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雷 《法人》2014,(12):95-95
正曾经的"烟王""罪犯",如今的"橙王",褚时健是励志、更是传奇,说他是"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一点也不过分。王石称自己是褚时健的粉丝;严介和说中国最稀缺的是像褚时健一样的企业家;柳传志说褚时健"就是一个下金蛋的母鸡"。从"褚橙"到"柳桃"和"潘苹果",把产品内容化,把产品当作内容来卖,而不是只当成产品来卖;它们在市场上热销被赋予了"社会化营销"的定义,它们与电商的结合又引领了"媒体化电商"的风潮。《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采  相似文献   

2.
说起“59岁现象”,我们不难想到红塔集团老总褚时健、北钢老总管志诚、武汉长动老总于志安等一系列曾经辉煌而又晚节不保的名字。痛惜之杂,“59岁现象”的背后是否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制度内因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国现行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普遍存在着对经理人激励不足又约束不力的致命缺欠。于是,在西方企业界普遍实行的“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似乎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3.
在早年披露的腐败案件中.出现较多的是临近退休时疯狂敛财的“59岁现象”。但北京西城检察院日前披露的一份调研却显示.贪污犯罪“35岁现象”悄然登场。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3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了原内贸部正厅级官员陆昊兴的上诉。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案件在离鸡年春节还有10天的时候终于落下帷幕。透过卷宗,特别是对陆昊兴专案组的采访,一个曾经辉煌的高官在退休之前演绎的黄昏悲歌赫然在目。陆昊兴以其沉沦的末路为"59岁现象"作了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5.
四年前,笔者写过《59岁现象》一文,分析59岁是官员腐败的危险年龄段。年届花甲,行将退休,机会不再,很容易滋生“捞一把”、“赌一把”的心理。这个“立论”被许多人所接受,这篇文章也被不少报刊所转载。因为我用的是“归纳法”,且  相似文献   

6.
沈小平 《政府法制》2005,(13):30-32
干部的年龄是其生命历程的标志,与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并没有必然联系。但继前几年一些领导干部在退休前捞一把的所谓。59岁现象”发生之后,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又相继出现了“49岁现象”、“39岁现象”乃至“29岁现象”。干部不论是在什么年龄段违法乱纪,其根本原因是本人放松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拒绝监督和约束。但反复出现的现象背后一定有制度性东西在起作用,职务犯罪相对集中在几个特定年龄段,这表明,其发生原因既有权力观扭曲、权力监督缺位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末,在云南省著名律师马军的极力引荐下,笔者得以顺利进入褚时健家--一处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城郊的别墅.头发花白,已经82岁高龄的褚时健的家里似乎从来不缺人拜访,总是一拨走了一拨又来,只是他不太愿意面对媒体.不过,作为他多年的朋友和法庭上的代理律师,褚时健对于马军这种为数不多的看望者显得很高兴,除了亲自端上一大盘橙子,话匣子也渐渐打开."主要是觉得心累,不想公开多谈了."曾经被誉为"中国烟王"的他坐在阳光灿烂的别墅四合院里,手指里不断夹着支"玉溪"吞云吐雾,"我希望人们忘记了我,我出名太多总会有人不高兴,我现在就种种橙子算了."  相似文献   

8.
我叫吴志国,今年68岁,曾在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工作59年。退休后,我接受丰台区司法局委派,常驻丰台法院“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任人民调解员。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生活》2009,(1):61-61
美国人克雷格·尤尔特曾是一名大学教授。退休后,他与妻子冯丽移居英国北约克郡哈罗盖特。2006年4月,时年59岁的尤尔特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疾病(MND)。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也是患者之一。医生告诉他。他的生命只剩2-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0.
斯蒂芬·帕多克,一位拥有两架私人飞机和多处豪宅的退休会计师、百万富翁.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日晚上,"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的斯蒂芬持枪从美国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海湾酒店的32层房间里向楼下参加"91号公路丰收音乐节"的 2.2万名无辜者扫射,造成59人丧生、527人受伤,并在警方破门而入前饮弹自尽.  相似文献   

