或价值,随意放弃他不同意的东西,这对于社会的存在是颠覆性的,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转型问题时用心考量该问题尤为重要。应首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人员流动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觉追求。其次要帮助营造使新生代农民工消解负面价值诉求的环境,切实解决他们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生代农民工党团员发展工作、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与工作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发展的根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随着工作经历的增长和婚姻家庭的拐点出现,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在工作场域和工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良好适应状态,也由技术层次深入到心理层面.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可以为他们在城市生存发展提供基本支持.问题是城市向他们敞开了多少空间?这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在饱尝了对城市的爱恨情仇之后,新生代农民工依然渴望城市向他们敞开怀抱。 温家宝总理2009年底在谈到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时指出:首先,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的问题,让他们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9.
刘霞 《青年探索》2014,(2):5-10
"辍学(初中毕业)—打工—返乡—结婚"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具有共性的人生轨迹,她们的人生轨迹仍围绕女性传统性别角色相关的生命事件展开。生命历程发展的阶段性、对打工的感性体验与理性反思、城市婚姻的困难与生活成本、女性特殊的人生归属与意义世界、来自家庭方面的伦理压力与女性特殊的道德选择,等等,这些因素促成了婚嫁年龄逼近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仍然选择了返乡。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辍学—打工—返乡—结婚"的人生轨迹既是自主的选择过程,更深受现实与历史力量的规制。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究竟如何?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据劳动保障部公布的农民工劳动保障大型调查显示:农民工工作辛苦,收入却整体偏低。平均每天工作8.7个小时,人均月收入1020元。他们最关心的事情,除了工资、社保等老难题,还有子女上学、买房等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