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开发海归人才资源是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留学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规范化建设,努力开创留学人员工作的新局面。杭州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展示着人才密集型园区的勃勃生机和示范效应,成为高新区(滨江)“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2.
我国留学人员具有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已有近40万留学人员学成归国,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海外留学人员服务祖国科学发展"研讨会,主要探讨海外留学人员服务祖国科学发展这一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外留学人员服务科学发展、践行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更需要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韩晓枫 《浙江人事》2006,(7):F0004-F0004
海外留学人才宁波创业政策和环境说明会后,宁波市委副书记郁义康、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志文等会见海外留学人员。  相似文献   

4.
赵健 《八桂侨刊》2007,(3):8-12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型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尽管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的基本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维护海外高层次人才合法的政治权益、经济权利,方便出入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优势,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兰草 《公民导刊》2005,(2):55-55
在近日举行的留学人员代表座谈会上,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海外人才,中国准备考虑效仿印度,为海外人才实行“双重国籍”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洪嘉祥 《今日浙江》2008,(18):35-36
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是受民营经济先发优势趋同、资源环境约束、劳动力成本和社会成本归位、出口拉动作用弱化、人才科技贡献度增大等“五个不可逆转”趋势影响,慈溪经济运行在总体平稳的同时,也呈现出工业经济阶段性回落现象。我们结合慈溪实际,确立了保稳育新促转并举的基本策略,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政策》2012,(10):79-82
2008年底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抓住中央人才重大项目机遇和建设'武汉未来科技城'机遇,发挥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优势,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抓手,带动了重点学科水平能力提升,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双赢。一、抓住机遇,大力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2008年底,...  相似文献   

8.
一、在资源开发上实现新的突破 1.着力拓展智力汇集的新平台。一是创建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基地。以高新同区为载体,创建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基地,下设若干个创业园,拓宽引进先进技术的路子和先进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13,(8):30
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人力资源,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不仅把资金、技术、先进理念和对外联系渠道等一起引入国内,而且直接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增加了税收,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才、技术的重  相似文献   

10.
一是全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水平。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切实办好各类人才招聘会,进一步改善人才资源结构,大力引进经济建设中紧缺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加强与留学人员的联系,大力吸纳海外留学人员来桐创业、为桐服务。加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以人才公寓为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学术探讨,促进人才问的相互交流和对桐乡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培养村(社区)大学生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在前两次公开招聘的基础上,组织第三次公开招聘8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完成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8,(1):47-48
2007年12月中旬,省人事厅邀请了已在我省设立服务基地的5个海外留学人员组织负责人、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协会(美国)、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负责人与全省1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负责人进行座谈,会议就建立浙江省留学人员创业环境对外宣传的经常性机制和建立更加畅通的海外留学人员来浙江创新创业联系渠道等合作事项进行了交流和商榷,  相似文献   

12.
致公党天津市委员会长期以来关注我市吸引海内外人才工作,多次对此问题给市有关部门提出意见与建议。近期,致公党市委会又先后对天津市人事局规划建设处、海外留学人员交流中心、天津药业集团博士站、华苑高科技产业园区、泰达人事局、市侨务办公室等相关单位进行了调研,并同一大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外地来津工作的部分博士进行了座谈,了解了相关情况和问题,结合天津未来发展如何优化人才环境,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津服务,提出我们的看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13.
龚跃 《群众》2008,(12):84-8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人才战略的逐步确立,大批海外留学人员纷纷回到国内高校工作。这些同志大部分成为各个学科的带头人或者学术骨干,由于其学术优势和成长背景,其中一部分人很快走上高校的领导岗位,有的甚至是从海外引进后直接担任校领导、院长、系主任、所长。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高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副校长、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党建研究》2012,(2):14
近期,李源潮、汪洋同志出席第十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开幕式,为第三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授牌,并与参加"留交会"的外裔专家座谈。李源潮同志指出,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进程中,人才发展的机遇很多。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完善引才政策,优化人才服务,为海外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2,(1):90-F0004
建设以人才为引领、科技为支撑的创新创业之城,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2011年8月,常州在全面完成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启动实施“龙城英才计划”,以更大力度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推动人才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努力走以人才为引领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渝府发[2009]112号2009年11月30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留学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渝工作或为渝服务的有效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来渝工作或以其他方式为渝服务。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正在孕育无数奇迹的地方。与低迷和衰退的西方经济相比,中国的经济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20多年改革开放已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几十万外海外留学人员来说,回国发展正逢其时,这里不仅有生你养你的父母亲人,  相似文献   

18.
迎接新海归     
《小康》2009,(5):30-33
金融危机的波及催发了新一轮的海归潮,而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出台的海外人才千人计划无疑为这些优秀的海外人才提一供了一次新的历史机遇。可以预见的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海归时代。而拥有更开阔国际视野和更丰富人生经验的海归们,毫无疑问将获得面向时代和未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地处东南沿海的乐清市是浙江省重点侨乡,拥有3万多海外华侨华人和近4万归侨侨眷,其海外移民的一大亮点在于出国留学与海外谋生局面并存。乐清留学人员不仅在乐清海外移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温州海外留学人员中的比重很高。文章通过回溯乐清市的三次留学高潮,分析其留学人员的性别比例、学习专业和侨居国别等来探讨他们的特点,并通过实证其对家乡的回馈方式来考察乐清留学生的桑梓之情。  相似文献   

20.
孙江丽 《今日浙江》2010,(24):50-50
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怎样成功转化成生产力?浙江工业大学的回答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四个发挥”,深入开展校市全面合作,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