11.
在安徽省天长市财政供给人员工资花名册上,秦栏小学退休人员金某等人的退休工资记录在2008年12月份戛然而止,并被红色字体醒目地标出。金某去世的时间是在2007年2月,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该部门仍以金某名义"领取"了4万多元的退休工资。有消息说,天长市"吃空饷"人头有数百人之多。一个县级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吃空饷"现象呢?  相似文献   

12.
马尚 《江淮法治》2013,(18):42-43
提到老年人,很容易想到拐杖。本文主人公却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用汽车轮子做拐杖,演绎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他68岁考取驾照,成为当时国内年龄最大的驾驶者;他影响了国家立法,驾照报考者年龄从60岁提高到了70岁;他开车带着老妻四处旅游,出版游记,被人称为"当代徐霞客"——他就是今年81岁高龄的高曙军。中国年龄最大的驾考者高曙军1992年从单位退休后,妻子也于1993年退休。以前上班忙忙碌碌,退休  相似文献   

13.
李邑兰 《法治纵横》2014,(24):23-25
褚时健说,他还在牢房时,已经开始一遍遍用脚丈量每株果树的距离。86岁的褚时健依然喜欢抽烟,他抽一种云南玉溪烟厂推出的“庄园”,说话时,烟一根接着一根,“不能把习惯都戒了。”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今褚时健生活的半径是从家到“庄园”,“庄园”是他的褚橙生产基地,2400亩,位于云南哀牢山脉中部小镇戛洒。  相似文献   

14.
正他曾是盘锦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最辉煌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开过会。60岁那年他决定退休,将名下财产分给两任"妻子"。他以为自己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一妻一妾的晚年生活。然而,他的美梦破灭了。  相似文献   

15.
面对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象,人们不禁产生诸多疑问:这些年轻干部哪来这么大的空间"挥洒权力",是什么造成了他们底线的失守?带着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陈震屏。《检察风云》:十八大以来,"反腐"成为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在这场的"反腐风暴"中,我们也注意到贪腐现象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有关媒体报道和不少统计数据显示,继贪腐"59岁现象"之后,又有贪腐"35岁现象"露头。陈检,在目前的反贪工作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烟草大王”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引起世人关注。但能前去云南旁听此案的人少之又少。为了让读者能对褚时健一案有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将云南省检察院、云南省高级法院、褚时健的辩护律师的起诉书、法庭调查总结性发言、辩护词、判决书摘要发表。—编者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于1998年8月6日以被告人褚时健犯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告人罗以军、乔发科犯贪污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朱建伟、毛健谊、郑波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褚时健及其辩护人马军、罗涛,被告人罗以军…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人们将有非农业户口的人称之为"吃皇粮的";而如今,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争过独木桥--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为的就是端上"铁饭碗".而且,这个饭碗"铁"在:只要你没有明显的过失,就可以一直端到退休.  相似文献   

18.
刘晔 《法律与生活》2014,(16):17-19
正2014年7月29日下午,随着周永康被中纪委立案审查消息的发布,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以上高官的数字被刷新至37名。这些落马高官当中,有一定数量退休(含"二线")贪官,如周永康、徐才厚、陈柏槐、郭永祥、倪发科、杨刚等人。有关部门对退休官员密集查处的现象,被描述为"退休不再是护身符"。在央视于2014年7月27日发表的一篇题为《别低估中央"打大虎,大打虎"的决心》的评论文章中如是说:"那些‘下山虎’、‘老老虎’纷纷被‘追打、补打’,曾被认为退休回家可‘落袋为安’的潜规则被打破,退避政协‘让权消灾’的‘逃生通道’被证明不复存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厉的一次门户清理。"从法律规定的角度看,对退休官员的查处涉及"追诉期"这一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物点评     
秦伯益:厌当"花瓶"的退休院士现年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是中国第一位真正退休的院士。秦伯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退休是因为厌烦当花瓶,希望拥有普通老人一样的晚年生活,享受生命的情趣。不论是普通公众还是政府部门,都把院士看成国宝。  相似文献   

20.
李超 《政府法制》2012,(29):48-48
都说官员59岁是道坎,挺过了就能全身而退,挺不过就到“号子”报到。市建棼局局长万祥顺不信这个邪,他要现身说法为“59岁现象”正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