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月3日,“智能1号”撞向月球,月表尘埃溅出20多米高的蝶形双翼,宣告人类第二轮探月热潮来临。探月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太空早就是国家间实力的角力场。人类的第一轮探月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苏全球争霸,也在太空较劲。那时,苏联共发射了32个月球探测器,美国虽然只发了21个,但终因率先登上月球,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后,探月热大为消退。随着人类对月球认识的不断加深,人类探月欲望再一次被点燃。1990年,日本发射了“飞天”月球探测器;1999年,美国“月球勘探者号”撞击月球找水;中、俄、日、印度和欧洲也都制订了…  相似文献   

2.
聚焦世界     
《小康》2017,(12)
<正>《华盛顿邮报》贝索斯太空野心:让Blue Origin提供月球快递服务如今距离人类上次踏足月球表面已经过去了40多年时间,多家太空商业公司都希望利用此番美国宇航局(以下简称"NASA")重返月球的兴趣抓住发展机遇。这些公司各自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而他们的终极目标则是在月球建立人类的永久基地。而且,商业领域对月球的兴趣还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全力支持。这主  相似文献   

3.
<正>月球,地球人的fans人类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是一件震惊全球的、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从2000多年前,人类离开所熟悉的陆地向海洋进军,到上世纪初张扬“翅膀”飞入大气层,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跨进外层空间,邀游太空从梦想成为现实。每一次的跨越,都代表着人类的文化、科学和技术有一个台阶式的跃进。月球,自古以来就蒙着一层神秘的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9,(1)
正今天,人类已经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演化约有40亿年时间,最初的生命在海洋中产生,生物演化又经历过数次从海洋到陆地,再从陆地到海洋的嬗变,这一切都离不开水。月球、太阳的引力又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注定了月球与地球生命和人类的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7,(21):72-73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这是“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住回来呀!”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  相似文献   

7.
1969年7月20日,美国登月船登上月球。这是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登月船升空两周前,基地指挥部授予队长威尔逊在登上月球后向全世界转播讲话稿,此文属绝密材料。全文是,“我,哈泼·威尔逊郑重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对月球的领土主权。美国人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美国领土的扩展。”威尔逊登上月球后向全世界讲的却是:“我,哈泼·威尔逊,以全人类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4,(1)
在人类自已登上月球之前,我们就曾怀着殷切的期待,希望登月宇航员们能够发现来自其他星球的生物曾“访问”过月球的“证据”。位于美国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马歇尔航天中心的一流设计师约瑟夫·布朗利奇经过18个月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来自地球以外行星”的访问者一直在定期造访地球和月球。他还认为,我们应当能发现月球“邻居”遗落在月面上的东西。尽管经历了6次登月探险,人类终于没有发现这样的“遗落物品”。原因也许首先在于“阿波罗”宇宙飞船虽然6次登月,但它的月球探测使命比起了解整个月球来还是微不足道的;或者那些“遗落物品”所在的月面上并不具有我  相似文献   

9.
人类曾几涉月球迄今为止,地球人类已成功地乘坐宇宙飞船、六上月球,计有12人曾在月球上行走。1969年7月19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二号上的登月舱成功地在月琢上登陆。人类首次在月球上行走,收集了月球上的尘土及岩石样品,拍摄了大量照片,安放了月震仪及测量...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1):90-90
2006年12月,美国宇航局公布“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并以此为跳板,为人类登陆火星勘至探索更遥远的太空做准备。美宇航局称,将加快进度建设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万物之灵,数千年来,人类不仅驯服和学会了饲养牛羊,而且当年不可一世的毒蛇、猛兽也成了人类的盘中餐;人类不仅制造出了汽车、火车,能乘坐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然而,人们在自身的研究方面,还有许多威胁着人类的诸多疾病至今仍然无法治愈,大到癌症、爱滋病,小到微不足道的斑秃、白癜风等皮肤疾患。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把医生当作驱逐病魔的  相似文献   

12.
《春秋》1994,(2)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登月成功。人类第一次将足迹印在月球之上。人类的科技发展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太空时代终于来到了。但如何去永久地征服月球,让它为人类的进步服务,这个课题一直令各国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如果人类想征服太空的话,那就不能只满足于在空中绕着地球转,而应该走得更远。”这是欧美等宇航大国在21世纪到来之前的共同理想。它们计划将为在月球上建  相似文献   

13.
正月球正面的历史人类都很清楚,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在月球正面得不到,它埋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为此,必须去月球背面",把月球完整的历史提供给所有人"。就在我们书写这篇稿件的同时,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正以10.9公里每秒的速度奔向月球。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1969年7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阿波罗—11号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首次踏上月球的人。7月21日2点56分,阿姆斯特朗扶着登月舱的阶梯踏上了月球,说了后来众所周知的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这个历史性镜头可谓轰动世界,当年通过电视观看实况转播的,据说有6亿多人。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中国将发射着陆器与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背面,开展联合科学探测,这是人类首次发射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我们将充分利用月球背面的特殊条件,开展甚低频天文观测和其他一系列科学探测,取得第一手创新性探测成果。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我们永远看到的就是这半个月亮。两亿年前的恐龙看到的月  相似文献   

16.
跨世纪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纪? 有人说将过去的世纪是物理世纪,也是生物化学的世纪。因为在20世纪中,物理学的发达,人类已可以登上月球,人类可以遨游太空;同样生物化学方面人造胰岛素的出现,打响了人工制造有机物、创造生命的第一炮,到后半世纪,生物工程的发展,改造生物体已成为可能。但科技的高度发展,人将逐步成为机械的奴隶,人性受到压抑,甚至丧失。近年欧洲学者,及一些美国、日本的人文科学家,已意识到本世纪科技的发展,将会给人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变革和发展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导力量是科学。科学引导人类走出古典时代的愚昧、落后,走进了现代文明。在一百年这个历史的瞬间里,人类开创了由电力、核能、电子和基因为标志的新纪元,人类似乎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可以邀游太空,登陆月球,探索微观粒子的结构、克隆出新的生命,用电脑贮存、运算、传递信息……可以说,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是科学主义胜利的时代。科学主义是现代性的组成部分,现代性还包括人文主义。欧洲的文艺  相似文献   

18.
王文 《新东方》2000,(4):59-59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然而.当宇航员登上其表面时,却惊奇地发现,月球上已有23个人类的赤足脚印。他们用照相机将脚印拍摄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普通,但也是两千多年以来、或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没能够解决的命题:“人应当如何生活?”可以说,自这个命题提出来以后,所有的人文科学都在围绕它而展开。人到底应当如何生活?当今之世,人类有能力分裂原子,有能力去寻找到夸克,有能力飞越太空、走上月球,可是人越来越对自己表现得无可奈何,人难以安身立命。所以在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世纪之交产生一种非常奇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你是否看过电影《2012》?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了对世界末日的无限遐想,也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上的人类遇到灭顶之灾该怎么办呢?真的会有人在地球上建造诺亚方舟吗?人类的文明如何保留与延续?现在,这些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科学家们正计划在月球上打造承载人类文明的"末日方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