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威主义政治在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经济转轨时期出现了回归,又进一步被俄罗斯的宪政结构所确立,再一次对俄罗斯的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权威主义政治也面临挑战.构建法理型权威政治应成为俄罗斯转型时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1993年12月,俄罗斯以全民公决的形式通过了新宪法,确定了俄罗斯新的国家结构,从而确立了总统个人在法律上的主导地位。俄罗斯的这种总统制因总统的高度集权而被俄罗斯学者称为“选出来的君主制”,在1996年的总统大选中,叶利钦的获胜标志着以总统高度集权为特点的权威主义政治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演进历程中呈现权威主义导向越来越明晰的特征。但是作为一种过渡形态并存在固有缺陷的政治安排,权威主义在俄罗斯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个相关性问题——政治合法性问题。政治合法性实际上就是公众对于政治统治的认同,它对政治权力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政治合法性的相关理论来阐释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1年俄罗斯政治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的政治竞争和政治妥协促成“梅普组合”走向“普梅组合”。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表明全面现代化战略对俄罗斯政治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当前依然处于民主化的初期阶段,它所实行的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被大多数俄罗斯民众所认可,这表明俄罗斯政局的稳定是可以预期的。但当前政治体制缺乏现代化改革的动力,必将严重制约俄罗斯现代化的有序进行。俄罗斯发展战略不会有大的变化,但俄罗斯的内外政策将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5.
庞大鹏 《和平与发展》2012,(1):24-28,68
2011年俄罗斯政治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的政治竞争和政治妥协促成"梅普组合"走向"普梅组合"。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表明全面现代化战略对俄罗斯政治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当前依然处于民主化的初期阶段,它所实行的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被大多数俄罗斯民众所认可,这表明俄罗斯政局的稳定是可以预期的。但当前政治体制缺乏现代化改革的动力,必将严重制约俄罗斯现代化的有序进行。俄罗斯发展战略不会有大的变化,但俄罗斯的内外政策将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末苏联掀起民主主义热潮,叶利钦借助于这个热潮走向权力顶峰。然而,叶利钦时代开始后,严酷的社会、经济形势促使人们加强对俄罗斯变革的反思,重新寻找出路。社会舆论的新取向和宪法确定的国家体制为新时代的俄罗斯权威主义开辟了道路。俄罗斯的权威主义复兴及其民众政治心态的转化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回顾这一转化过程.分析其内在原因和俄罗斯权威主义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社会转轨已历时近10年。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但在俄罗斯,私有化并没能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带来的却是经济寡头的垄断;民主化也并没有带来自由主义原则的胜利,带来的却是权威主义政治的兴起,从而造成了政治寡头的统治。然而历史毕竟已经前进了一步。私有制取代国家所有制以后,市场机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带来中产阶级的发展;而权威主义取代集权主义以后,民主化的完善也可能带来自由主义的勃兴。  相似文献   

8.
普京执政以后,主张在加强国家权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符合俄罗斯国情的民主政治。普京的“主权民主”思想,既是维护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权益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保证后普京时代俄国家政治体制得以继承与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独立以来,地方分离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严重困扰着国家。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实现政治整合构建真正制度化的联邦体制,已成为俄罗斯面临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俄罗斯联邦制改革和政治整合体现了联邦化的双向进路和两面运作。联邦主义理念的要求和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发展状况,使得俄罗斯政治整合的联邦化路径会由“人治”特点的权威主义转向宪治。  相似文献   

10.
自俄罗斯启动民主化改革以来,其政治发展进程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公民文化的构建对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完善及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俄罗斯目前带有权威主义色彩的政治现状,无疑对其构建公民文化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