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之后 ,我国的国家权力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共同掌握 ,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分享国家权力。这种国家权力的共同掌握和分享不仅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 ,而且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有充分的体现。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家权力在民族间的分享和分配 ,仍然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建没包括政治认同建设和文化认同建设.其中,文化认同建设是根本,稳固的文化认同可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时国家认同危机的程度."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必须及时同应国家一体化建构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3.
“中央民族工作12条”中的第四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民族问题的新理念,实现了民族问题概念的升级换代。这一概念中的“两个包括”全面拓展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思维空间,使民族问题的外延更加扩展。“三个关系”则明确标注了民族、阶级和国家是关涉民族问题的三个警戒区域。“五个共性”是民族问题的本质属性,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从整体上看,民族问题都只能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云南黑树林地区"百年干戈化玉帛"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地区族群矛盾成功化解的个案,其经验及其理论启示具有研究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特殊情况下,民族内部矛盾也可视为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地域认同会高于民族认同;民族工作队在化解民族矛盾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国家权力在协调民族关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是影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江泽民特别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 ,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的著名论断 ,揭示出民族问题包括民族自身发展的科学内涵 ,阐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并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富有特色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6.
"两个共同"思想的内涵深刻,是对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客观而精辟的概括,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一大创新:首次把民族关系界定为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提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以八个字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定位,这是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分为民族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三个方面,又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四个层面.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应体现出科学发展的时代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身体—文化象征身份—民族国家"的框架下论述了微观权力机制下礼仪小姐的公共性别身份的建构。一方面,礼仪小姐在与民族国家的互动中实现了身体资本的理性运作,这体现在对身体的自我评估和对男性他者评定的认同上,但在公共父权制下,身体的主体性淹没在力图使之客体化的微观权力的技术策略中;另一方面,公共父权的凝视和民族国家的责任话语借助礼仪小姐的自我规训而建构起她们作为民族国家文化象征的性别身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事关革命和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于:加快民族发展能够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反分裂斗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解决好民族问题,必须从发展、党的民族政策和反对分裂这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0.
杨剑波  鱼波 《今日民族》2004,(12):43-46
民族问题是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问题。民族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完成其形成的最初过程。因此,民族问题不仅与国家形成的历史直接相关,而且与国家发展的过程紧密相连。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多民族国家。置于国家形式下的人们共同体,特别是人口少数、政治弱势、经济滞后、文化奇异的族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原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轨迹,但与国家社会主流文化仍然存在事实上的差异,而且将长期存在。这就是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事实上,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采用民族压迫、暴力征服、强迫同…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与民族问题内涵有关的学术观点较多,有人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有人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主问题。我个人认为:民族问题属于国家建设问题,它的核心是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04,(12):2-2
摇摇本刊讯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云南省工作汇报时,就民族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问题。这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祖国统一和社会安定的大问题。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突出,动荡不安。相比之下,我国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安定。云南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民族工作是做得好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十分关心和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阶级、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人类社会民族现象、民族问题的"解剖刀"。他们立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把民族、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问题纳入阶级斗争的视阈中来考察,在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现实存在的现象揭示中,逐步触摸到民族问题的阶级内容;在对民族、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的思考中,探寻到导致民族问题产生的阶级根源;在以阶级、阶级利益为取向对民族问题的分析中,找到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真正的民族平等"的论述,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关键是加快发展步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民族冲突是以民族认同为基础的群体对抗现象。在法律理论上,民族冲突的实质是民族认同与族内忠诚在挑战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在法律权利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受制于公民权利的平等保障水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间的冲突反映了权利平等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在法律事实上,完善保障公民平等权利的法律机制,避免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协调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在认同和谐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冲突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苏联是世界上民族最多、民族问题最为复杂的国家,它曾被认为是解决民族问题最成功的国家,但苏联的解体粉碎了这种神话。最近俄国发生的民族冲突事件,再一次凸显了俄仍存在严峻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利明 《当代广西》2012,(10):36-37
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面临和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红军长征过桂北成功实践了党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8.
民族问题是世界近代史以来有普遍性特点的大问题。民族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存亡,关系到人民的安危与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即:坚定不移地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把民族因素、地域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恰当地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并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解决民族问题最好的国家之一。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9.
余梓东 《人民论坛》2011,(12):42-45
民族问题与中国的核心利益密切相关,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中国核心利益的相关性。长期以来,民族问题与国家核心利益紧密联系,形成密切互动的机制。国家核心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就不断发展繁荣;反之,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甚至解体。  相似文献   

20.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完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时远 《传承》2011,(13):64-66
政策是国家意志观念化、主体化和实践化的反映,体现了国家意志的政治理念、人民利益、法律精神、权力限定和权益保障等效应,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指导原则和工作行为规范。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事务,国家根本大法宣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指导民族事务的宪法原则,也是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体现了我国政体的结构特点,也集中体现了民族事务各方面的政策原则,这一制度的法律化,也使民族政策具有了依法制定、依法执行的特点。因此,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在实践中完善民族政策也就成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