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第五条第二款以下述条文表述:《本条例第八章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不适用于取得专利证书而非作者证的发明作者,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情况除外》.2.条例增加第九条,共内容如下:《第九条如果苏联参加的国际条约作出与本条例不同的规定,则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3.第二十四条增加一款,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1997年1月1日起将开始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与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旧的《刑事诉讼法》)相比,新刑事诉讼法不仅在内容上有所补充和修改,而且在条文上也由原来的164条增加到225条。新刑事诉讼法对临床法医鉴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最大之处在于对法医鉴定作了补充、修改,该条文对鉴定机构的选择增加了限制性规定。另外,新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内容,虽然与旧的《刑事诉讼法》第86条相同,但由于没有进一步具体明确规定鉴定人的资格,也给临床法医鉴定这项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下面就新刑事诉讼法可能给临床法医鉴定带…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将原第一百四十条改为第一百四十七条,内容为:“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一)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的;(二)拒绝或妨碍依法检查监督的。”《决定》在原条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构成犯罪”这一字眼,从而将…  相似文献   

4.
受贿罪作为一种典型的读职罪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刑事法律中均有规定.台湾1935年刑法用王个条文(第121条至第123条)专门规定了受贿罪,为严惩贪污、澄清吏治,1992年7月台湾地区又颁行《贪污治罪条例》,该条例在总体上对1963年7月公布,1973年8月修正的同一内容的条例的内容进行了修正,因此,1973年条例实际上已经失效.最新条例与刑法典相比,在惩治受贿罪方面,由于后者有的内容并未被前者所涵括,根据最新条例第17条(“本条例未规定者适用其它法律之规定”)①的精神,可知:台湾目前惩治受贿罪的法律依据是1935年刑法典及1992…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施行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这标志着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实施近7年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旧条例”)将逐渐完成它的使命。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新条例”与“旧条例”区别何在?笔者试就两者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比较。立法背景的比较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党纪处分一直是党加强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武器。党纪处分条规建设作为加强党的纪律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们党历…  相似文献   

6.
台湾地区目前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主要集中在“刑法”和“贪污治罪条例”中。台湾地区“刑法”中没有关于贪污罪的专门规定,但对贪污性质的犯罪规定了三个条文,即第129条规定的违法征收罪和抑留或克扣款物罪、第131条规定的公务员图利罪及第336条规定的公务公益及业务上之侵占罪。  相似文献   

7.
1982年我国颁布了工业产权领域第一部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该法实施近五年来,国内外工商界及学术界曾对有关条文提出过一些意见。如果对这些意见进行分析,可归为三类。一类是条文本身并没有什么缺陷,不应改动的,再一类是条文确有不足之处,可以考虑修改的;还有一类是条文中并没有涉及的,应当增加。(一)我国商标法把“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制止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作为立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该法第一条、第六条、第八条(8)项、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八条等条款中,都反映出这项基本原则。但是自商标法实施以来,直接、间接违反商标使用规定,  相似文献   

8.
1997年修订的我国新刑法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下称《条例》规定的军人违反职责罪并入刑法,作为分则的第十章。它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有新的实质性内容的变化。本文将新刑法规定的军人违反职责罪与原《条例》及新刑法的其他类罪的规定相比较,概括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新刑法增加了军人违反职责罪的适用主体原(条例)第2条、第25条,规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罪的适用主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和军内在编职工。新刑法第450条对军人违反职贵罪的适用主体作了更明确、更具体的规定:军人违反…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安机关在处理“没收”问题时,既不是把“没收”作为治安处罚的种类,又不是作为治安处罚的附加手段,而是作为非治安处罚的处理方法。原因是1989年1月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七条和第三十七条规定,对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所得所使用的财物除依法应退还原主的以外应予以没收。而该条例第六条把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三种:警告、罚款、拘留。并未将“没收”行为归于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更无关于“没收”适用程序的具体规定。鉴于1990年10月实施的《行政诉讼法》是将“没收”行为明文规定为受其调整的具体的行政行为之一——行政处罚,为此:  相似文献   

10.
论连续犯     
连续犯问题在立法上和刑法理论上,是一个有争议的复杂问题.在立法上,有一些国家对连续犯作了规定,如意大利、日本、旧中国等.意大利新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项对连续犯作了这样的规定:"基于同一之犯罪意思,以数个行为或不行为,对于同一罪犯数次者,不问同时与否,并不问情节之轻重……".旧中国暂行新刑律第二十八条规定:"凡连续犯罪者,以一罪论."这两个条文的立法技术一详一简,表现出立法机关各自对连续犯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同时,人们理解这两个条文的意  相似文献   

11.
制作法律文书是进行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基础上,对此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整部《民事诉讼法》涉及法律文书新规定的条文共有六十多条。综览这些条文的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法律文书作出了新规定:1.新规定增加了民事法律文书的种类。我国民事法律文书的种类,按照《民事诉讼法(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共有诉状、答辩状、申请书、委托书、判决书、裁定书、调解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目前适用的是2002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称“新条例”),不再适用1991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称“旧条例”)。是否可以通过新旧条例的对比,介绍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下文简称《民总草案》)在第五章“民事权利”中规定了债权。该规定对现行法有所改进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一在条文设置方面,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是否可以设置在民法总则民事权利一章;二在条文内容方面,一般条款的内容设置是否合理,对于具体债因的规定是否合适。《民法总则》因此应反思该款对债因的规定,调整第105第2款的层次安排,将债权标的置于债因之前,改“一定行为”用语为“给付”。除此之外,还应增设单方允诺条文以及有关不当得利返还标的与返还范围的条文。第107条应规定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和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  相似文献   

14.
台湾《刑法》对走私罪未作具体规定,有关处理走私犯罪的法律规定在《惩治走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内。该条例于1992年7月29日修正公布施行,共13条。原条例称为《戡乱时期惩治走私条例》,最初于1948年3月13日公布施行,由于原条例属于“动员戡乱时期”法规,所以台湾当局在终止“戡乱时期”后,对《条例》重新进行修正,摘掉了“戡乱时期”的帽子,删除了部分不适用的条款内容,对不适当的提法在文字上也进行了更改(如将“沦陷地区”改为“大陆地区”、将“自由地区”改为“台湾地区”),对部分量刑也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并大幅度提高了罚金的数额。但总的来说,修改的范围不大,《条例》基本上保留了《戡乱时期惩治走私条例》的主要规定。关于走私的基本含义,《条例》第1条作了规定:“为惩治私运‘政府’管制物品或应税物品之进口或出口,特制订本条例”。何谓私运“政府”管制物品或应税物品之进口或出口,《海关缉私条例》(1983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第3条规定:称私运货物进口、出口,谓规避检查、偷漏关税或逃避管制,未经向海关申报而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补充规定(草案)》的议案,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九条第五项修改为:“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第二十条第二项修改为:“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携带或者使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中的精神病概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霆宇 《法学家》2002,(4):77-81
我国刑法(1997)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条文从立法上确立了精神障碍人刑事责任能力的“三分法”,较之旧刑法(1979)的“两分法”……  相似文献   

17.
李维 《知识产权》2002,12(2):11-14
2001年12月20日国务院发布第339号国务院令,公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称新《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在新《条例》中规定,1991年6月4日由国务院发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称旧《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废止。由此,完成了新、旧《条例》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公司法对原公司法作了较大修改,在总体结构上由原来的11章增加为13章,具体条文虽由原来的230条减少到219条,但如果考虑到删除的近50条有关管制性的规定,以及纳入证券法中的有关上市公司的规定,新公司法在条文及内容上实际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公司法》修订草案派生诉讼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已于2005年2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此次修订涉及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健全股东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机制”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修订草案新增加了“完善有关股东诉讼的规定”,涉及5个条款。这5个条款包括了股东派生诉讼(又称股东代表公司的诉讼或股东代位诉讼)和股东直接诉讼两类制度。关于派生诉讼的规定涉及两个条款,它们是修订草案第70条和第142条。本文仅就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条件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所谓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公司在遭受董事或其高级管理人员过错行为损…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是修订民事诉讼法(试行)新增加的条文,是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强制措施的重要补充。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法律规定,对于保障正常的诉讼秩序,提高人民法院威信,保证民事审判顺利开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的必要性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了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并对违反法庭规则,哄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